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完全是把水管式的影像评论跟比较传统的文字媒体评论混在一起讲了,而且缺乏对两
种评论的本质的基本常识。我不否认影像评论和文字媒体同样都得面对热度和人气的问题,
但状况真的不一样。影像式的简评对于点阅的需求一定是远高过文字媒的。网络上一篇呕心
沥血的迷影文,有上千的点阅就已是万幸了,而且往往看的都是同一批人。但你管影片点阅
只要稍微有点热度,都是以万为基本单位的,而且内容表达方式也与文字媒有极大的差异。
很多人没搞清楚,像是indiewire这类美国业界比较老牌,而且可以取得事先观影权的文字
评论媒体,本来回应的对象就不是广大的观众,而是他们自己的迷影取向而已(indie
wire跟the playlist也有大量的影展资讯跟观后感回报,只是这些一般人不见得感兴趣)。
厂商在试片时也绝对不会只针对这样的迷影文字媒做试映,也会针对比较通俗化的传媒和评
论下手。
底下竟然还有人拿闻天详出来当例子就更是奇葩。知道闻老是谁以及闻老资历的人就会知道
他的受众长期以来都是偏向迷影类型的观众。虽然闻老应该已经脱离纯粹靠笔维生的阶段很
久了,以他现在还要到处跑讲座、影展跟做各种人事安排的状况,还能长期生出完整、有即
时性又浅白通俗的影展电影第一手感言,能做到这样的人在台湾市面上的迷影型评论中根本
屈指可数好吗。
评论本来回应的受众就会有差异。基本上愈是偏向迷影文化群众的评论,本来受众基数就愈
小,这点从以前到现在都一样,未来也很难改变。你是因为喜欢电影本身,着迷于电影本身
,还是只是为了求个消遣,本来就会造成不同的评论心态与求评论的心态。只看烂番茄当然
不可能知道这点,因为烂番茄只是一个统整型的网站,它是把所有传媒的评论不分各自文字
锁定的对象放在一起求一个(有时候有点诡异的)最大公约数。比起评论的公约数不能满足最
大众化期待的问题,要求有某种无国界或知识限制还能让每个人都满足的评论才是更奇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