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
https://thebalticnations2013.blogspot.com/2019/08/winter-on-fire-2015.html
“每三小时就唱一次国歌,那或许是祷告的一种。”
这是一部纪录乌克兰在2013至2014为期93天的抗争,针对当时总统Viktor F. Yanukovich
与俄罗斯私下的协商并断送乌克兰入欧盟的机会。抗争刚开始以和平示威、游行为主,年
轻的学生与各行各业的人在基辅市中心的Maidan大声表达诉求,希望能够摆脱专制蛮横的
俄罗斯控制,加入强调人权与自由的欧盟。但很快情势急转直下,大量的警察暴力镇压,
政府甚至买通黑道不惜杀害示威者。然而,这并没有让示威者退却。他们土法炼钢、就地
取材,用积雪筑成城墙、用树枝木板铁链等围出抗争的堡垒。
“根本就是十六世纪的建筑!”他们被取笑。是啊,我们以为独裁与蛮横都是十六世纪的
事了,却不明白已是二十一世纪的今日,政府仍旧装聋作哑。尽管有无数义士出钱出力,
甚至有退伍的军人教示威者基本防身术,但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每个血肉之躯不过就是
蝼蚁。当时的总统最后还是决定祭出铁腕,从高空开枪、暴打示威者、甚至不惜放火烧掉
示威者的活动主要建筑。基辅的街头宛如战场,现场抬出一具具尸体、死伤无数。电影刻
意将暴力的场景声音留白,像是无声的控诉。画面中是一片皑皑白雪和枪林弹雨与黑烟:
多么凛冽的寒冬;多么灼热的怒火。
整部纪录片访问了很多人,他们遍及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有前线冲锋的义士、有后勤
帮忙的医护、有以示威为学校的十二岁孩子,还有被女儿劝戒不要上战场的父亲。女儿告
诉父亲,等她长大,让她去争。但父亲却说,现在不去,就来不及了。大家都命悬一线,
每天都可能是永别。我最喜欢的一段访问,是访问东正教的神职人员。他说,抗争发生时
,市中心的St. Michaels Cathedral 敲了钟提醒在寒夜里沉睡的城市,危险将至。上一
次敲钟,是公元1240年,蒙古铁骑踏过这片疆土时。
经历了三个月的混乱,牺牲了上百条人命,经过了一整个冬天,乌克兰迎来春天了吗?当
时的总统最终以流亡俄罗斯的方式下台,乌克兰最终也与欧盟签了协议。但乌东随即发生
暴乱,俄罗斯也随之介入。革命尚未成功,但不站出来,只能世代为奴。最近因为香港的
纷扰,这部片被广泛的提起。即使乌克兰与香港无论在地缘或文化上都几无交集,但都位
于共产集权与西方霸权的势力交界处,以至于在抗争的爆发与政府的应对上有惊人相似之
处。大雪纷飞的画面底下,示威者各个包的像是裹粽子,但每个人渴望自由的眼神,都让
人产生与香港在盛夏中挥汗示威的满满既视感。
很多示威的年轻人生于九零年代。他们出生在苏联垮台之后,他们一出生,乌克兰就是个
独立的国家。
“一个自由的人,不会跪地为奴。”电影最后的注解仿佛是在向乌克兰不屈不挠的抵抗致
敬,如今看来却也像是在鼓舞香港人,但更像是说给每个向往自由的世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