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最近在Netflix上架了,在广告强打的情况下让我也对这部中国近年最卖座的科幻电影产生兴趣。我看完之后的结论:如果没有最后的四十分钟的剧情转折,我会认为是一部极好的电影。
.
.
.
.
.
.
.
以。下。有。雷
.
.
.
.
.
.
.
流浪地球基本上就是以太空为背景的典型科幻灾难片,这种类型的电影套路基本上就是主角一行人个个大无畏奋勇向前不怕牺牲最终达成了某一目标拯救了世界。
套路的优点是起承转合都可以简单的达成,缺点就是会让整个故事很平板很无趣。尤其是这种套路往往藏着“人定胜天”的思想,不过其实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说有多渺小就有多渺小,所以我满讨厌人定胜天这件事。
“流浪地球”的剧情,简单讲就是因为太阳老化膨胀开始吞噬太阳系,人类在地球上装了几千具发动机要把地球推往几光年外的另一个星系,故事发生在地球快到木星附近的时候,因为木星引力激增导致地球的地壳变化引发诸多灾难,使得多具发动机毁损,主角一行人就被迫必须去协助维修发动机。
当主角一行人赶赴至待维修的发动机时,发现发动机已被其他维修队抢先修好,大家庆祝的同时却发现发动机功率仍然不够,地球免不了被木星吞噬的命运。主角父亲所在的太空站的AI系统这时候慢慢说出了整个计画的核心:流浪地球计画的最核心就是以太空站为主题的“火种计画”,目的是当地球毁灭之时仍能保存所有人类已知文明,让人类的存续不致断绝。
假使电影就停在这,我认为这部电影就会成为一部极为优异的作品。地球上的人们看着木星上巨大的风暴,太空站的人们看着地球逐渐被吞噬,在广袤的宇宙,即使是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无法逃过被吞噬的命运,在宇宙的力量面前任何努力都是徒劳,只剩少数背负整个种族存续的人看着家园与同胞消灭,心中满是悔恨,想着不知该往何处,哪里才是我们的“家”?
好啦当然后面四十分钟就改变了这饶富韵味的一切。靠着少数几个人找到了集全世界科技能力的AI也想不出来的救援方法,然后一个比一个神勇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敢于牺牲最后当然把地球推离了木星,可喜可贺但是极无聊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