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 活在巴黎 (中) Paris est à nous (fr) Paris is us (en)
2.观影时间 : 03/31
3.观影地点 : 住家网络
4.观影方式 : Netflix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与法国影坛一直很不合的 Netflix,在今春推出第一波独家发行的“Netflix 自制”法国片中,有这么一部青年电影《活在巴黎》。我抱着一贯打开 Netflix配宵夜包便当的心态轻松看,觉得还挺惊艳算是有挖到宝!
不过我可以想像大部分观众不会喜欢这部,因为它几乎没有剧情、它拍得像支音乐录影带远大于像一部剧情片、它的镜头很会天旋地转(虽不是震动摇晃的手持)、它的时间线疯狂跳接、而它的女主角又是个普妹 XD 真要说有什么一眼就让人喜欢的因素,我觉得还是“巴黎”,谨推荐给早已喜欢巴黎、关心巴黎、至少去玩过或住过巴黎的观众们欣赏。反正 Netflix嘛多看一片不多花钱、看到一半不爽随时可退场。
http://freakingee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2/ParisEstANous-Banniere.jpg
本片的巴黎,一点也没有传统台湾常进的法国片那种浪漫花都风情,而是很贴近这个世代 20 岁出头年轻人的,而且充满年轻人走上街头参与城市生活的街拍,从户外电音派对、夏日公园音乐节、春天封街艺术节、巴黎环城马拉松... 乃至巴黎查理恐攻事件、恐攻后市民集体祈福、共和广场行动抗议族群文化政策、协和广场行动诉求爱与和平、香榭丽舍与凯旋门行动与镇暴警察对垒... 一次次提醒我们 2018 这个冬天到 2019 这个春天风起云涌的“黄背心运动”,但其实此片都是拍摄 2014-2017年巴黎街头行动而成。
是地,本片不是动员临演接洽市府来封街重现街头风情(小成本嘛)、而是真正第一时间参与街头活动与行动、花了三年一次次锁定时事机动出击才拍到这么多人山人海的青年景观!说真的,比起其他剧情片大费周章重建现场、这样直接投身参与现场拍出的魄力就是不一样!唯一令我觉得比较神奇的是,景观中数以百计的路人们都很配合没有特别看镜头。总之,这有点像是以纪录片的纪实手法来拍剧情片,一次次摄影机都与女主角 Anna 一起走过巴黎、见证巴黎的日常活动与重要时刻,当大家一起体验巴黎人生也思索巴黎未来时、Anna也同样在体验自己人生思索自己未来。
女主角是法国青年演员 Noémie Schmidt,我是在法国票房天王 Dany Boon旧片《金金计较》认识她。她尽管外貌普通、粗手大脚又有张刚硬方脸、别说毫无法国浪漫风情甚至去演纳粹女青年军再适合也不过 XD 但她演技扎实引人认同,尤其她这平凡青年女子的外型身段,更容易令观众把她投射在青年真实生活交友的当代巴黎、而非文学与电影常常以俊男美女浪漫化的花都巴黎。此片的摄影,大体就是镜头在前后左右跟着 Anna 的全身或大头、在她身后背景与她眼前所见撷取巴黎真实街头活动与事件,仿佛每当巴黎正在经历著什么、她身为一个巴黎青年也正在经历著什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6JJXyMbAw
巴黎人,总是不停加入的城外人、以及进入巴黎后登堂入室的城内人。电影刚开头是看似有一对男女主角小情人、看似要跟着他们两人日常对话絮语走过巴黎一个个角落、仿佛一部法国青年版的《爱在黎明破晓时》?但其实没有,此片的男友与友人都是主角 Anna 生命中的过客,她只是不停地在走动与跑步中打开眼睛也自我思考,思考到底自己珍惜什么、想要过什么人生、想要实践什么价值、而这些理想放在巴黎这个多元文化大都会里又该怎么怎么做。
Anna 与她一见钟情的小男友 Greg 两人,一个来自巴黎一个来自乡下,两条人生路线在片头电音派对相识交集了、但也马上朝向不同方向远离了。Anna是典型的城外人,沈潜梦想了一生后进入了城内,她珍惜这里的一切热闹活力多元文化、以及这里诉求的爱与和平世界大同,也的确 2010s刚开始的巴黎真是如此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但 Greg 像是个世故的城市人,已经厌倦一切鄙视一切,只想着力争上游积累财富,也对 Anna 那无忧无虑活在当下却胸无大志的天真愈来愈感到厌烦。
这两人中,一般青少年学生应会较认同 Anna 、一般青壮年上班族应会较认同 Greg ,但并没有谁对谁错,这只是巴黎脱离空中美梦坠向地面真实的前夕里、两种面对幻灭的不同出发点罢了。电影看似毫无剧情的景观走动与旁白自况演完了前 1/3后(如果观众还没离线),真正有点剧情的大事件发生了:一场满载巴黎人的坠机!这巴黎到巴赛隆纳航线上的坠机是此片杜撰,但也不是全杜撰,恐怕是参考了 2015/03/24 德国廉航在杜塞道夫到巴赛隆纳航线上的坠机。
坠机,在此片是个美好生活进入创伤的重大转捩点,电影也拍了一堆其他飞机飞越天际、令地面上的男孩女孩心向往之、但飞机不论坠机还是降落终究要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失落。
美好生活令人心花怒放如飞机横过天际、但飞机落地甚至坠地后的自处才是硬功课。与坠机同样大约发生在 2015 年初、让巴黎从此由一个多元活力浪漫花都转向创伤城市的关键事件,就是 2015/01/07 的查理周刊枪击事件;查理周刊事件让巴黎人从数十年的承平繁荣中赫然惊醒、也满怀自信地自发组织 "Je suis Charlie"等一系列爱与和平行动力挽狂澜后,同年底 2015/11/13 的圣丹尼连环恐攻真正把这美梦打碎,陷入文明破灭的低潮中。
然后,电影还善用了“水”的意象,呼应了主角 Anna 喜欢“跑步看城市”享受人生的入世身段。首先是 2016/01/05 巴黎十五年一度的“圣马丁运河大防水”清河床,在这巴黎人最低潮的 2015/2016之交,竟让一个本来鸟语花香生生不息的大运河变成一个荒废的水沟、让河底所有不堪入目的秘密都现形,也让 Anna 的跑步看城市从地面享受花都转为河底见证晦暗;同年到了夏天,又有 2016/06/02 的塞纳河大淹水,这回则让 Anna 跑步跑到一半仿佛潜意识里想要自毁地跑进了淹水区,像是一个想要正视黑暗面对创伤的巴黎、真面对了挖下去却像是溺水一般地窒息。
(编导剧组与女主角都好累,一有事件马上就要去跟拍去淹水 XD )
身为一个几年来或多或少关心巴黎重大时事的观众,我看到这些仿佛超现实但其实俱为真实的事件,只要一点作假不得的影像砸出来两秒钟,它在真实社会中的当下震惊、后续效应、与意义辩论就都已经自动补在我脑里,倒是完全不用电影多解释什么;当然此片这直接参与事件只给影像却不多说的作法,也会令平常没在紧跟巴黎动态的观众觉得很有距离看不太懂就是了。也许是想贴近真实事件却又不想消费真实事件,此片不论跟拍恐攻跟拍抗议跟拍暴动还是跟拍淹水,从不明确指出具特定事件的名称时地,而只是静静观察把它描绘为一般性事件,仿佛巴黎近年的日常风景。
当然,这么多真实事件的组合、这么纪录片式的行动跟拍、这么随着时事变化来快速更动重组的剧本,最终都还是要回归 Anna 这个巴黎人的见闻与省思。电影是有巴黎 2014-2017从灾难前到灾难后的时间顺序、也有 Anna 初到巴黎初识 Greg 乃至交往触礁至大难重逢的历程顺序,但放在片中全部打散成为 Anna 回想过去遥想未来穿梭时空的意识流,这应是让一般观众最看不下去的障碍了 XD 不过如果住在巴黎或关心巴黎、而日日紧跟巴黎动态也回视自身的话,应该很有机会搭上 Anna 旁白自剖的这条意识流小船跟着她走。
不论是享受人生的 Anna 还是她那力争上游的男友 Greg ,他们一样都是在一个看似和平繁荣生生不息的永恒巴黎跟着一条典型人生轨道去取暖、一直走在人生的 comfort zone 里从来不用走出去,整个巴黎青年在 2014 年前的集体意识也是差不多,如同活在电影曾拍过的一颗巨大泡泡当中;但 2015 那美好年代的幻象破灭了,如同飞机坠地、恐攻四起、运河干涸、大河泛滥、万民失措、警民冲突... 也许这才是属于巴黎也属于每一个文明大都的晦涩真实?也是属于每一个城市青年必须面对的人生真实?
在这 Anna 意识游走过去未来之间与虚幻真实之间的城市漫游中,心底封闭的深处一直有一个华丽却破败的古典歌剧院殿堂、而身外最刺眼也最令她不想面对的是那与自己擦身而过的“死亡”(此片对死亡的处理很模糊,我们甚至数度会怀疑是不是 Anna 自己已死变成幽灵俯瞰人间)。一如往常地, Anna 穿着她的慢跑装跑过一幅又一幅巴黎景观、看过一幕又一幕浮光掠影、终于到了一个关于死亡令人人都不太想直视的大墓园,终于有个仿佛时代之灵的更生人大叔叫住了她“这里是墓地,妳别跑了罢”。
还真的,跑者 Anna 的流动、如同巴黎青年文化的躁动,不论是享受人生还是力争上游、恐怕都陷在一种不安的焦虑中,觉得我们从乡下或从外国来到了巴黎这条大船上、总要挂上某个炫目多彩的潮流才有安全感;殊不知,也许属于巴黎的真实与属于人生的真实,从来不在那些转眼即逝的多采生活中,而在灾难死亡乃至墓地长眠的恒常中?能找到与这晦涩恒常相处的步调,也许才真正能从这场人生派对的幻影中探出头来。
此片乍看之下,看似是个初出道导演甚至电影系学生的自爽之作、看似不花什么工夫就一人一机随便出去、拍拍景观配配旁白即可交差了事了?不过慢慢看下去,就会发现它仅管小成本,但摄影剪接配乐选乐乃至演员的对戏独戏以及独白自剖,都有精致的品质与细腻的编排,而那过去未来真实虚幻之间一路跳接的意识流,让 Anna 独白一路天南地北的自我辩证后、竟然都可以巧妙地串在一起一气呵成!
当然,要说这自我辩证一路的成长做出了什么道德启示的结论吗?也并没有,这些成长都是越辩越复杂、偶有启示但绝无简单结论,我们观众若平日也想很多相关问题自能在观影中回视自身一一印证,不管立场是赞同是反对还是在两者之间。
结论:推荐给喜欢巴黎的、关心巴黎的、关心全球青年多元文化的、喜欢看音乐录影带的观众们,而且要是可以接受意识流手法的、可以接受剪接破碎摄影疯狂的、可以容许做这一切的不是影坛大师而是新人练手的、看完之后不论喜不喜欢都不会生气的观众们,来尝试看看,反正 Netflix多看一片也不多花钱,看到不喜欢的就随他去、偶尔对了味挖到宝就是人生乐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1_1Rs9m3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