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好雷]《凡高:在永恒之门》,文森凡高的眼里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9-02-23 22:12:34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3775924
威廉达佛去年其实早该以《欢迎光临奇幻城堡》的演出获得他首座奥斯卡奖,即使他今年
再缴出《凡高:在永恒之门》这样的优秀成绩单,我还是觉得他去年非常可惜。这部以荷
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凡高后半段人生为故事题材的电影,将之聚焦在文森凡高结识同为后
印象派的保罗高更后、至他朝自己腹部开枪自杀结束短短37年生命的这段日子,曾凭《潜
水钟与蝴蝶》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朱利安施纳贝尔,选择用他所认为的可能去拍摄
这部电影,有许多地方都是关于文森凡高的一种可能,他并没有遵照你我比较常听见的大
众说法,而是决定用偏小众、但却并非不可能的角度去做诠释,像是提出一种假说。而这
样子的假说相当有趣,成功令电影本身自带谜团,导演也没有企图去说服观众相信他,或
是他自己所相信的一切真相,反倒留给了观众不小的暧昧空间,自行从其中拼凑出真相,
凡高和高更之间的关系、割耳事件始末、甚至是他究竟是不是自己开枪自杀还是另有他人

《凡高:在永恒之门》特别之处在于,虽然它是有明显的剧情存在着的,不过实际上导演
朱利安施纳贝尔是从文森凡高作为“出发点”,也就是说剧情只是辅助,是为了要让电影
更为丰富,同时藉以说出他自己的见解。其实他更想呈现的,是凡高混沌污浊却充满鲜艳
色彩的内心世界,运用安插和主剧情明显不搭的画面、经过模糊处理的画面,以及最重要
的套上黄色滤镜等三重设计,制造出仿佛就是直接透过凡高的双眼来看他所谓的“自己才
看的见,别人看不见的‘真实’”的错觉,另外再以大量晃动镜头、反复述说的对白台词
相互交叠,来显示著凡高在那段时光里的心理状态,是焦躁的、是烦闷的、是恐惧的、是
很多复杂说不清楚的情绪反应。无论哪样都是相当大胆的手法,都能给予观众最为强烈且
避无可避的冲击感,好似凡高人生最后一段路,自己就在一旁看着一样。
“你根本不是这样作画的,你画得很快却过了头。”
据资料显示,凡高和弟弟西奥在1887年底于巴黎认识了初来乍到的高更,隔年因厌倦了巴
黎生活凡高决定搬至法国南部的亚尔(阿尔勒)旅居,年底高更在西奥的鼓动下来到亚尔
,凡高为此租下黄色小屋好让两人同住在此,两人成为相互欣赏的好友,一起作画、一起
到外地欣赏画展,但随着时间久了,凡高和高更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有指高更认为凡高
与西奥两兄弟是贪图他的财产才接近他,他之所以会搬到亚尔是因为他和西奥间存在利益
关系,可西奥却无法按时付他买画费用,在加上凡高过分单一的敬仰他,两人对于画的本
质与画的方法意见相左,才让他想要离开亚尔回到巴黎。他的离去导致两人发生冲突,梵
谷更是愤而割下自己的左耳,虽然详情充满各种说法,但多年后高更亲自还原了当时真相
,凡高自行割下左耳自行包扎伤口,再把割下来的左耳寄给两人都认识的当地妓女,隔日
凡高便因精神异常被警方带走、关进精神病院。
对于这样的说法,《凡高:在永恒之门》做了不同的表示,最不一样的就是割下左耳一事
,电影里明显可以看见凡高对于高更有着超越友情的情感,当然不是指爱情,而是他把高
更视为非常重要的人,那是远比“朋友”还要更上一层的关系,也许是他认为只有高更能
够理解他,也可能是在亚尔他只有高更一位朋友,最亲的弟弟因为结婚了定居在别处,他
所能够依靠的就只有高更了。因此对于他的离去他才无法释怀,两人确实因为作画有些想
法上的冲突,但这并不会是凡高所认为的、高更要离开回去巴黎的理由,为了将他留下他
才选择将自己的左耳割下,并寄给当地常去的酒馆女服务员,希望她能够代替自己将它与
用来包装的信纸寄给高更。不过究竟事实为何?观众无法正确得知,诚如上面所言,导演
没有要去争论谁说的才是真的,反而更想从这样的可能性里,来主观的诱导观众进入凡高
的世界。
《凡高:在永恒之门》这样的电影很看演员演技,毕竟本片是剧情为辅、主角为主,尤其
这“剧情”又是被记载进历史里的事实,不能偏离真相太多太多,就算导演采纳小众说法
也是,他还是在合理范围内去做自我解读,所以在以这样的前提下,电影的好看与否自然
就得看演员。威廉达佛的演技非常强大,在拿捏正常与不正常相当精准,他透过眼神的对
焦与失焦,来呈现当时的内心状态,让观众感受到他对于自我的不确定性,是否真的生病
了?是否真的看见幻觉了?等等,对比上部《欢迎光临奇幻城堡》里的演出,威廉达佛在
《凡高:在永恒之门》明显以另一种叫为内敛的技法去诠释这位后印象派大师。
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用了不少技术上的手法,来将凡高的内心立体化,同时鲜明呈现出他
眼里的彩色与他心里的灰色,将他所认为的文森凡高描绘出来,来让观众能顺着线条去凿
刻着他的轮廓。《凡高:在永恒之门》其实就像文森凡高的画作,有些印象派的风格,重
形式不重内容,以“主观化了的客观”去强调结构关系,最能凸显画家感情与个性。
在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后,威廉达佛在本次奖季几乎从未缺席,也顺利入围了金球
奖与奥斯卡,但可惜的是今年非他的年,若非去年在最后几刻被山姆洛克威尔反超,小金
人早已是囊中物。虽然遗憾,不过威廉达佛将会迎来他第四次的杠龟,未来有一日他是会
拿下他的那座小金人的,只是恐怕得要加快脚步了,越来越多后起之秀从后面追赶,已经
63岁的他得加油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