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王的文字》文字传递知识,电影也是

楼主: grafishbanet (鬼废墟贝内特)   2019-08-17 01:41:06
网页版文章:
https://vocus.cc/@XXY2018/5d56e82ffd89780001abf33a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6856
影音导读 | 120秒评电影:
https://youtu.be/1l8l6qKX96g
《王的文字》The King's Letters
文字传递知识,电影也是
讲述韩国历史上的朝鲜世宗,世宗大王,为了教育普及而创造韩国的谚文,著作《训民正
音》的过程;电影带出了有关语言文字对于知识传递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者、学者、甚至
是政治人物们对于社会阶级、教育的核心价值批判;《王的文字》借由世宗大王创立谚文
文字系统的历史故事,回归到电影艺术所追求的本质,原来我们传递知识就是一个牺牲奉
献的大爱展现,让我这个历史迷看得相当感动。
《王的文字》的剧情架构相当明确清晰,从一般人的语言习惯,再到文字书写记录等行为
,建立起一连串我们在研究探讨语言学时的逻辑流程。正因为朝鲜王朝早期以汉字作为文
字记录,韩语仅有语言但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汉字又和部分朝鲜人所使用的用词用语
有所差异,无法精准表达词意之余,使得一般民众无法有效使用汉字系统,造成文化和知
识无法流通传递。
我们能够在电影中看到由宋康昊所饰演的世宗大王,创立韩字的动机与理由,最初研究“
表意文字”而忽略“表音文字”的文字系统,进而转为使用人的口腔发音方式进行研究,
而建立起一套元音和子音,以及一套有系统的组字逻辑规律。
这确实引发了我的好奇心,电影也在剧情之中穿插了不少轻松有趣的幽默桥段。纵使我们
已经能够说着我们习惯的语言,但真正去研究我们使用语言的规律或法则,便会发现许多
我们平常可能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像是使用前排或后排牙齿、往上或往下的舌头位置、
前中后段的口腔共振等,都让观众清楚理解到这套谚文文字是如何参考了梵文、八思巴字
等表音文字系统,加入了汉语元素而创造出来的。
我并不会韩语,也没有研究过谚文;电影的中文字幕为了方便台湾观众而部分使用了注音
符号,并配合编按注解的方式解释片中提及的文字内容,“早知道就学一点韩文了!”是
我个人在看电影时的一些小遗憾。但我相信若是学习韩文的学生、研究汉语或韩国文化、
历史等相关科系的朋友,相信《王的文字》会是一部你值得一看的电影作品。
至少,在我看完这部片后,让我非常好奇韩国谚文“真的容易学习吗?”不得不说,这部
电影或多或少引发了我对韩语的好奇心,也让我想要试试能不能快速学会这套文字系统。
如果要说这是韩国政府要推动历史教育或是语言文化,或是为了推广韩国文化所拍出的电
影,那么我真的非常佩服,也非常推荐台湾的教育学者学习效法。
这也或许体现了电影中提及创立文字的初衷:若说文字创立的目的就是要普及教育,增进
文化交流与发展,那么电影作为艺术创作、保存人类智慧的重要经典外,传递知识或许也
是电影创作的其中一个目的。
在看完《王的文字》后让我感动的除了是电影创作者将这段富有意义的历史还原记录、优
秀的演员诠释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外,也让我看到了拍电影的人、推广电影的人、评论电
影的人,对于看电影的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非常紧密而不该对立。身为一位影评人,或许
就是该提出自己对于电影的观点,向更多人分享而达到推广和传递电影的目的,让整个观
影文化水准提升,《王的文字》所谓的核心价值正是我从事影评写作的初衷。
也许,当我们在看电影、阅读影评、收集电影相关消息、背景知识,那些我们所谓的“功
课”之际,我们不也是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让自己更加充实饱满;《王的文字》确实是一
部电影让人看完收获满满,让人思考许多不同面相的作品,探讨的东西虽然是韩国谚文,
但其实是探讨着我们在生活细节或是我们对于教育、知识传递的态度,是放诸四海皆准的
行为准则,值得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