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注定失败的电影:我们的青春,在台湾

楼主: bradcool (布莱酷)   2019-04-17 01:09:05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
2.观影时间 : 首刷是2018/07/12 台北电影节
3.观影地点 : 华山电影院
4.观影方式 : 自行购买影展票
【注意】
本篇文字为节录,完整图文版请见:http://bit.ly/2Dk4A6S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前言】
傅榆:
“我本来以为,我可以记录下,他们两个造成的改变,让更多人去相信社会运动,但是现
在,结果却变成这样。我开始觉得,社会运动根本没有办法改变,拍纪录片也没有办法改
变什么。我觉得自己好没用,甚至想要放弃纪录片了。”
一路跟拍陈为廷与蔡博艺这两位热血青年,望着拍摄对象历经挫折,如今隐没政治边缘。
当现实发展不若预想,导演傅榆将内心感慨与反省,倾吐为片中旁白。
尽管失望,可是有两个字她全片旁白未曾说过,那便是“失败”。
失败兴许是一个太过盖棺论定的词,无法轻言定调。可是失败对我而言,几近是《我们的
青春,在台湾》的主轴。不管是电影畅述的两位社运明星潮起潮落,又或者是傅榆一厢情
愿加诸期待于拍摄对象,在我眼里,这些都是“失败”。尽管导演片末企图扩写电影格局
,以“理想”为名迈向正面终局。全片最触动我的,仍旧是青年面对理想挫折的“失败”

因此,本文将不探究热血激昂的政治实践,而想聚焦在抑郁拒斥未来的“失败”。
【自我认同的追寻,政治意识的潜藏】
谈论“失败”前,必须先了解傅榆的背景。端传媒曾举办【镜头下的青年政治领袖】之“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讲座,傅榆分享她国小就读台北市士林区的三玉国小,那时面临本
土化兴起,同学开始说台语,这是她首度意识到“本省人”与“外省人”的歧异。大学时
,她看电视播放陈水扁新闻,随着家长说“陈水扁只会作秀”,同学愤恨回应。傅榆这时
候意识到:“政治就会吵架,我觉得很讨厌。”
用影像探讨政治,从毕制起就是傅榆的文本主轴。
就读政大广电系时,曾有教授认为台湾纪录片去政治化,质疑年轻人政治冷感,不拍摄相
关议题记录片。处女座的傅榆不服气接下战帖。研究所毕制她曾拍摄自己与同学父母讨论
政治立场长达一年,可惜结尾不欢而散。对话很难造成改变,但她确实被改变了。
接着她拍《蓝绿对话实验室》,她在每次对话中得到收获。她发现年轻人没有长时间与政
治相关的生命经历,较能被改变。
为何执著于政治议题,关键不只是所拍议题的重要性,对于拍摄者而言,选择何种题材进
行长时间拍摄的执念,归根结底是拍摄者心中那个结。综合上述座谈分享,可以知悉傅榆
的潜藏主题或许一直是她的“自我认同”,透过观察与纪录他人如何理解政治,也触发摄
影机后方的她,寻觅与定位自我。
然而,当观察不只是观察,还对被摄者投入过高期待时,一如影片前段自述:“因为遇见
比我年轻热血的他们,让我开始相信,社会运动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时候我真的
期待,有更多人会因为他们两个,愿意相信社会运动。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希望我的
摄影机,可以记录到这一切”,即导向后段“无能为力”的发生。
傅榆在新活水与Giloo合作专访中坦言:“‘失败’才是这片子真正的意义。”
直至剪辑素材,她才发现自己一厢情愿期盼被摄者给予答案,以致面临陈蔡两人回馈时的
泪水溃堤。
残忍地说,因为期待运动能够“成功”与“改变”,这部电影从开始就注定“失败”。
【运动中常态存在的“失败”;运动中不可能存在的“成功”】
若将“失败”定位为《我们的青春,在台湾》主轴,不仅指涉傅榆在他人身上投射的失败
,更呈现出社会运动理想的失败。
陈为廷在占领立法院担任决策小组感慨重演“寡头政治”,这是电影里的首次失败。而后
的失败来自于立委竞选的性侵丑闻爆发,他一夕之间由社运明星丑化为性恶魔。蔡博艺除
了以“中国籍”参与台湾社会运动所受到的排挤感,最明显的一次“失败感”来自竞选淡
江大学学生会长,遭逢对手与校方联手不公正打压。
与被摄者相比,傅榆的“失败感”并非外力造成,而是来自于个人心态。她企图捕捉被摄
者参与社会变革的成功线性轴线,无奈不仅发展偏离预期想像,更发现己身渺小。她哏咽
旁白泣诉:“当初一定是有这样子的雄心壮志,后来记录到这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变这
样,可是那就跟原本初衷是没什么”,
蔡博艺理性回复:“我觉得把这个东西,放在我们个人身上,我觉得那也是一种绑架。我
的人生,不一定是为了这个目标在活着。”这番对话结束后,傅榆巧妙将太阳花运动尾声
的退场争执剪接在后。她反省当下歧见,发现自己如今仍旧“失落”。
坦承失落,傅榆依稀谈及“成功”愿景:“我知道真的要改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这席旁白将“改变”连结“成功”,似乎纪录片要拍摄到改变或是造就社会改变,才会成
功。然而,社会运动真的存在“成功”吗?
期待成功轴线降临的傅榆,如何处理“不可能出现的成功”?她旁白说出:“但是现在,
我想我是真的应该强迫自己跟它们道别了。至少,是在我真正靠自己,去实践理想之前。

傅榆并没有让电影停留在负面抑郁的结尾,她道出正面愿景,期盼己身振作。旁白结束
后,利用大量素材蒙太奇剪辑去推进叙事。比方说毛泽东、蒋中正、陈水扁、马英九、蔡
英文、习近平等等国家元首就职或公开发言影像。而后是刘晓波死亡、雨伞革命后黄之锋
判刑、李明哲入狱等等人权新闻翻拍,最终一幕是一位在台声援雨伞运动的一般群众,红
色布条遮蔽双眼视线,在一种受限与迷茫的状态下,以微幅仰角捕捉坚定的昂首。
傅榆没有用旁白解释,但她利用影像暗示现今台港人权面临赤色中国的迫害,而配乐选用
轻快吉他和弦,企图将电影领向光明正面氛围,仿佛她的“理想”是期待人权迫害终止,
可是“实践”之道不是期待那些登台喊口号、一呼百应的政治明星,而是回到一个选择采
取行动的平凡人。
【结语】
明天真的可能会更好吗?或许持续对未来投以“美好”向往,将如这两部影片所预示的,
即注定下一轮“失败”。可是持续望向那遥远“理想”的浪漫,无法且不忍以事不关己态
度让世界颓败,不正源于对这块割舍不开的生养土地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影片早已大篇
幅正视负面情感的“失败”,未将负面情感视为缺陷,而视为理所当然存在且必得面对的
普遍。
“失败”是运动必然的结局,“成功”是虚幻飘渺的愿景。
社会运动是长时间的脉络累积,没有所谓一步登天。政治亦然,台湾人民总将一切生活苦
痛归咎于政务官的不作为,一厢情愿把改变“理想”寄托未就任的政治明星。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已说明理想不在他人,在于自己。改革没有全盘的成功,在于阶
段性的接受。当人民一味期盼成功,毫无意外地,失败必将在未来等着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