[好雷] 地震鸟 Earthquake Bird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9-11-17 02:32:53
这部《地震鸟》是 Netflix最新上架的英语片,基于 2001 年的同名英国小说改编而来,
谈几个西方外国人在日本 1989 的“迷失东京”之人生。其实电影并不是以这种工作移民
之人生为卖点,而是以一场异国三角情杀疑云为卖点,整个看预告像是一出情色惊悚的或
警匪推理剧。不过其实,此片并不走惊悚,而偏向文艺,与其说关心真相为何凶手是谁,
不如说关心主角 Lucy Fly 的心境与处境,而且非常地女性。
电影开场,就是在东京已从事翻译工作十年的三十出头瑞典女郎 Lucy 被警局传唤,因为
她好友 Lily 失踪了、东京湾底下又发现了无名女尸块、而且显然 Lucy & Lily 和一位
神秘男子间有不为人道的情感纠葛... 到底是谁恋谁?谁是第三者?谁是嫌疑犯?此片有
许多谜团,但这些关于警察查案的疑云都是次要的,关于 Lucy 这神秘女子的故事才是电
影要为一头雾水的观众缓缓揭开的谜,本片的悬疑魅力其实也都在此,是在一步步听 Luc
y 自况看 Lucy 回忆当中,一个越谈越深远的故事格局才慢慢展开。
此片导演是《我想念我自己》与《花都教主柯蕾特》Wash Westmoreland,主演则是近年
拍一堆大片都平平的 Alicia Vikander,我倒觉得她遇到这导演真遇对人了!这导演此前
两片我看了都觉得整体叙事并不那么顺、戏剧起伏并不那么强、风格也不是那么明显,电
影都是完整好故事但总不是一流佳作,不过他镜下捕捉的女主角总是立体深刻的、一双眼
睛和一身皮囊总是欲言又止却有说不完的人生故事。而这回,且不管《地震鸟》这片成不
成功,我觉得 Vikander的表现是自她进入英语影坛以来最好的一次!
随着 Lucy 的五年前回忆开始,电影尽管一直跟着 Lucy 的视角行走东京与日本,但她人
生的多条过去与现在支线纷至沓来,令人一时间不太容易搞清楚,但那就是她多线交织的
复杂人生。我们跟着 Lucy 一副行礼如仪的身段、一张欲言又止的脸庞,不得不感叹她这
个西方人已经整个服膺了日本文化,和后来新来日本的美国花蝴蝶学妹 Lily 根本是光谱
的两端!有些影评想要套用(他有限理解中)东方文化的“阴阳二元”,但真有仔细看片
就知两人身段的对比绝非先天更非本质,而是有其成长脉络的,听听 Lucy 的两次童年创
伤与 Lily 过去如何享受工作就知道。
本片第一环,先在一次次表面浮浅的社交场合中,谈谈在日本当年极少数、今日也没多多
少的外国人社群,一开始也只有 Lucy 与玩乐团的男性友人 Bob,后来才加入不会半句日
文却随性所致趴趴走的花蝴蝶 Lily 。主角 Lucy 内向压抑不说白,配角 Bob率先来代言
:我在我的国家内混得不好失败了,我来到西方人物以稀为贵的日本来寻找第二次机会!
真心藏很紧的 Lucy 是迟迟没说破,后来我们也知她虽不是来圆梦冲事业,却也是斩断原
乡来到无人认识的日本寻找第二次机会。
只是第三位 Lily 截然不同,她来到这里并没有什么原乡阴影,甚至她常联络家人亲友、
还嫌电话太贵写信太慢,和 Lucy 一心只想和原乡切断个一干二净完全相反。尽管 Lucy
听到她职业背景后,默认她是医护工作看多死亡想要逃离?但她眼睛一亮“是有很多生死
,但更珍惜每一次成功救生”,这身段竟在片尾做了全片高潮的惊天大救援!我们于是发
现,面对同一个想像的日本,不同的西方人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视角,也许 Lucy 只想把自
己置入日复一日的日式规律人生忘却一切,但 Lily 却是看到什么都好奇冒险、好奇观察
尽情享受日本的一切。
本片第二环,在谈一种对日本父权的臣服。话说本片的几个设定恐怕令许多观众摸不著头
脑:为什么 Lucy 要选择日本?为什么故事要设在日本的 1989 年?这个时空背景和 Luc
y 的人生与她的日本恋情有什么关系呢?本片也许是从 Lucy 在片初与危险男友 Teiji的
邂逅开始演绎:她明知这男子不征许可迳自拍照很有侵略性、明知这男子拿着相机凝视女
子甚至摄人灵魂很有占有欲、明知这男子强势要求自己掏心掏肺自己却保留一大堆秘密,
她还是宛如一只爱情小鸟无条件贴了上去,甚至还自己交出身体卑微地等对方掌握那要与
不要的开关。
为什么一个理应独立自主的西方女子(而且还来自女性自主最强势的北欧)会这样倒贴日
本大男人呢?这也许要从 Lucy 童年与少年的两次创伤谈起,本片也很压抑地把这两个创
伤都留到最后关头才苦涩道来。第一个是七八岁时 Lucy 自认害死了强势的哥哥,第二个
是14岁时自认害死了强势的同学老爸。也许正是这个“害死了人”的愧疚感,使得 Lucy
潜意识里就是想找如同那两位被害人的大男人形象去补偿?于是她找上了摄影猎食男 Tei
ji、她找上了先进国家中最大男人的日本、甚至还在这日本经济荣景达到顶峰翌年才发现
是泡沫一场的 1989 年。
本片第三环,则终于要正拳直谈性别处境了,谈一种女性被社会制约仿佛天然的愧疚。厌
女的社会,总是把社会的失败归咎于女性,譬如把低生产率归咎于女性不婚不生、譬如把
男性地位的下降归咎于女性地位的抬头、或是把专业与经济的崩坏归咎于女性进入职场占
领工作岗位。本片 Lucy 的日本人生中,最充满灵感的可能是她的弦乐四重奏姐妹们(阿
姨们),且听其中一位和服西服换穿自如的司法官阿姨娓娓道来:日本男性,并不喜欢女
性强势出头做自己,而只喜欢屈居自己之下的小女人;不过话说回来,与其屈居男人之下
帮他们擦屁股扛罪疚,何不享受独身生活多么海阔天空?
这位日本司法官阿姨,终究也在片末给了 Lucy 一纪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女性不可陷入
传统社会一有不顺就归责女性的窠臼、更不可自己面临所有悲惨都率先自责。综观本片 L
ucy 那接二连三挥之不去连手相都藏不住的“死亡”课题,一是霸道的亲哥哥、二是霸道
的同学爸爸、三是楼梯意外跌死的乐团阿姨、四是自己虽没动手但很想杀死的Lily、五是
又一个霸道的猎食男人最终恶贯满盈。其中一、二、五都是男性霸权的咎由自取、三则是
人生无常罪不在己,那么四这个最令人难忘的 Lily 身影又如何呢?
Riley Keough 饰演的花蝴蝶学妹 Lily,那一头红发无拘无束的率性身影,在全片一次次
死亡后竟然最疗愈人心。此片尽管一开始鬼影幢幢令人觉得她是个肉食女横刀夺爱学姐 L
ucy 的男人,但最后真相大白我们才知她恐怕是看了手相知道 Lucy 命运后不惜牺牲自己
也要奋力救援,这才一次次把日本猎食男 Teiji从 Lucy 身边夺走令他转移着迷的对象,
其实也就是转移他摄影猎食的对象。如阳光下一朵红花般正向乐观的 Lily ,真正是 Luc
y 的极端对比,也是所有跟着大男人社会作茧自缚的小女人的一面镜子:妳来到东京,可
以不是逃避而是拥抱;妳交友爱人,可以不是消极赎罪而是积极救援,就算赔上生命风险
也不枉这友情一遭。
此片谈了东京外国社群、日本男权迷恋、与女性自咎情结这三环,其实以 Lucy 经历童年
创伤不知控诉反而自咎、于是逃到日本寻求再生、而后更误以为再生是向霸权男人弥补罪
疚的经历来看,这三环是紧密相扣串在一起的,而从电影最后一幕的选择我们也知这三环
相扣的最终课题还是在女性的卑微自咎。这部电影到最后,竟然是让一次 Lucy 的长篇自
白与一次女司法官的长篇鼓励为结语,乍看之下恐令影评觉得都是靠说话完成剧情根本下
乘手法?但我认为这是本词组言表现的对比处理:电影前 80%话一直很少、一直让 Lucy
一张欲言又止的脸从来不说破,而到后 20%一次次的新真相新认知与新体悟后,才让她与
全片的压抑终于溃堤源源不绝说出来,正是本片那西方人养成了日本压抑身体的矛盾美感

《地震鸟》这部片的片名 Earthquake Bird,这每次日本地震归于寂静后宛如蝉鸣的叫声
,在全片中代表什么意象呢?电影从来没明说,但我自己认为是一种灾难创伤后的悲鸣:
我与别人一同走过一段、结果别人死了我却活了、甚至别人死了好多次我却每次都存活,
那种存活者仿佛被诅咒般保持罪疚无语问天的焦虑感。只是女性真的要停止数千年跟着父
权猎巫的自咎叙事了:悲剧的产生厘清责任未必归于我、就算是共同责任也不用苦行一肩
挑;甚至许多毫无逻辑阴错阳差的无常,我们也无法承担下来自咎一生;还不如放宽心胸
向前看,我们的人生实践也可以不是消极的赎罪叙事、而更可以是积极的救助叙事。
作者: iceskycoldly (快快乐乐疯下去)   2019-11-17 03:59:00
默默觉得小羊大写得比电影好看 哈
作者: tomlin121283 (tomlin)   2019-11-17 05:43:00
最后地震鸟的解释不错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