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还记得第一刷看完,是抱着“啊,大概会被拿〈你的名字〉来鞭吧 ”的心情离开影厅的。
第一次看,没有想着要很用力的去思考每件事背后的原因,便很直觉的看了过去,真的有太多一时没有多想而令人出戏的事件了。
- 帆高明明是追逐阳光来东京,那一开始搭船为什么要兴奋地到甲板上迎接豪雨?
- 须贺为什么在明知道屋外积水的情况下,仍要把窗户打开来?
- 被警方逮回警局的帆高就这么轻易的逃出来?
- 帆高在铁轨上奔跑这么久,却没有一个站务人员真的要下去把他抓起来?
这几点真的在看的当下不禁以为是不是又是什么搞笑的桥段,但显然并不是。
不得不说,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觉得有太多非主线相关的剧情,像是警察找枪、须贺和岳母交涉、夏美找工作,以致于最后结尾的剧情好像太过突兀,情绪也还没有被推到最高点的感觉。即使到了帆高拿枪与警方对峙那一幕,都还不觉得帆高经历的有“那么困难”。
想像一下,同是男主角的〈你的名字〉泷,再怎样也是在记忆模糊的情况下,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最后在雨中找到圣体所在,喝下那摆了不知道多久的口水,然后还要精心策划恐怖攻击(?)以拯救众人 相比之下,帆高经历的好像不算什么了
一刷的心得只能说画面依旧无懈可击,但剧情完全是被音乐救活的。即使三刷了,仍旧是觉得那几首主题曲才真的是这整部天气之子的灵魂啊!
最后跑铁轨、奋不顾身救下阳菜,还有那句热血的“什么鬼天气的 就任凭它失控吧!”还有最后阳菜祈祷时,背景落下的那首“大丈夫”歌词实在是太犯规了,让我决定再一次进电影院好好重新定义这部作品。
/
后来决定二刷、三刷后,可以比较用心在理解剧情的铺排上了。不过以这点来说真的是很可惜,究竟有多少只有一刷的大人,可以一次就进入剧情的心境呢?
简单来说,我认为这部电影就是在讲一个少年的“小孩”在被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做的种种反抗、挣扎,只因为大人总以为自己经历过那些年少无知的冤枉路了,想告诉少年:“别傻了,这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样。”
可是这些大人(主要用须贺来代表)却忘记当年那个带着憨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子,是如何在旁人的冷嘲热讽、不看好的情况下,跌跌撞撞的挣扎着走到今天?
真正的冤枉路,是那些你明明有机会去试,却被一堆不是你真心的理由给虚掷过去的青春岁月。问问现实中,这些大人又有多少人,敢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奋不顾身的付出一切呢?
用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最能呈现这段意涵的片段就在跑铁轨到与警方对峙的过程。
当帆高在跑铁轨时,一旁站务人员与民众只是旁观,却不见有谁实际行动,就像是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那些冷嘲热讽。
“就是有这种白痴。”
“反正他等等就会被抓起来了啦!”
“喂,这样很危险!”
“你在搞什么东西!”
可以发现当帆高坚持住自己的心、逃出这些人们的冷言冷语时,身上已经遍体鳞伤了。
当他与警方对峙时,台词不断围绕在“这件事明明就这么简单,你们为什么不能理解我!”的心情上。当他毅然决然的对空鸣枪、毫无畏惧的同时,他的善良并非因此消失了,反而是主动扔下象征武装的枪枝,继续奋不顾身的往彼端奔去。
在二刷、三刷时,我仿佛在帆高身上看到曾经年轻骄傲的自己--敢违反体制、敢爱敢恨、敢这样敢那样,最重要的是,敢活的像自己。
/
“长大以后,不得不改变事物的顺序。”
这整部片用天气来象征著世俗眼光、用活祭品象征著不被认同但却是自己在乎的人事物、用大人象征 嗯,象征大人。
离家的少年、未成年独自生活的姐弟、失业的青年、黑枪、色情行业,种种象征世俗不认同的价值观,也难怪东京的雨不停。
帆高因为遇见了阳菜,在东京终于能喘口气,也逐渐把自己活得上轨道时,却被迫牺牲阳菜来换取“正常的天气”
这听起来就像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却为了满足大人的期待而被要求放弃。
在那苦涩的成长过程中,哪怕只是一件小事,都能为自己的一方天地带来无穷快乐,甚至,那一点小事可能是当时的自己所仅存的一点空间。可又有多少人敢为了捍卫这一切而坚持选择自己呢?
帆高选择不顾一切的无视体制,只想告诉每个阻碍他的人“你们凭什么显得如此无知!”的愤怒。是啊,凭什么少年的话就只能是幼稚无知呢?那就是当下的他,就不该被给予大人同等的尊重吗?
电影的最后,刻意安排帆高去聊到东京变成这样,但并没有人责怪是因为帆高自私的选择造成的。
我想这其实是想要告诉所有人,所有敢或不敢选择自己的人--即使你的选择不符合众人所期待的,你也没有任何错。勇敢的选择你自己内心的声音吧,即使旁人的耳语不断,那又怎样?就让他去吧!
/
勇敢的选择忠于自己,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