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致亲爱的孤独者》了解孤独就没这么孤独了

楼主: benbenson12 (binbin)   2019-09-08 22:48:00
以下有雷
图文好读版:https://loory.tw/dear-loneliness/
~*-*~*-*~*-*~*-*~*-*~*-*~*-*~*-*~*-*~*-*~*-*~*-*~
《致亲爱的孤独者》是一部台湾剧情电影,由练建宏、廖哲毅、于玮珊执导,林慈恩、钟
政均、李雪、谢欣蔚、张寗、刘冠廷主演,电影由三部短片所组成,透过骆以军饰演的书
店老板,揭开三位导演镜头下三位女主角的不同经历,讲述现今年轻世代可能面临的烦恼
、困境与阻碍,深入探讨、剖析她们内心深处的各种“孤独感”,在电影日常化的叙事角
度下,都不禁令人想起自己从前到现在的生活处境。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能从不同管道取得大量资讯、接触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人,但缺乏真正
的深层交流,我们内心却也因此跟别人疏离,距离世界越来越遥远,孤独感也总是在我们
独身一人时突然袭来。《致亲爱的孤独者》以《小玉》、《凯涵》、《小薰》三部不同风
格的短片点出孤独的成因,相信都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并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持与慰藉

《小玉》青春期身心的转变
《小玉》大概是《致亲爱的孤独者》整部电影里最带有奇幻色彩的作品,讲述刚升国一的
12岁女孩小玉,平时个性内向、沉默寡言,在班上跟同学格格不入,只能在放学后到书店
的爱情专区,翻阅架上的言情小说,幻想着自己跟心中爱慕的年轻男老师David的激情时
刻,但这越演越烈的行为也让小玉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
作为以“孤独”为主题的短片,《小玉》的孤独是来自青春期身心灵所面临的转变,片中
虽以“#Metoo”或“房思琪”的概念出发,但核心却依旧是小玉本身缺乏陪伴与理解的空
洞内在。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也都曾亲身体会,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对自己身体、异性、
性、爱情感到好奇,并且会比以前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无法被大家认同而感
到焦虑。
在小玉本身内向性格、面临青春期、来自同侪压力、隔代教养家庭的情况下,属于小玉的
“孤独”,正是身边并没有妈妈、姐姐或朋友这些能适时给予她协助的角色,因此她唯一
能倾诉的对象就只剩那位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的男老师。我们在《小玉》中能看到经历青春
期的她,看见同学衣服下透著内衣的形状,并在言情小说的驱使下,希望能依照书中描述
的情节,借由涂上口红与自拍照来赢得老师的芳心,这对一位少女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无论是让自己的世界围绕着David老师、跟家庭与同学的疏离、对自己的不了解,甚至是
身边伪装成正义使者,却用关心与协助的理由来把自己行为合理化的班导师。虽然电影最
后用虚实交错的小说世界来道出这一切可能只是小玉的脑内小剧场,使观众有更多的想像
空间,但我认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能给予他们适时的关怀与陪伴,化解孩子心
中不被理解的孤独,这才是《小玉》最重要的核心主旨吧。
《凯涵》离开温室的花朵
讲述从屏东到台北的18岁大学新鲜人凯涵,满心期待着大学生活,但宿舍系统发生错误,
使她住宿资格被另一位中国交换生取代,在所有相关人员暂时无法处理,又遗失钱包证件
的情况下,在街头无依无靠走投无路,不断被家人责骂的凯涵决定厚著脸皮回到宿舍,跟
中国学生商讨解决办法。
《凯涵》大概是《致亲爱的孤独者》整部电影中最无奈与挣扎的故事,它深深地描述当年
轻人脱离原本的舒适圈,从原本什么事都不需操心,到终于独立自主之后,因为突然其来
的困难与阻碍而产生的“孤独”。凯涵作为一位离乡背井到台北念书的少女,原本认为会
光鲜亮丽的大学生活,却在走进学校的第一天便瞬间崩毁,没了宿舍床位、弄丢钱包,在
校方与警察暂时都无法解决的状况下,又接到她最后靠山父母的否定与责骂,一连串意外
接连不断袭来终于使她内心完全崩溃。
《凯涵》电影从目前相对敏感的两岸问题出发,刻意透过床位被中国交换生取代,无能为
力的行政人员,还有那句:“屏东和内地哪个比较远。”来隐射现今中国试图入侵台湾各
种体系的问题,我想都是《凯涵》的另一个看点。不过除此之外,电影最重要的核心还是
锁定在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迫独立,心中可能产生的不适应与脆弱,凯涵在父母的冷言
冷语,网络上仇恨言论的煽动,进而在失望与愤怒的情绪下,因为一时冲动做出她后悔不
已的行为。
人生就是不断会面临各种的决定与挑战,就像是凯涵在失去床位后,是要自己摸摸鼻子走
人?不断寻求校方的帮助?找中国交换生协调?还要强硬的直接闯进房间?我想不管最后
选择走哪条路,最终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属于一个人长大之后的“孤独”,因
为再也没有人能为你决定,也没人需要为你承担,就像是凯涵虽然还是接到校方宿舍递补
的通知,但她昨晚所犯下的大错却已经无法轻易弥补。
《小薰》对自身未来的迷惘
第三部短片《小薰》剧情讲述到台北工作的20岁小薰,意外成为教化受刑人的会客妹,遇
见平时面无表情、木讷寡言的2923,在几次见面后两人渐渐对对方产生好奇,有了不一样
的情愫,开始谈论著彼此的生活与过往,互相安慰、互相影响。
《小薰》是《致亲爱的孤独者》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或许以一部电影来说还有像是台
词稍嫌刻意不自然的改进空间,不过除了片中的元素相当丰富之外,电影所谈论的主题也
最能引起我的共鸣。在12岁的小玉和18岁的凯涵之后,《小薰》把主角设定为一位已经开
始工作,体会到社会的种种现实面的20岁女孩,尽管她的思想已逐渐成熟,对人生也有不
同的体悟,但生命中新的挑战与阻碍也将随之而来。
或许我们在出了社会之后都是如此,如果说上大学的凯涵必须学习如何独立生活,而小薰
则必须在残忍的社会中努力“生存”,不再只是打理好自己,更要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去迎
合别人的需求,这不只是身为传播妹的小薰,相信从事任何工作的人深有同感。正是如此
,我们是否也不知不觉地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失去自我,随波逐流,没有个确切的目标,忘
记自己原始的初衷?我认为都是《小薰》想要探讨的议题。
《小薰》清楚点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不过却难以发现,或者被迫接受和妥协的问题
,而这正是使我们感到孤独与迷惘的根本原因。如同小薰去会客原本是想为身处监牢的
2923打气,但没想到2923却让她发觉自己也身处一道看不见的牢笼之中,而使得原本要帮
别人化解孤独的一方,开始懂得正视自己的孤独,并学会抛下过去的束缚,勇敢追寻自己
人生真正的方向。因为唯有如此我们说出的话语,才能从被人教导的:“OK啊等你哦!”
变为发自内心的那句:“我真的会等你。”
整体而言,我非常喜欢《致亲爱的孤独者》以孤独为母题,谈论著每个人自我价值与存在
的认同。三部作品中有对爱情的憧憬向往、有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而无所适从,做出冲动
的举动,也有身处大城市中对自我价值与未来的怀疑,都循序渐进的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
探讨着我们感到孤独的原因,还有它可能对我们造成的影响。虽然问题不一定都有个正确
的解法,但几位导演借由片中角色心境描写与选择激起观众对自身的省思,并给我带来相
当强烈的共鸣。
台湾现代文学作家骆以军在片尾说:“会那么孤独,是因为此刻的你一无可换,但相信我
,十年后的你、二十年后的你,一定比现在不那么孤独,因为你那么珍贵,只是现在的你
不知道而已。”我想就足以“成长”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而或许现在不够成熟、还身陷
孤独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声加油、一个拥抱、一点理解与陪伴,
《致亲爱的孤独者》用骆以军温柔坚定的口吻作为开场与结尾,让我们能因为孤独而拥抱
别人、拥抱自己,由内而外地了解孤独,似乎也就没这么孤独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