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
2.观影时间 : 4/1
3.观影地点 : 光点华山
4.观影方式 :啧啧集资
§其他防雷说明(非必要) : n刷等其他说明请于此区说明....可留空
~*-*~*-*~*-*~*-*~*-*~*-*~*-*~*-*~*-*~*-*~*-*~*-*~
此区为发文防雷页
可选择性提供上列 1~4 资讯 或不提供亦可
观影心得于分隔线下方发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第一次在电影版发文,万一格式很乱请见谅
叙述上可能也比较凌乱,抱歉
导演是以较为中立的方式在看社运,但我自己在看的时候有明确的政治偏好请注意
整部片聚焦在陈为廷和蔡博艺两个人上,另外有导演的旁白,可以说是导演眼中的陈为廷
和蔡博艺,导演说,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能看到一部分的自己,而且,他们敢冲,如此有
着相当的魅力
这并不是因318而生的片(不过318仍是关键的转折点),从更早以前,没记错的话应该是
2011,导演的镜头就开始跟随这两个人了
有反媒体垄断(旺旺并购传媒),有反对风力发电,有向马英九抗议,有反对淡江大学调
涨学费
诸如此类,在318之前的事,以及在318之后的事,如陈为廷的参选,蔡博艺竞选淡江学生
会长,以及再更后来的他们
导演拍出的画面给我一种:“啊,他们确实是一个人,活生生、有自己喜好的人 ”的感觉(主
要是针对陈为廷,318那段期间他对我来说就是新闻上的那个“学运领袖”,蔡博艺只是耳
闻但不熟)
像是陈为廷,原来他喜欢娃娃,到高中还会抱着睡觉,原来他好像蛮喜欢唱歌的
而蔡博艺,我对这个人仍感到惊奇,一个陆生,却比太多台湾人要更敢冲往社运场合(至
于是否是因为她在台湾,关心的事是台湾的事,就暂且不论),看片中的她跟着大家一起
讲台语,觉得很温暖很开心,看她说参与台湾的社会运动,虽然和土地连结不深,但和这
些人有很深的连结,是真的觉得感动
然后就是318
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片尝试从陈为廷和蔡博艺两人带出不一样的观点
陈为廷那边主要是当时学运高层(这个词有点怪但我觉得贴切)的问题,像是内外场讯息
难以流通,民主民主,怎么又变成小房间里的政治?但若不是小房间里的政治,要怎么统
合那么多人的声音?陈为廷那时说,我们做的事,跟马英九一样
所以,那时候学运所追求的民主,连自身都无法做到,我想问的是,那什么才是民主?
到了最后,王金平释出善意,学运的退场机制要如何让人满意?
种种问题,学运领导人之一的陈为廷心力交瘁
而蔡博艺这边,问题并非和学运本身那么贴近,却是现在台湾人该思考的问题
反服贸的时候,台湾的民族主义高涨,“支那贱畜”处处可见(时至今日也是如此,但目前
怎么看中台对立好像都只会更严重),那么蔡博艺她身为陆生,身为一个到处参与台湾社
运、为台湾人发声、甚至一样占领了立法院的陆生,她也是“支那贱畜”吗?
当她好像有那么点哽咽地问时,我很难过
但如同导演所说的,若不是民族主义,那么不可能凝聚出那么大的力量,在我看来,甚至
台湾现在要避免统一,也要藉民族主义之力
若不是民族主义,我不会在纪录片开头的地方,一个女孩子嘶声力竭地说:“我不要当中国
人、我是台湾人!”时,几乎哭出来
之后,318结束了,但纪录片还没结束,如陈为廷和蔡博艺两个人的人生还在继续
先讲陈为廷,在台湾声名大噪的他,被人拱去参选苗栗的立法委员,然后他的性丑闻就爆
出来了,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出导演对性丑闻本身轻轻放过,聚焦在这件事对陈为廷的打
击
但说实话,我非常非常不爽他,而这件事又再一次让我认识到政坛真的很恶心(
在陈为廷向身边人坦承自己的性丑闻要被爆出来时,他身边的人第一反应是“要帮你销掉
吗”
会讲出这句话,那么我为什么要相信,这个团队会是比现在台面上政治人物更好的选择?
那现在台面上这些所谓新兴政治人物,又有谁是真的可以相信的?
而蔡博艺,她去竞选淡大的学生会会长
台湾各大学学会还4有很多不OK的地方,这位中国人就认为自己被刁难
有趣的点在,她说,我看重的东西,你们却视如粪土
......嗯,台湾人加油(ry
现今台湾确实不怎么重视选举,反而一个中国人比我们还重视,更认真去竞选,有点惭愧
还有,那时候新闻爆出来,有人质疑中国学生竞选台湾学生会会长,是否有统战嫌疑?
导演在影片里说,她不敢问
这好像是偏台独的台湾人和中国人间隐密的默契,有个问题不可以问,不可以说(自我审查
4你?
在中国人明确说出支持台独之前,台湾人要怎么相信中国人不想统一台湾、不会威胁要把
我们拥有的从我们手中拿走?但是即使中国人支持,他又真的敢说吗?
像是蔡博艺,她是来台第一届陆生的样子,她好像曾写过文章,质问台湾真的是中国的吗
?但后来呢?在好几次被约喝茶之后,她不再肆无忌惮
纪录片的最后,两位主角对导演提出质疑,是否用改变社会的期待囚禁了他们?
这真ㄉ是很普遍的台湾人想法呢,期待强人政治,期待有一个超人拯救台湾
像是大家期待民进党在4年内解决所有问题,而世界伟人的某市长简直是完美写照
但这两位主角终究是人,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目标,导演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部分
自己,和比自己更优秀的部分,所以将期待压在他们肩上
但这样是不对的,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不该借他人之手吧?
大家该做的,导演在这部片最后想传达的,或许就是,台湾人要靠自己走自己的路
真的很喜欢这部片,很喜欢导演的叙述技巧、导演想说的话,大家有空的话也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