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讨论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相信这个疑惑还是很多人有
我自己虽试图解释,但是当时还是很多人跟我争辩这件事
为了避免有太多误导~最近看到这篇报导
觉得这是相关的资料,而且内文也说得比我更清楚
因此将这段文章连结贴上,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解惑
因为你没关掉电视上“这个”小功能,天王巨星、卖座导演、电影大师决定出手改变电视
https://pros.is/JQFFW
你是否曾经发现过,家中的新液晶电视在看电影时会格外地……“滑顺”?导致这些电影
看起来好像跟你在看《女力报到》或《戏说台湾》一样,与你当时在戏院里看到的感觉有
很大的差距。这都是因为液晶电视里一个自作主张的小功能:它可能被称作影像补偿、动
态平滑、动态加速 (motion boost)、高画质自然动态 (HD natural motion)、数位清晰
动态 (digital clearmotion)、流畅 120 赫兹 (smooth 120 Hz)、智慧画格增补
(Intelligent frame creation) 等等……有够混乱对吧?或者我们该用一个最浅显易懂
的名词称呼它──“肥皂剧效果”(soap opera effect)。
现代的液晶电视由于萤幕更新率的提升,每秒可以显示 60 帧以上的画格,但是在显示像
是每秒以 24 帧画格拍摄的电影时,会显得动态分辨率不够、或是有断裂与不流畅的感觉
。有一种解决的方式,便是液晶电视透过即时运算,为每帧画格之间插入一帧“中间格”
,这“中间格”利用了运动估计/运动补偿的技术运算而成。这样就能让电视画面看起来
更连续流畅,但同时对习惯看电影的观众来说,他们习惯的那种电影画格“停滞感”消失
了,被电视剧画面的“流畅感”取代了。
※ 引述《bpf1980 (半瓶醋)》之铭言:
: ※ 引述《yor73275roy (黑猪)》之铭言:
: : 有时候看电视转到一些电影台
: : 都已经改放高画质的电影
: : 虽然真的是超级清楚
: : 可是看起来就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
: : 很清楚但很不真实
: : 反而看一些以前的电影,像教父之类的
: : 虽然有一点糊糊 但却很自然
: :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跟小弟一样的感觉?
: 在推文回复太困难了,所以另开一篇回应
: 小弟身为媒体业的工作者,在此提供解惑
: 4月19日修正~在和elfguard讨论过后~修改了关于底片这边的说法
: 另外,小弟其实是希望更多不熟悉这些知识的朋友能够没有压力
: 的了解,所以我在解答当中,尽量排除使用专有名词来解释,
: 如果真的有需要用到专有名词的情况,也会解释这个名词,
: 因为我个人的认知当中,文章写出来就是要浅显易懂,而不是卖弄
: 词藻故弄玄虚的~所以一些有专业背景的朋友们如果觉得我使用
: 的形容太过简单的话还请见谅
: 另外,因为我自己的工作是剪接师与编导,媒体业事实上分工很细,
: 所以我并不见得一定会非常了解摄影或是动画等所有的影音工程,
: 目前这里的解释有很多是来自于平日工作时遇到的情况以及一些专业
: 人士所提供的说法,坦白说我自己并不敢保证自己全都是对的,
: 如果有人要指正我的错误,欢迎提出,我会回去询问我所认识影音工
: 程专业人士,并且随时修正我的本文。
: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小复杂
: 有几种可能
: 1.先天性的底片的化学反应方式与电子摄影机的差异
: 首先,底片这种东西是类比的,而电子摄影机则是数位的。
: 底片的原理,是在一张焦片上头涂数层化学药剂,就像蛋糕一样一层一层的,每一层药
: 水产生化学反应的时候就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当拍摄的时候,镜头的光跑进摄影机里
: 头装好的底片,光线照到那些涂层就会起反应,所以底片本身在感光的时候,由于感光
: 是用化学反应的关系,人物的轮廓就有一种像水墨一样酝开的感觉,而数位则是使用像
: 素一点一点的排起来的,数位好像阶梯,而类比就好像斜坡,中间过渡的部份当然是底
: 片比较自然,而数位的容易比较干净清楚,底片好比水彩画,人物的轮廓边缘是酝开的
: ,数位则好比剪纸画,人物边缘则是像刀一样地切开的
: 另外,根据一位业界摄影师提供给我的另一个说法(我自己并不清楚这个说法的正确性
: )由于底片本身药水的涂层反应有高低差,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来看底片,看起来会凹凸
: 不平,所以底片拍摄出来的影片所显现出来的立体感会比数位摄影机来得好,这也是为
: 什么那位坚持使用底片拍摄的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在面对记者询问会不会拍摄3D电影的
: 时候,曾经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