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s://fjr0829.blogspot.com/2019/03/blog-post.html
《幸福绿皮书》- 从刻板与隔阂,到随兴与润饰的成长之旅
导演:彼得法拉利
演员:维果莫天森、马赫夏拉阿里、琳达卡德琳妮
从金球奖一路到奥斯卡,《幸福绿皮书》(Green Book)可以说是尝遍各种胜利的甜果,单
单从真实事件取材的丰厚文本素材、种族文化议题上的建构,到精湛的选角,基本上就已
经预约了奥斯卡与金球奖的入围门票,而最终能否得奖这件事情,完全就是投票机制累积
出的共识,因此就我看来,各个入围奥斯卡的作品并无优劣之分,反倒更反映出来的叫做
时下的喜好与主流价值,而从去年到今年算是备受喜爱的《幸福绿皮书》,究竟为何总能
在奖项中脱颖而出呢?
首先,《幸福绿皮书》从文本的取材与设定上,就已经占尽了得奖片的要素,正如同首段
提及的种族文化议题,对照到过去的几届奥斯卡来看,从《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逐梦大道》(Selma)、《逃出绝命镇》(Get Out)、《月光下的蓝色男孩》
(Moonlight),到这次的《幸福绿皮书》与《黑色党徒》(BlacKkKlansman),其实不难看
出在美国主流价值与议题的取向上,总会给予种族议题一席之地。
但本片从文本的取材到塑造成形,使观众接受到了一种“没有过度激情渲染、却依旧得以
撼动人心”的感受,或许,从题材本身所塑造的突兀感,就已经让观众感受到莫名地有吸
引力,再加上维果莫天森与马赫夏拉阿里这对选角上的成功,造就许多出乎意料的火花,
比方从行为举止像极刻板印象黑人的义裔白人特助,对比于高雅如白人贵族的黑人钢琴手
,就足以创造出许多创造冲突的面向与弹性,但本片的成功,最关键的还是运用了具有种
族议题却少有争议的题材,将一趟演奏之旅的成长洗礼,升华成一种和谐与共荣的友爱与
归属感,凸显出种族大融合的美国价值。
接着,若纯粹切到剧情层面来看,《幸福绿皮书》就是一部从刻板与隔阂,到随兴与润饰
的成长之旅,而在节奏与张力的处理上,算是可圈可点,但在铺陈这趟成长之旅的过程中
,却显得平庸与套路,许多能够更纯粹地使情感展现的部分,却被情节堆叠的流水帐以及
各种显而易见的状况剧给淹没,因此,在跟选角上的成功综合加总下来的结果,就是使得
本片少了渲染力来展现种族议题上的矛盾力道,但依旧可以透过两位主角优秀的演技,给
予观众足够的情感展现,总结来说,是演员的表现使得剧情有回归水平的展现,若选角部
分的策略失败,或许《幸福绿皮书》就根本不会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有所耳闻。
另外,本片的另一个重点就是“Green Book”本身的指向意义,当初美国在60年代出版的
这本绿皮书,记载着美国各地的“黑人友善”场所,但这本绿皮书的作用,在剧情中几乎
仅止于提示与象征,毕竟,从维果莫天森的随兴与坦荡,对照到马赫夏拉阿里的高雅与润
饰,总得要有套路上的碰撞,才能够凸显出区分种族的现实与荒谬,因此,绿皮书贯串本
片的意义,不在于内部记载的细节,而是那些没有被记载的友善之处,都在这趟演出之旅
中一一寻获,不论是过往忽略的擦肩,还是近在眼前的友情,都在让观众感受到角色成长
后,达到此类型电影的满足感与价值,我想,这才是得以说服投票者给予奖项殊荣的关键
推力。
最后,我本身是在年假期间,带着一家人进戏院观赏本片,整部片的气氛与节奏感,是相
当适合各年龄层来观赏,同时,也可以在关赏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本片特有的冲突感,从
种族、肤色、阶级、性格到谈吐的用字遣词,无处不是戏,或许看完本片的当下,对于炸
鸡与酒精会有些许的渴求,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幸福绿皮书》所给予的价值与满足感
,绝不亚于一顿动人暖心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