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G杀事件》一场醒来就结束的噩梦

楼主: benbenson12 (binbin)   2019-03-31 23:34:53
~*-*~*-*~*-*~*-*~*-*~*-*~*-*~*-*~*-*~*-*~*-*~*-*~
1.影片名称 : G杀事件
2.观影时间 : 3/23
3.观影地点 : 长春国宾
4.观影方式 : 特映
痞客邦图文版:https://loory.pixnet.net/blog/post/281406248
~*-*~*-*~*-*~*-*~*-*~*-*~*-*~*-*~*-*~*-*~*-*~*-*~
《G杀事件》是一部香港悬疑剧情电影,由李卓斌执导,陈汉娜、杜汶泽、陆骏光、黄璐
主演。故事讲述某个夜里的一桩断头命案,这颗带血人头从阳台滚进屋内,受害者身首异
处、死状悽惨,警方调查过程中,六个关系错综复杂的角色,一个英文字母“G”,在这
充满未知、绝望、矛盾的城市,逐步拼凑出一段既扭曲又混乱的社会真实写照。
《G杀事件》从片头就为观众丢下一颗震撼弹,导演用一个漂亮的长镜头带着观众进入电
影既现实又充满迷幻色彩的世界,环绕的画面、伴随着急促的曲调、正在抽动的肉体和一
颗突然飞进房内的血淋淋人头,在我们都还没搞清楚状况时,故事却早已悄然地在这几位
角色身上开始。
作为导演李卓斌的第一部长片,《G杀事件》是一部非常有想法、有野心的作品,强烈的
画面与叙事风格,给了我一个相当特别的观影体验。我非常佩服导演能够脑动大开地把原
本简单完整的故事切割打散成无数个复杂的小段落,利用大量以“G”为字首的单字为小
节标题,并以倒叙、插叙的非线性剪辑在电影中来回穿插。其中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与角
色关系,却在导演巧妙的安排下,随着故事进展,把原本六条杂乱无比细线所绕成的线团
,渐渐解开并揉成一条完整的绳索。
尽管《G杀事件》表面以一桩断头凶杀案贯穿全片,但内里也透过那些无数的“G”来呈现
现实的丑陋与无能为力。片中几个校园霸凌、师生恋、性工作者、恶棍警察等元素,离不
开黄赌毒的剧情,或者片中角色的对白或行为遭遇,都能看出导演试图透过身处大环境下
几位小人物的人生处境,带出现今香港这个地区的诸多社会议题。不论讽刺人们心中的病
态扭曲、表里不一的虚伪丑陋,还是普遍对未来不抱持希望的社会氛围,甚至借机拿龙哥
带进家门的多位“高官朋友”隐射香港与中国之间的政治问题,《G杀事件》以犯罪悬疑
的外皮来包装都算一个非常新鲜且大胆的尝试。
正因如此,《G杀事件》也成为一部非常吃观众个人频率、注定评价两极的作品,就我个
人而言,会不会喜欢这部电影的最重要因素,就要端看我们从什么角度来欣赏。当然如果
抱着悬疑电影的期待是绝对不会得到满足,不过如果从片中发生的几个小故事来解构整部
片,就能完整感受到《G杀事件》耐人寻味之处。尽管看完电影我们还是无法参透这些“G
”的关联性,但我一直都相信观众能从故事中感受到什么,这才是一部电影的最重要价值

毫无疑问,《G杀事件》是一段充满悲剧且非常负面的故事,不管做了多少努力都无法改
变的现实。或许片尾那个像《鸟人》一样的开放性结局,还是给了观众不同方向的思考空
间,但就我来看,与其把它当成是我们终会找到出路的正向观点,那个由上而下俯瞰的街
道画面,我更把它视为不管他们的结果如何,都是其他来往路人都不会在意的悲哀无奈。
当然这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希望,只是光凭著一己之力就想改变现状还是有这么点困难,我
想《G杀事件》想表达的正是如此,重要的不是你发觉事件的真相,而是让大家都能知道
事件的真相。就像现在的香港,或者没有危机意识而可能逐渐走向衰败的台湾,面对这种
看似存在光明,但实则毫无出口、只有“GG”两个字的未来,那些看到真相的人还有非常
多努力的空间。
整体而言,虽然《G杀事件》是好是坏见仁见智,但片中充满浓厚导演个人风格的画面氛
围、独树一格的叙事方式,配上充满创意巧思的“G”,以一桩断头命案为出发点,探讨
著家庭、爱情、阶级、人性、政治、教育与官僚体制等许多面向,我实在找不到讨厌这部
电影的理由。或许我们这次能把它当成一场恶梦,醒了就结束了,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等到我们真的醒来的时候,所有一切也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