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瞒天机密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19-09-22 19:30:38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2003年,美国以推翻侯赛因与伊拉克持有毁灭性武器为由出兵伊拉克,开启了为期将近九年
的伊拉克战争。2016年,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出炉,显示伊拉克并未对西方国家造成“迫
在眉睫的威胁”,所以,究竟当时是如何出兵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瞒天机密》透过这位
在英国政府通讯总部担任中文翻译的凯萨琳,揭露当年美国利用情报单位出兵的丑恶面。
在英国情报机构任职的中文翻译员凯萨琳,某天收到一封让她备感震惊的电子邮件。在安
于现状与揭发真相的天人交战之中,她选择阻止这场不义之战。于是,她与律师鼓起勇气
向媒体揭发此事,挺身捍卫她所相信的真相,并成功引发世界舆论的关注与谴责。在婚姻
、生活与自由都即将面临威胁之际,她该要如何对抗这个不公不义的政府?而这个世界,
又将如何回应她的勇气呢?
我们经常听人说“要坚强”,其实,“坚强”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只要把持住目前所拥
有,不让状况恶化,也不崩溃,便已达到“坚强”的标准了。好比一位技巧尚可的攀岩爱
好者,向上攀爬的过程中,他懂得审慎考虑每一块抓握与踩踏的石块,按部就班地往上爬
,这是“坚强”的力量。但“勇敢”便不是那么容易了,不论是换工作或是踏出舒适圈,
都充满了未知。就像攀岩爱好者爬到了再无石块可抓握之处,却仍尚未达到顶点,这时便
需要将脚向旁边探索,变换自己攀爬的路线,而这是需要“勇气”的。片中主角凯萨琳在
政府通讯总部里最要好的朋友,正好于事件发生后调往国外,即便总部里里外外风声鹤唳
,正陷入调查的愁云惨雾之中,登机前她仍不忘前来向凯萨琳道别,同时告诉她不少人都
认同她所做的事,觉得她很勇敢。目睹不公不义之事,尚且让自己置身事外,可以说是“
坚强”的表现,但要像凯萨琳一般勇于“吹哨”,那可真需要很大的勇气了。
对凯萨琳来说,她只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初有泄漏备忘录想法之时,联络了政府通讯
总部已离职的反战员工,告诉她自己的计画,并希望对方能够帮忙。当时,前同事对她说
“听说待在政府通讯总部六年,就会永远待在那了。”凯萨琳说自己还有四年,对方马上
回答“那妳还有良知。”不见得待久了就会对所有政策全盘接受,但唯有能够将其视为纯
粹的工作,并不会为执行任务感到惴惴不安,才可能待得长久。后期面对律师的询问,凯
萨琳也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己只是一心想着要阻止战争,避免更多无辜性命丧失。没错,这
样的想法是天真的,但也正因凯萨琳保有自己的良知,在这场“小虾米对大鲸鱼”的战争
中,才不致限于崩溃。
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不碰政治,政治便不会来犯,但其实政治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面向。
泄漏一封有关美英联合操纵出兵伊拉克的备忘录,当然与政治有关,但在制裁凯萨琳的同
时,将她试图取得英国公民的土耳其难民丈夫也牵涉其中,这自然是所谓的“政治操作”
了。先是警探在凯萨琳寻求法律协助后前来告知,按照当初受聘政府通讯总部所签订的合
约,她不得与任何人讨论自己的工作;接着在与律师团商讨的过程中,徘徊于坚决否认并
向国家提出查阅证明议员立场的文件,以及认罪协商寻求减刑之间;最后在法庭上,国家
深知无法提出足以证明的有利文件而撤销告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政治,为了不让国家
太难堪,却不能让“吹哨者”太好过以免引起仿效。幸而凯萨琳最终还是全身而退,但可
惜伊拉克战争仍旧造成大规模死伤。
《瞒天机密》不但忠实呈现了凯萨琳与政府对抗的经过,也如奥斯卡金奖电影《
Spotlight惊爆焦点》一般,刻画出报社在面对足以登上头报,让报社一战成名的天大丑
闻之时,会如何处理并查证。同时,一般人对传播界彼此讯息交换与线人文化或许不太了
解,在《瞒天机密》也有许多篇幅着墨,尤其《观察家报》从原本的“主战”立场到愿意
报导这条“反战”的新闻,新闻人的坚持与商人的利益,界线划分可见一班。至于最令人
扼腕的“拼字校正”失误,导致《观察家报》的爆料公信力全无,也让观众理解到媒体业
的“正确性”该是以怎么样的高标准被检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