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玛丽科尔文的“私人”战争

楼主: jrbm16 (jrbm16)   2019-01-06 19:24:17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私人战争
2.观影时间 : 拒答
3.观影地点 : 拒答
4.观影方式 : 拒答
§其他防雷说明(非必要) : n刷等其他说明请于此区说明....可留空
~*-*~*-*~*-*~*-*~*-*~*-*~*-*~*-*~*-*~*-*~*-*~*-*~
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所改编的电影
像知名的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致敬
玛丽生前在战争前线中的前线报导了30多年的新闻
甚至受到砲弹攻击而失去了左眼 也因此被称为‘独眼女侠’
她不断地寻求战争背后的真相 不惜在枪林弹雨中奔走
目的就是为了将前线的第一手消息传达给世人知道
我原以为“私人战争”,这部电影的片名想要表达的是
这些战争都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被发起的
直到观赏完电影后,我才体认到
“私人战争”除了是那些军阀、统治者或恐怖份子的战争
更是玛丽科尔文自己的“私人”战争
剧情的发展走向大多都以战争为背景
在每一个不同的战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而这些也同时影响着玛丽的心境转折
战场的砲声、难民的哀悼、玛丽的挣扎,使我深陷观影中的情绪
在回家的路上仍不断思考着距离我们仿佛很遥远的战乱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具有深度且发人省思的好片
首先整理以下看点推荐给大家:
1.将战争的残酷与难民带给我们的震撼真实呈现
2.角色的挣扎与冲突层次非常多又精彩,非常立体
3.看完后劲很强,好像战争就在你眼前,发人省思
4.处于媒体爆炸的时代,能报导真相的新闻真的不多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
─────────以下有雷──────────
为了报导真相,玛丽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拒绝配合军方安排给战地记者们的采访区域
相信自己得到的一手消息,前往具有报导意义的区域取材
而这些地方理应存在更多的危险,曾在路途上被持枪的军人拦下
最后靠着健身房会员卡上的Health字样,蒙骗对方是医师证才惊险地逃过一劫
在战场穿梭,必须承担肉体上的威胁,时时刻刻都在面对死亡
因此而造成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此外,战地记者还必须用双眼见证战火无情
在伊拉克时,玛丽发现了一座乱葬岗,埋葬了大屠杀造成的上百名受难者
许多男男女女纷纷聚集过来,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亲人
虽然挖掘的过程一度受到阻饶,冲突仿佛一触即发
但当尸骨出土的那一刻,争吵立刻中止,开始有人哭泣、哀悼、呐喊
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片中也可看到玛莉内心的难过与挣扎
对于记者而言发现真相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我内心深处更不希望这样的真相被找到,因为这表示大屠杀是真的发生过
砲声隆隆的战场、骇人的画面、一段又一段可怕的故事,这些充斥着玛丽的生活
这些负担终使玛丽患上了精神疾病 -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
即使人已经离开了战场也挥之不去,耳边总是充斥着爆炸声响
床上总是躺着一名伤亡的女孩,被砲弹攻击受伤的记忆历历在目
只有在手里拿着福特加马丁尼时才能感到开心,一口喝下便使周遭安静下来
纵使被精神疾病折磨著身心,玛丽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战场当中
因为只有身处战场才能感到安心,这种矛盾的心情不断折磨著玛丽
最后她终于对着编辑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自己冒着死亡的风险
你才能得以幸免,并在办公室放满奖牌
编辑也不甘示弱地回应,正常的人根本无法胜任你做的工作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不正常的性格,才能激起玛丽持续挖掘真相的欲望
当所有的战地记者都被撤离,她仍坚持要留下来,为了在地的居民发声
而最终不幸受到攻击当场身亡,或许战场也是她人生中最理想的终点吧
电影相当精采,探讨的不仅是战争及其对居民带来的影响
还有许多战争背后受政治或掌权者操弄一面;更描述身处这样环境中的玛丽科尔文
即使存在她内心有许多矛盾与煎熬
却依然一次又一次回到战场找寻真相这样的精神令我由衷感到佩服
而看完电影也能非常感同身受地体会战争之下的苦难,
那种感觉让我数次湿了眼眶,落下眼泪
这世界上我们永远不需要残酷的事实,而需要关怀温暖的真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