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金马影展的经典重映几乎都是票被秒杀的前几名,除了在电影院看
有其仪式性外,其声光的细腻呈现与家用DVD或蓝光设备相去甚远。好比王
家卫的《春光乍泄》,虽然用DVD看时不能说是没有感动,但在电影院看过
其放肆流淌的色调光影后,会觉得家用DVD蓝光或甚至串流平台上的“春光
”何其黯淡,怎样都流泄不出萤幕。
除了金马以外,近年来也有不少经典电影于电影院重映,比如《教父》、
《辛德勒的名单》、《2001太空漫游》,每次观看之后都是爽快与懊悔并存
,暗骂自己怎么可以在DVD甚至当年一套299的教父全集VCD上亵渎这么美好的
东西,甚至觉得那些还没看过的“经典”,就不必费心找DVD、蓝光或线上串
流来看了,佛系等待片商或影展佛心重映。
更别提不须修复即有细致声光的近年作品,虽然没有爆炸轰隆的音效或瞬
间吸睛的刺激视觉,但此类形式内容高度贴合之作,摄影声效的细致设计若
无法得到良好呈现,便离其旨趣极远了。比如《罗马》、《刺客聂隐娘》的
音效有那么细腻且多层次的叙事作用,每次闪失忽略都是错过一段重要的讯
息,很难想像用电脑萤幕或电视的烂喇叭能听到多少......
于是每次看到有人说“艺术片”(?)、“剧情片”在家看就好,不必去
电影院看,又同时“抱怨”艺术片看不懂,就觉得是自相矛盾。
各位也有觉得必要或适合在电影院或“好的电影院厅”观看的“剧情片”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