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红色密令 Red Joan, my Kingswoman!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9-05-31 23:54:55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 红色密令 Red Joan
2.观影时间 : 05/31
3.观影地点 : 喜乐时代南港
4.观影方式 : 自行购票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有人也对《金牌任务:机密对决》给那位 Kingswoman 一个犬死的情节感到愤愤不平吗?我就是,那这部《红色密令》就成为我年度最期待的必看了!事实上 Sophie Cookson 虽然星路发展输了如火箭人般一飞冲天的 Taron Egerton十万八千里,但她在后《金牌特务》时代也有好多片与谍报息息相关:譬如在罗马尼亚驱魔片《刑弑厉》中扮演记者追查悬案真相、在(无限期冷冻中的)比利时历史片《皇帝》中演刺客行刺查理五世、然后就是在这部《红色密令》当个潜伏多年的苏联史上驻英最佳情报员?“不,我爱我的国家、我不效忠苏联,我效忠的是全人类。”
https://imgur.com/YHRkdmO
这片烂番茄才 31%均分 4.95/10,不知该说意外还是不意外。许多负评都有提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Judi Dench被浪费”,这也没办法,谁叫此片预告都是Judi Dench、结果在正片里她只遥想过去拼凑回忆戏份却不多、整片谍报剧情角色成长都是 Sophie Cookson 独挑大梁!不敢说她演技有多好,但至少是中规中矩,那一张有点刚硬的方脸要从一个天真的小女人、慢慢演到洞悉人间掌握主权的心路历程,竟也是层次分明栩栩如生!许多影评还有提到其他很多点,觉得此片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就会好看了,不过我个人以欣赏 Cookson当主角说个故事的观点看,满意百分百!
这故事也不复杂,它取材自英国 1999 年抓到的“间谍阿嬷”Melita Norwood真人真事、于 2013 年改编为小说 "Red Joan" 、再基于小说改编为今年这片。真人 Norwood是个英国公务员,自二战前加入左派运动圈子起、就开始喂苏联情报长达数十年;小说则只把她当灵感来源、直接换了个名字创了个虚构角色,她于 1999 被捕时的家人成员与 Norwood不同、她在 1940s当间谍的年龄与地点也与 Norwood不同、她剑桥毕业工作的身份与 Norwood也不同... 只有她窃取的原子能发展机密、招募她的苏联间谍、以及她在“合金管工程”工作这几点和 Norwood相同。
这位虚构女主角 Joan Stanley ,她最原创的特色应该是她那“没背叛英国、不效忠苏联、只效忠全人类”的政治立场,以及她身为物理学家将核武当成平衡手段而非实战武器的先见之明。当然啦,Norwood 也是很同情共产党、希望靠着输出情报帮助苏联迎头赶上英美德等强国势力的,不过如电影主角 Joan Stanley 这般哪边都不效忠自有自己的 agenda ,这可不是本尊的史实,而是小说的创作。也许,这位女作家 Jennie Rooney在这个题材上投射了她心目中对世界局势的以及对个人行动的理想图像吧?有趣的是,这还蛮有女性主义视野,这谍报故事也和女性成长相叠合。
https://imgur.com/NwU4DFc
于是看这片,也许需要找到对的切入点,才不会期待错误后看了失望。许多影评批评它与史实无关、谍报质量不足、戏剧张力不够、或批评剧场导演没抓到影像说故事扣人心弦的电影手法、或批评 Judi Dench 担纲的回忆叙事居然 Dench自己很影薄... 这些都关于传记片、谍报片、历史片、回忆录电影等不同片型的期待。而照我的观察,看它一路聚焦 Cookson一人发挥小剧场戏剧化演技、让 Joan 这少女角色热情奔放青春洋溢、让谍报大局远在天边她但做自己的小小努力、让她从童稚天真到事故成熟大幅成长、甚至这成长叙事和和少女情窦初开乃至性爱启蒙密不可分!
这种少女从青涩开始学习成熟世故的故事、尤其还是二战前的古装背景,令我想到 2000s时英国女星 Romola Garai 许多片的少女成长戏路,尤其她那像伦敦舞台剧一般不太写实却较夸张高调的演法,近年不多见我怀念已久,倒是在这剧场导演 Trevor Nunn带领 Sophie Cookson 磨演技的一片中重现了。这种少女成长故事也许会是从很天真很依赖甚至很花痴开始,开场总令关心两性平权的评论家与观众看了皱眉;但正如所有女性在父权社会的成长出头,总是从错误开始慢慢学习、在磨练中建立主见掌握自己,这一路上难免带有父权影子的男人们未必是敌人、也可是灵感。
本片 Joan Stanley 这位剑桥学生就有这影子。她是剑桥物理系高材生,但成长背景也不过是喜欢小动物又爱玩的富家女,无忧无虑的人生为了单纯的“发现中子改变世界”之梦幻想望就来读剑桥。当年的剑桥,有志学生们都有左派理想、都在佛朗哥联合希特勒打西班牙内战的时刻登高一呼号召支持共和军,这个剑桥还收了好多那纷乱时代逃难来此的国际学生,有俄罗斯有德国还有它们治下又爱又恨的犹太人,这集三者于一身的帅男学长 Leo如命运般地成了她体验爱与关怀的初恋情人,同样集三者于一身的交际花学姊 Sonya则成了 Joan 女性解放路上的启蒙标竿。
https://imgur.com/9jVvtIn
Joan战前学生生涯很快结束,开战后她以第一名毕业进入史实“合金管工程”计划,进来才知这是英国原子能研究与原子弹开发小组。史实中,我们都知最后真成功开发原子弹的是美国、而后苏联、德国则晚一步成输家,不过此片告诉我们那时美英苏德几大势力全都紧锣密鼓开发竞赛中。其中美英苏都是二战抗德的同盟国,但这同盟国其心各异绝不分享研发成果,因为同盟国本也未必是什么地球和平正义使者、各自早在盘算战后世界新局势!别说英美资本国家和共产苏联的结盟本就只是权宜,甚至英美兄弟之邦彼此早就留一手,英国要研发只能找同为女王旗下的加拿大。
在战前学生与战后执业两阶段,Joan的生活与其说关于严肃的物理专业和政治意识,还不如说在更大程度上关于风花雪月的爱情悸动 XD 这点也许令部分影评觉得此片太小看女性自主、仿佛女性只能跟着男人起舞当爱情动物?不过当许多男性故事从他们“生命中重要的女人们”启发引领找到入世正道时,我并不认为此片女英雄 Joan 就不能从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们”作为人生追寻的切入点。第一个男人,国际政治系的激进学长 Leo,一起在剑桥学院登高望远各言尔志抒发理想,“这世界非关偷窃、而关于分享”的社会主义情怀,既是政治又是谍报、更关于个人的世界观。
可惜 Leo事后证实理想远大超乎男女情爱,不免成为了以美色利用 Joan 却意在获取情报的渣男,一方面令 Joan 为爱情皆虚假男人不可信感到悲凉、另一方面也令 Joan 跳出一己小情小爱思索人生目标。是呀,许多乱世下的革命男女不也是以共同志业而结合?而难道我爱上对方的初衷不就是他的淑世理想与我契合?只是 Joan 在这谍报与政治路上的追寻,就宛若一个女性在两性世界的一般性追寻:男人给我启发给我灵感、给我意志给我动力,但那一切都只是成就我自主意志的养分,我当然对这过眼云烟的男性们心怀感谢,但也一定脱离他们的规训而走出自己的 agenda 。
https://imgur.com/h10t43d
Joan 进入职场后,第二个男人是原子弹研发计画的主持教授 Max,是个有妇之夫不过已和学姊学长一路性爱启蒙学上来的 Joan 当然百无禁忌照吃不误 XD 只要对方能顾及自己妻子也对我真心就没什么不可以。在职场上,Max 是那个年代难得开明的前瞻主管,当人人看见 Joan 都当她泡茶倒水的小妹时,只有 Max坚持连一个小助理缺都要找最优秀的第一名,因为许多研发中灵光乍现的科学洞见就从手眼并用的小助理口中蹦出来!女性能够发挥才能做一切,这在当今所有电影都不新鲜了;此片新鲜的,倒是传统男人重重性别包袱与枷锁下那纯真理想,还要女性接棒做下去。
那年代国族意识壁垒分明、专业分工也壁垒分明,尽管人人都有看见异己伸手分享的初衷,但落到英国这千年建制底下总是默默缩回去。在跟随 Max教授的旅程中,Joan见识了美英苏同盟国其心各异、也见识了英国加拿大同盟下各种抑郁不平只有压下去。回想年轻人如学长学姊 Leo & Sonya能追逐理想(虽也只是幻梦一场)一往无前,实验室里老教授老心灵们却只能摸摸鼻子效忠英国,只能苦笑“政治归政治、我们管物理”。Joan的两个情人中,少的 Leo誓言突破传统壁垒却只是跳入新的陷阱、老的 Max无力改变只能屈于壁垒,那她作为新女性如何接手老男人未竟之志呢?
两个壮志为酬的男人,像是老英国老男性建制一个前卫一个保守的两个分身,前卫的那个尽管口口声声四海一家无私分享,最后仍傻傻把人格卖给一个意识型态、更把性命交给一个大帮派;保守的那个,则在努力改革的路上频遭挫折,却本着传统老骑士身段坚守老建制无法放开手,当老建制破灭翻脸时徬徨失措只有逃离。Joan既然救不得前卫的那个,就来救保守的那个吧,“我们是女性、没人会注意”的底层优势,将引领 Joan 放软身段神不知鬼不觉偷渡自己独立理想,绝不卖给任何一国或任一意识型态,就隐姓埋名轻轻下出她的棋,这冷战世界的恐怖平衡竟悄悄达成了。
https://imgur.com/2HTRjZA
此片当真是 Sophie Cookson 独挑大梁,Joan的人格成长由她的过去线独立完成了!至于影评与广大观众更想看的 Judi Dench ,好吧其实她受 MI5审讯的戏份并没有什么心理成长曲线,只不过是供过去年轻线一个穿针引线的旁白而已;她也许有一个律师儿子本来不谅解妈妈后来终与妈妈和解的支线,但这支线其实也没什么成长辩论等发展、只不过是电影到了结尾就自动完成... 不过,Judi Dench还是担纲了一场掷地有声的宣言:“我相信我做的事情,我做的一切不为苏联也不为英国,就只为达成和平而已。而今回顾历史,核武时代的和平不就这样达成了吗?”
https://imgur.com/eL55Cfj
史实人物 Melita Norwood 真有这前瞻洞见吗?回顾她各次访谈,好像也没本片的 Joan 这样前瞻,还比较像本片的 Leo是同情共产苏联、这一切作为只为帮苏联迎头赶上别被并吞。也许,这本小说与这部电影,是有点事后诸葛创造了一个洞见未来的圣光角色、甚至辅以女性启蒙暗示著女性取向可以做到男性体制无法做到的平衡与分享?不知观众与影评们对本书与本片所提出的这论点是否同意,它总是有意识地提出了、电影也以一个少女成长理解世界的小剧场取向生动拍出了。推荐喜欢 Sophie Cookson 的观众来看看她的新一章,欣赏一个另类的 Kingswoman 谍报风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GZhyUFf8E
作者: legendarysoy (傳說中的醬油)   2019-06-01 00:29:00
确实是为了茱蒂阿嬷去看的 然后戏分少的接近客串这比例跟片方给出的方向差的有点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