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 艾莉塔:战斗天使 Alita: Battle Angel
2.观影时间 : 2019/02/06
3.观影地点 : 国宾微风
4.观影方式 : 自行购票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我没看过漫画《铳梦》,也没看过动画 OVA《铳梦》,纯粹当一张白纸进来看的。有点机缘巧合也有点跳跃思考地,我在 12 月看了《野梨树》、在 1月看了《罗马》、到 2月再看了《艾莉塔:战斗天使》,连续三个月我竟觉得这三部电影主题一以贯之!而且对我们台湾观众都好切题!(以下谈到《野梨树》和《罗马》都不爆雷,也推荐喜欢《艾莉塔:战斗天使》的观众去看看这两片,虽然它们号称艺术片与得奖片乍听之下冷僻艰涩,但其实非常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野梨树》有个幼稚男主角叫 Sinan,他身在二流国家土耳其想望对岸的一流欧盟,全片能去欧盟的人都去了,只剩他一个还不上不下到处抱怨;《罗马》有个成熟女主角叫 Cleo ,她身在二流国家墨西哥尽管自己守护着原乡,全片除了她以外的每一个人竟都或多或少想望着北方的美国与加拿大;而同样也很有墨西哥色彩的《艾莉塔:战斗天使》中,则有天真主角 Alita如新生儿般重生在这“废铁镇”Iron City ,她身遭好多人不是依附着就是想望着天上的“萨雷姆”Salem ,仿佛只要去了那里就是到了一个如耶路撒冷般的应许之地、“平静之城”(Salem 为和平之意)。
身在台湾也差不多,我们总是一方面爱着自己的国家、声嘶力竭呐喊著台湾,但另一方面好多人都想出走、能出走的人纷纷走了令想留下的人也徬徨起来... 有人可能是留学毕业后在当地找到高薪工作、有人可能是技术移民成为头脑财富、把一颗颗天才头脑和一双双具有专业技术的眼睛和巧手贡献给欧美中日等天朝上国、恳求他们垂青给予我们这些人力资产一个应许的好生活。嘿嘿,“头脑”“巧手”“眼睛”“资产”这些全球移民朗朗上口的词汇、在此片故事都 literally血淋淋呈现、而且还由我想望美国的童年时代梦中情人 Jennifer Connelly在片末代言,谁不心惊?
http://www.movienewsletters.net/photos/GBR_233304R1.jpg
铳梦、卡麦隆、罗利葛兹
我既对《铳梦》没听过没看过,对《艾莉塔:战斗天使》产生兴趣的机缘倒也不是在詹姆斯柯麦隆、而是在导演罗伯罗利葛兹,尤其我最喜欢他出道的 1. 《杀手悲歌》El Mariachi 三部曲、2.《绝煞刀锋》Machete 二部曲、3.《刑房》Grindhouse二部曲,也很喜欢他转变风格的 4.《小鬼大间谍》Spy Kids 四部曲、5.《万恶城市》二部曲。其中前三系列我觉得比较像他“一人包办编导美术配乐摄影”的个人风格展现、后两系列则展现了他降低个人风格融入他人风格的多变潜力。而这回《艾莉塔:战斗天使》谁都知道是詹姆斯柯麦隆的手笔、他则是降低自己化为老詹风格。
《铳梦》的核心精神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老詹总是很爱视觉技术的革新、更要让这技术革新服务他所倾慕的人性故事,从《魔鬼终结者》系列到《铁达尼号》与《阿凡达》都一以贯之,这些故事都不复杂都很单纯、而最先进的影像技术加持后总让它们的单纯直捣人心(这和我喜欢的复杂故事史诗格局不太一样,但我仍很爱)。听说,此片是老詹看了《铳梦》漫画后惊为天人提笔创作的?虽然因为《阿凡达》系列让老詹无力亲自执导艾莉塔,但这动态捕捉到毛孔肌理与汪汪大眼的最新视觉技术,虽然我这麻瓜眼也看不到100%,但艾莉塔天使大眼流露的纯真人性绝对前所未见。
而在《铳梦》原作与老詹视野之上加入的第三层 Robert Rodriguez 色彩,我认为成功地将原作可能比较普世(或架空?)的故事加入了现世的人文地理。熟 Robert Rodriguez 的观众应该都知道,他的电影不论是发挥个人色彩还是描摹他人风格,都有极浓厚的墨西哥关注、或至少是美国的拉美裔族群关注。而这回这“废铁镇”呢?看城市的阳光与建筑泥作之色彩,俨然是墨西哥风土建筑的末世未来版,甚至小俩口爬上去登高望远谈情说爱的大教堂双塔,也充满墨西哥城与其他拉美大城的西班牙殖民教堂风格,更别说一众卡司从女主到男配女配有一堆拉美裔。
(补充:也许观众们没去过中南美洲,光从银幕上看不出此片生活场景的拉美风情,那可以参考几篇访谈,譬如 Rodridguez 导演本人谈此片场景设定与设计的文章:https://bit.ly/2ROSPd6,以及本片制作设计 Caylah Eddleblute谈废铁镇取景取材的文章 https://bit.ly/2RHC0jX )
美墨边境,一个艳羡的故事
Robert Rodriguez 在访谈中谦称电影的地点选取都是归功于老詹的科学脑袋、因为老詹认为“可以直向传输物资到天空,应该要在赤道附近”,因此才有此片那有点赤道国 Equator 厄瓜多尔 Ecuador 的拉丁美洲风。不过既然有一个广泛的拉美风、Rodriguez 这小子怎么可能不把它拍成墨西哥?于是此片天上的“萨雷姆”与地面的“废铁镇”这举世皆有的空间与权力关系,就俨然影射了持续百年越演越烈甚至到今日川普时代愈发激化的美墨关系。废铁镇,群集了来自各方的存活者、渴望挂上萨雷姆,这和现世墨西哥群集拉丁美洲各国移民、来此等著进美国,是否异曲同工?
此片小情侣初次约会,上了教堂高塔废墟的秘密基地,啃橘子吃巧克力欣赏人间生活之美的纯真 Alita马上向下赞叹“好美的城市”、世故的男友 Hugo 却向上赞叹“那才是理想”。看看这废铁镇,帮忙天上的萨雷姆制造各种工业产品、贡献天上的萨雷姆各种人体鲜肉、被天上的萨雷姆工厂制定法则甚至代为执法、人人在这萨雷姆剥削产业里找到位置分一杯羹、甚至人人钦羡渴望我做得够好得到萨雷姆垂青带我走... 但,神秘的萨雷姆真面目从不示人,只一天天送回垃圾。
这血淋淋地如同现世的美墨关系,提醒我们回想现状:百余年来美国企业总是采取两手策略,在物质上把墨西哥当廉价土地资源与劳动力,在象征上则制造“美国梦”的一种阶级流动幻象吸引墨西哥与更南的拉美人们傻傻前来追寻梦想;然后等这些草民真到了美国来,其实美梦成真的也只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被剥离了原乡的土地家人甚至自我真心,惨遭异化。而“异化”这件事在这部末日后科幻电影的表现形式,就是身体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工具性器官被人劫掠重组,成为工具性器官后才得以进入天朝上国。
废铁镇,弱肉强食爬上去
电影中 Alita之外,几乎所有人在不同阶级不同位置都想望着那高悬天上看不见的萨雷姆。阶级高的如千莲,曾经是萨雷姆市民但家族有缺陷就被无情赶了出来,犹如《罗马》片中的滞墨上流白人与中产混血白人一般,他们在这二流国家已是菁英阶级可以剥削压榨别人的,但仍有种身为弃子对下流异乡的鄙弃与对上流原乡的渴望;那个一直被 Nova 上身的 Vector 则连身心都卖给了萨雷姆、当文化仲介人 literally作主人的“眼线”、专门负责主办 Motorball大赛操弄民心加强艳羡,也很类似《罗马》当中负责激励青年培训武力为美国作嫁的文化掮客们。
而这个 Motorball大赛,电影开场先给一次街头少年的全民运动,混合著滑板与篮球好迷人,这情境放在现世则更像是承载拉丁美洲无数穷人翻身神话的“足球”,反正成本不高空间要求简单再穷的人都能玩、人人心里都暗暗想着越玩越精参加大赛终会被国际球星看见、然后被欧洲球会签下来远渡重洋翻身展开好生活。此片唯一对萨雷姆抱持强烈怀疑的 Ido医生口口声声说“要上萨雷姆,唯一途径就是 Motorball”完全就是一个欧美西方天朝上国向第三世界选才的机制,只是浓缩为拉丁美洲平民翻身的经典情境“足球”,万民为之热血沸腾、赛者甚至为求胜利无所不为。
(补充:昨晚看了前四本漫画原著,才知“死亡球”可以选一人跻身萨雷姆的设定,并不是漫画原著的设定,而是本片新加的?抑或是本片有参考的 OVA加的?总之“死亡球”成为一种跻身的途径、承载了少年们翻身的梦想,这在 Rodriguez加入了拉丁美洲色彩的本片中,更是呼应现世处境。而且,电影中和原著漫画中 Alita发了疯似地参加死亡球越战越高阶的动机,已完全不同)
如果在高端,有千莲这样向往上国和 Vector 这样直通上国的掮客、也有 Alita这样透过正规体制可以跻身上国的有才能者,那在这废铁镇的低端则充满跻身希望渺茫但至少能分一杯羹的赏金猎人和通缉要犯们,虽然看似是萨雷姆工厂制定的警匪对立游戏规则,但其实两边掠夺人体滋养上国的功能是一模一样的。一个上国工厂制定的剥削型产业结构上行下效,造成了废铁镇本应团结对抗却变成自我分化的弱肉强食世界,这和现世欧美殖民者改变了殖民地产业结构后、分化了地方所造成的后殖民内部剥削状况,也是异曲同工。
悲剧王子,两种汲营与徒劳
人人都要跟到工厂挂到人脉,其中男主角 Hugo 最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即使正规来说他毫无管道向上爬,也仍然在鸡鸣狗盗的掠食景观当中为自己建立一席之地,深信我们的才能与贡献终有一天会被看见会被奖赏,就算是靠关系私相授受用钻的也要钻进去。一部女主角降临人间的电影,这位男性情人恐怕就是主角认识人间美好与丑陋的集体缩影;无独有偶,作为女儿所要面对的父亲 Ido,则相对于情人呈现另一个极端,两个悲剧王子都在这人间用他们各自的方式汲营努力却又徒劳一场,艾莉塔都看见了、都学习了、也都看穿了,终究要引领苦闷的男人与世人们超越前进。
少女当个夹心饼干所面对的男人取向之争,是个男友与父亲的经典冲突,男友总是年轻气盛充满梦想与自信、父亲则往往历尽沧桑梦想破灭不如归去。此片 Hugo 一直信心满满觉得我能够登上萨雷姆、甚至不惜违背道德夺人身体加入这剥削体系、最后终究只是一场空;Ido 则从头开始就不信萨雷姆更拒绝面对萨雷姆,只想着大隐隐于市好好待在这废铁镇、发挥医术实践一片小理想抚慰创伤的众生、无解的愤懑则发泄在夜间的赏金猎人生涯。Alita 一开始想学爸爸当赏金猎人、然后结交了 Hugo 后想和他双宿双飞一起登上萨雷姆,都是一时的学习与向往、终要破灭并成长。
废铁镇这个弱肉强食随人顾性命只想往上爬的结构,人人都已经习以为常接受现状了,不是如男友等众生努力加入这结构、就是如医生爸爸转头逃避这结构。这时就需要天降的 Alita来给大家一盏明灯。Alita 只是看似一张白纸的新生儿从头见识世界,其实她代表 300年前那早被现世遗忘的历史;她脑中潜藏的记忆要觉醒,就代表这习以为常的社会要觉醒,要已经服膺现状剥削结构甚至已经傻傻跟随的被剥削者们回想一下,看看过去的前辈曾经努力奋斗著什么。
艾莉塔,天使面容
Alita 这盏天降明灯,也分两个部分,大体可从球场上播报员对这位 Battle Angel 的介绍分成两部分来谈:"Face of an Angel, body built for battle" ,就是电影为我们点出的关键特质“天使面容、战斗身体”。首先这面容,在本片最抢眼的就是那比真人还要强烈表达纯真内心的大眼睛,天使面孔其实就是天使之眼与天使之心,其中比较明显的天使之心就是那初生儿见到人间万物都惊喜珍惜的初衷,Alita 相信每一个对她好的人、回报以同样的拥抱握手与抚摸、甚至毫无保留地 literally“掏心”掏肺,再世故的废铁镇男孩代表 Hugo & Ido 都不得不动摇。
(补充:看过漫画前四本后,我觉得电影版的 Alita是较纯真美善正向的,漫画原著的凯丽有点单纯率性地恐怖、而且在认识世界的成长过程中常常走偏尝试极端。漫画中的凯丽当赏金猎人杀人不眨眼、死亡球对战时满眼杀意招招致命,但电影中的 Alita只有在保护弱小与为了心爱的人讨回公道时,会在愤恨之下对恶人凶狠下杀手。)
Alita 的成长曲线,由一个新生儿看什么都好奇、尝食物都美味、见人们都友善、玩游戏都好玩、遇美男则心动;慢慢开始认识人间邪恶、萌生了勇救好人杀死坏人的“赏金猎人”世界观,吵着要当赏金猎人但爸爸不肯;找到远古战甲又远赴酒吧激励众人却被断肢后,Ido 率先为她的努力感动而完成其真身;真身完成渴望与情郎双宿双飞,却黯然发现情郎早已是这共犯结构的一部分;然而 Alita那尽管流于天真却绝不流俗的赤诚之心,慢慢动摇了罪恶的 Hugo 痛改前非、也动摇了一心损人利己的千莲学会舍己为人... 在人人为己的世道中,Alita 带冰冷的大家重拾了仁心。
然而,找回完整真身仿佛“成人”的 Alita,也慢慢沉醉在与真人男子一起双宿双飞的人间梦想中,渐渐忘却这个头脑与这身战甲的意义。若以各种“放弃艳羡、拥抱原乡”的电影如《野梨树》与《罗马》之故事格局来看,此片这位“天使之心”Alita 若能带着男友与爸爸好好经营这块虽然辛苦但仍能做出美好的残破土地,仍然不失为一种乱世中的田园诗画;但,面对现世的美墨剥削结构与电影中的萨雷姆对废铁镇之剥削结构,光有“天使之心”自辟一片静谧角落仍是不够的、老大哥还在天上凝视著、还要“战斗身体”才能基进地改变现状。
(补充:看过漫画前四本后,我觉得电影版的废铁镇并没有漫画原著那么阴郁悲惨,也并没有那么绝望恐怖。电影版的废铁镇有窗明几净的住家、有五彩缤纷的家饰、有街头多元少年们 hang out 、有各种可爱地方让小情侣约会、街上市集简直就像现世拉美和北非那些活力充沛的 bazaar 、背景来回逛市集的人们穿得随性谈得高兴、病人付不起医生钱就送一袋新鲜水果... 这样的地方,尽管努力工作大多上缴了萨雷姆,但偏安一隅俨然也能谱出一曲田园诗。这样的设定,很有说服力地吸引 Ido & Alita偏安避世,令她觉得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待在这儿也就够了)
艾莉塔,战斗身体
片末,最赚人热泪的悲伤结局,是 Hugo 得到机甲辅助获得重生后,醒来唯一的念头仍是那“爬上萨雷姆”的一生执念,却如同现世所有满怀梦想来到美国的墨西哥草民们、都将被冷酷牺牲在围墙脚下永远进不去。在此,Hugo口口声声 "We don't belong here",Alita则口口声声 "We don't belong there",两人此时各自心念的、不论天上萨雷姆还是地下废铁镇、恐怕都不是我们的归属,我们的归属只有第三句 "We belong together" 的团结携手。可惜 Hugo 已经等不到,只剩 Alita一人含泪负重走下去,至少情郎临终的“谢谢妳爱我”印证了这价值、不枉这一遭。
(补充:看过漫画第二本后,发现这大管子上的杀人环早在 1990s的漫画就有了,绝不是本片在这 2010s末欧美各国纷纷筑墙的“围墙年代”才发明的。反而令我觉得原著巧思如预言般预示了今日,或说这死在围墙脚下的冷酷关系从古到今千年如一日,只是形式在不同时空中大同小异罢了)
也许,Alita 从天而降追寻的上世代记忆、正是这个已如一滩死水毫无希望的废铁镇所要重拾的初衷,就透过电影两次穿透 Alita的招牌大眼揭示给我们:300 年前,面对这个剥削地面世界的万恶国度萨雷姆,众家战士是群集起来战斗抵抗的;300 年后,废铁镇不论是服膺萨雷姆体系当个剥削小走狗、还是逃避萨雷姆体系自己开个小诊所抚慰众生,恐怕都不是改变现状达致理想的正解。正解绝非偏安避世隐藏自我,而是发挥自我改变现状。片末经过苦涩成长的 Alita又忍辱负重经过了一场场 Motorball的苦涩洗礼,已经凝聚广大的群众基础,剑指天上蓄势待发挑战萨雷姆。
很高兴,在《野梨树》与《罗马》这些现实电影都只能诉求有限个人偏安一隅成就美善时,属于科幻片的《艾莉塔:战斗天使》仍能驰骋幻想让女主角替我们畅快挑战威权老大哥一回。这威权老大哥,正如表面不脏手的好好先生美国人,他们在地面用海外设厂强势改变了当地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甚至人文地景、在天上则一直透过一双无孔不入的无人机大眼睛凝视一切。片末,这位一直只靠代言人绝不现真身的大魔王 Nova ,据说是邪气少年 Edward Norton客串演出?我看那白发尖脸却觉得更像是 James Cameron这如神影人粉墨登场,玩弄一切于鼓掌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7pYhpJaJW8
看看电影,想想台湾,我们这一直为人作嫁的可怜小国家,过去在民国成立之初曾向往欧洲列强公费留洋、在党国统治专心发展的年代曾艳羡美国、在台独浪起拒斥党国的年代则转向往日本、在中国崛起的年代也有一大宗向往著中国、人人也许向往的各自不同但亲欧亲美亲日亲中都是一个样... 我们国家好多人想逃、好多人想挂著一个老大哥觉得可以吃香喝辣、于是向外逢迎向内剥削成为老大哥在本土的文化掮客们。也许我们待在台湾走不了的常常不免艳羡那些能够出国工作定居看似吃香喝辣的?很遗憾,在他们的眼中我们恐怕只是眼睛、巧手、头脑、资产,从来不是人。
我喜欢《艾莉塔:战斗天使》,它先诉求了我们向内当个天使抚慰众生激励仁心、再诉求我们向外战斗改变这不平等结构。跟着一夜长大的 Alita看完电影,令人伤心惆怅却又热血沸腾,然后总结全片的 Dua Lipa 片尾曲 "Swan Song"为我们总结题旨直白道来:这不是一首“天鹅歌曲”、不能如天鹅般幻想平静的 Salem、更不能如天鹅把头埋入水中眼不见为净;我们不能再任时光虚耗如此前三百年,必须把握今夜重新开始改变现状打造新生!《艾莉塔:战斗天使》虽是老故事仍令人热血沸腾,没看过原著如我都在爽片中得到了满满启发,大家快去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8fTk6oK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