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湾院线上映的第十一部音乐电影,主角不再是创作演奏的音乐家本人、而是受特定音乐家启蒙的粉丝。此片致敬的音乐家是 The Boss“工人皇帝”Bruce Springsteen,他的 1970s经典果然令 1980s柴契尔时代苦闷的小镇少年如茅塞顿开,仿佛一颗“跳石”引我跳出这滩死水、迎向那应许之地的一道曙光?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8/19/09/40/5529728.jpg
曙光或炫光?启蒙或炫目?
改编自英国媒体人 Sarfraz Manzoor自传,此片男主角 Javed虽然自己志不在唱歌、也不靠音乐维生,但此片引用 The Boss 歌单引好引满,陪伴 Javed度过人生中沮丧迷惘焦虑的时时刻刻。The Boss 专辑这么多,这本原著自传有意地引用了他第一张专辑名 "Greetings from Asbury Park, N.J."改个自家地名为书名 "Greetings from Bury Park" ,而此片则引用了此专辑第一首歌名 "Blinded by The Light" 作为片名。
看看这首歌曲的副歌歌词 "Blinded by The light, cut loose like the deuce, another runner in the night",后 2/3句“像福特 Coupe Deuce般乘风疾驰、在夜里又一人远走高飞”,喔喔这不就是此片主角 Javed一心想逃离 Luton这个鸟地方的心境吗?是呀后两句多么爽快、仿佛片头小男孩终能驾车上路驶向繁华的伦敦?或至少是长大后离开小工厂 Luton航向工运之都曼彻斯特?但前 1/3句是个警讯:这个爽快的远走高飞,恐怕是“盲目”的;而使你盲目的,可能正是那灿烂的希望之“光”。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8/19/09/40/5509415.jpg
移民长流的昨日与今日
原著作者 Sarfraz Manzoor是巴基斯坦裔英国媒体人,在 1999 年纽约 911事件与 2005 年伦敦地铁爆炸案后写作这本自传时,则同时强调了他的穆斯林身分,因为在那时穆斯林问题在英国社会里正草木皆兵剑拔弩张著!总之此片的音乐之旅承载的是一个移民故事,是主角爸爸 Malik于 1960s的跨国移民经历、也是主角 Javed自己于 1987-1988的城乡移民梦想。说城乡移民好像也不太对?他想从英国最大的工业镇 Luton移到更百花齐放的帝国文化之都 London 、或移到多元异质第二名的工人文化之都 Manchester 。当然移总是要移的,但移的品质是关键。
移民这回事,总为了更好的生活,总关于原乡和他方对比。移民动力往往是经济问题,这经济除了在极端状况是生死交关的存活问题(譬如近年难民潮),在更大范围的往往更是文化问题:我对原乡文化失去信心与认同、我的理想在他方应许,这是一般移民电影如同档《出走巴黎》的普世题材,也是许多音乐电影如《曾经,爱是唯一》、《摇滚青春恋习曲》、《爱在阳光灿烂时》、《伦敦呼叫》乃至今年《靠谱歌王》与《铿锵玫瑰》中不变的游子归乡题材:我受够这烂地方了、我要大放异彩不当池中鱼,不过总是异乡走一遭学会幻灭,才知理想的实践亦在原乡从来不遥远。
本片主角 Javed的原乡,就是这集中了 1960-70s 国协南亚移民的 Vauxhall Motors汽车工业城 Luton,它绝不在任何显眼的城市文化版图上、要不是有个 Luton Airport飞很多廉航我看外国人游英往往也没注意到、更何况英国人自己公路一路开下去完全没有停在 Luton的理由。对 Javed来说英国城市文化这么多,Luton 却是个只会要我们乖乖认份工作卖命的工厂,我们这些巴基斯坦社群都只是当个微不足道的工厂小螺丝而已;但他也许还尚未想到,我们这些工厂小螺丝、我们这越来越显眼的异国移民社群、我们这即将发生资本与族群冲突的战场,正是文化的现在进行式!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7/30/10/41/3891362.jpg
想像他方的炫目之光
此片的童年 Javed,首先以一本生日拿到的空白日记本作为启蒙,生活既惨澹苦闷如一叠白纸、就让我在白纸上书写精彩人生;少年 Javed历年写作爬梳生活种种苦闷不公,写成歌词渐被看似无忧无虑的白人好友 Matt 嫌太过晦涩,倒是学校唯一的南亚同学 Roops推荐他The Boss歌曲,这才才眼睛一亮仿佛看见那个“光”。只是 Javed入门启蒙的是The Boss大红的第三张专辑 "Born to Run",一整个是 1970s少年反叛文化挣脱传统枷锁的热血,令他满心只看见他这 Luton小巴基斯坦家庭多保守颟顸、传统爸爸多么道貌岸然却金玉其外,被压抑的我真正“生来就是要出走”。
然而片名提点的、Javed 听得越多越深也才渐渐发现的,是 The Boss 出道第一支没没无闻回响平淡的 "Blinded by The Light"(日后 Manfred Mann's Earth Band 翻唱才冲上排行榜冠军),细究这首歌,其实作词颇有走过大江大海后繁华落尽的成熟体悟,只是词中人仍要亲身走过大江大海让那光芒“炫目”一回才能成长,放在音乐电影的少年游子叙事中就是离乡与归乡了。
说离乡嘛,Javed 在本片一直待在 Luton没离开,但他离去复归来的是那颗心、他逃离再重审的是那个 Bury Park巴基斯坦混居小社区。本片拍这个圆环小社区好几次,总是拍 Javed不情愿的匆匆来去,但他所不注意的周遭一种多元边缘彼此看见的异质地方感、正在不经意的体察中悄悄成形。这潜隐的疏离与看见,主线无疑是 Javed & Malik的父子情结、天空盘旋的是传统vs现代或巴基斯坦vs英国、隔壁与好友 Matt 则有苦闷移民堆幸福白人的艳羡、最后还有《希望与荣耀》老演员 David Hayman 饰演的神秘邻居静静看着这许多情结准备帮踢临门一脚。
在 Javed的少年世界里充满二元对立,仿佛我身遭的一切旧事物我都想逃离、而远方一切新事物都只会更好。在许多音乐人离乡故事里,主角经历的是新世界的幻灭,而在此片 Javed则专心认识原乡现实并非那么非黑即白:他热爱 The Boss 音乐的启发与冲劲、但其实姊姊参与的日间巴基斯坦舞会也是活力四射;他被爸爸压着羡慕 Matt 有个自由爸爸、但其实西方版本的父子情结一样深远甚至更冷酷;他一路努力逃离穆斯林文化标签、但进了 Luton先锋报第一篇就要探讨原乡清真寺;他一路抵抗爸爸如牛鬼蛇神、但爬梳完这一切终将知道爸爸与自己其实没什么不同。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7/30/10/41/3974175.jpg
历史人生是连续一体
片尾重新点题《炫目之光》"Blinded by the Light",没想道到这回竟是炫目于 The Boss 自己的歌曲 XD 既炫目于他所揭橥的美好理想,更是炫目于自己身遭举目可见的各种美好想像。理想是要努力实践的、离乡出走也是必须的,但正如爸爸所说“迎向前程、勿忘我们”,那理想的实践也是要从原乡做起的,这一切经历本为一体并非二分,出走才成了壮游而非逃离。此片这正向讯息普世而切题,跨国移民有城乡移民有、经济移民有文化移民有、1960s的主角爸爸有1980s的主角有 2010s英国与欧盟大门前仍然所在多有,然而世世代代移民们、几人成功几人失败呢?
本片 Javed的故事,就不拍原著自传作者 Sarfraz Manzoor的日后成功、而拍他启程前的和解,使此片成为不论成功失败的移民观众都可以分享的故事。Manzoor 在书最令人唏嘘的一刻,是标志事业成功的曼彻斯特先锋报第一篇文章发表、同一天却父亲逝世没见证荣耀而标志了遗憾。这个遗憾,本片由 Javed在 Luton先锋报的文章发表让父亲欣慰稍作了圆满,而日后 Javed的都市丛林生活还充满挑战呢。
此片故事在冷战结束前的 1987-88,但时代场景与我们 2018-19一点也不遥远,保守党强势政治明星仍在当政、仍在政治实验牺牲劳工、仍在创造失业刺激白人排外、仍在侵蚀地方社会多年建立的社群根基... 男孩呢,且心怀理想正视现实、学成后记得返乡改变世界一点点。看着本片大地上的移民认同与失业对立、看着本片萤幕上的政客口号贩卖大饼,这个故事就算离我们不英也不巴的台湾观众也是一点不遥远!
看完此片我推荐离乡情结类似的暑假档音乐片《铿锵玫瑰》、歌迷听歌启发实践历程相似的音乐社会片《伦敦呼叫》、英国南亚移民议题类似的导演前作《我爱贝克汉》等,这些都是经典金曲脍炙人口陪伴人生的 feel-good movies ,他们的结局总是或多或少有一点点略嫌直白的囉嗦说教、甚至洒点美梦成真的激情狗血,不过这类型电影不就是要振奋人心带来希望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IKrieLI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