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有很多雷但防一下 虽然已经是一篇有点迟的文 XD
最底下会附上网页好读版连结
我好想知道宋呈希到底是怎么知道他爸爸是同性恋的。
他说他早就知道了。
这部电影已经看完几个月,迟迟没有写。
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电影的一开头,蓝天白云的公路,
萤幕上闪著工作人员的名单,不知道为什么马上透露出了小成本电影的紧迫,
但我却感受到工作人员那么努力想要让别人看见,
一如台湾人常常着急著被所谓的世界与别人看见。
最后落下的是题目:谁先上他的/谁先爱上他的,英文是Dear Ex。
中文是一个玩笑般流动的疑问句子,而英文的命题却是一种已经底定的过去。
电影其实不是很吸引我,
虽然去看电影之前许多朋友都说好看到流泪,
甚至也有几个朋友二刷,让我对它充满期待。
但我看完之后迟迟无法下笔是,我认同这样的片子很努力,
却担心写些什么会让它看起来并不如人意。虽然我只是个nobody。
最喜欢的是宋呈希,他真是表现了一个少年的样子,轻松毫不费力,
我最喜欢他第一次上邱泽那台档车的场景,
双臂往后ㄍㄧㄥ直了,握紧后座扶手,身体往后拉倒斜撑,
表情一脸倔强,带一点埋怨,又有些理所当然。
车程的半途渐渐他们有些互动,
后来少年的身体渐渐放软,往前靠拢了一些。
这段他把身体的表情做得很好,
很像是还不知假装的少年武装敌意或怒气的方式,尤其对父母。
当然他不需要多做些什么,他的本质就是一个处在叛逆期当中的青少年,
但是透过镜头与不真的是亲戚的阿姨伯伯的互动,就演戏来说,
那种朴素就很说服我,他就是宋呈希。
谢盈萱是我不特别喜欢这部戏的理由之一,
可是也是我来看这部片子的理由之一,
他在金马奖上哭得如此诚恳,
我觉得他投入了很多的爱和努力在里面,我不能不来看这部片。
但他在这部戏里面最不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演得太过用力了,
像一个操作精致的戏偶,每次的发力都在点上,招招想要人毙命。
可是人生哪有可能这样永远用尽全力并不疲乏的呢,
那样看自己人生破败如烂泥一般的时刻,
我期待某种螺丝松脱的瞬间让我能更确信他就是刘三莲,
像头顶上微微岔出的细短毛发、或是视线周围不匀称的毛边,
让我知道那是刘三莲存在的缝隙。
谢盈萱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很合理,却太过周到了。
这样的紧绷在邱泽的身上却没有发生。
他那样俊美带一点狭促的笑都勾人,
蕾丝外套与家中荒诞的配色似乎都戏剧化地恰如其分,
我喜欢他向剧团成员大吼的样子。
另一个我不喜欢这部片的理由是舞台剧的桥段之烂没办法说服我。
邱泽之所以为阿杰很合理,但阿杰之所以凑一个剧场不合理,
虽然可以说他可能是剧场一匹狼却不做幕前事,
但片中的“峇里岛”无论演技、歌声或配置之不合理,
都没办法说服我这是阿杰为了纪念宋正远之作,
难道是因为真的演得太烂了,以致于阿杰在剧场载浮载沉十多年,
却混不出个像样的名堂的关系吗?
是因为宋正远横竖只是以大学教授的身分偶尔插花看望着小剧场音
乐所以无论如何阿杰在混的剧团就是不成气候也没关系吗?
还是这样的窘迫是要表示阿杰没有钱却无论如何想要搞一个制作,
只为能纪念他与宋正远相识的最初。
但若荒腔走板的演出是剧场人能够接受的,
那终其一生的搅和在所谓艺术里头又为的是什么呢?
这是我全然不解的地方。
整部片就在前头邱泽俊美的脸与恰到好处的演出铺陈到一个高度,
又在邱泽那让人尴尬的剧场演出之后让期待下降到很低很低。
另一点我不满的是整部片子的过场动画,
(抱歉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不太明白镜头与镜头切换的中间
那个剪接能不能用过场来表示,这应该是舞台用语。)
要说是宋呈希已经显得太幼稚,
但要说是国二男生的涂鸦笔触可能又太工整,
除了多此一举之外还是多此一举,甚至令人出戏:
到底是觉得自己的故事说得多不好才需要这样的动画辅助主角的内心戏。
这部戏若说好是好在很专心,
它不像前几年几部国片贪心到想要在一个多小时之内
塞满导演与编剧所有的人生焦虑与社会责任
(例如前几年有一部爱琳娜,由陈怡蓉与庄凯勋出演,
看完后我只确定导演应该是我与一样关心社会的热血青年,
却对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完全记不得。)
“谁先爱上他的”很专心,它只想讲好一个故事,
从宋呈希的角度出发,浅浅地翻出了刘三莲和阿杰并不为彼此知晓的那一面,
而我觉得导演在讲故事的这一点上那样率直而专注,
这样简简单单的叙事却是国片少见的。
https://vocus.cc/@withoutnames/5c2a1f58fd89780001ad59a9
(附上写在vocus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