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好雷] 私人战争 还是有愿意报导真相的记者

楼主: milk7607 (好吃好吃)   2019-01-05 21:07:10
今天去看了《私人战争》
电影以叙利亚的霍姆斯为基准
倒叙玛丽 科尔文这位战地记者的一生。
罗莎蒙真的太会演!
不愧是入围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仿佛玛丽 科尔文在她身上重生。
人们视玛丽 科尔文为英雄
因为她深入战地,在枪林弹雨中
让无数个老百姓的故事被看见。
女人被强奸、婴孩大声哭泣、幼童因为子弹没有了呼吸
所有苦痛都在她的笔下有了出口,得以重见天日。
她用生命完成报导,成为战地记者的光。
记者一直是个褒贬参半的行业,
因为真相往往无法完全客观
值得报导的,与大众想看的,有时会有落差
现在的记者们越来越注重有梗、爆点、抢点击率与独家报导,
在消息如海啸般的时代,真假似乎不再重要
与“真相”有关的行业从来就充满挑战
最近台湾的假新闻事件甚嚣尘上,
更为“记者”这个行业蒙上了许多阴影
民众开始不信任媒体,
因为媒体仿佛永远都有“立场”,
为他们需要“服务”的人服务
媒体渐渐地鲜少为“真相”服务。
在这样的时刻,
看到《私人战争》这样一部电影,我觉得别具意义
玛丽 科尔文的故事像某种救赎,让我们知道:
世界上曾有这么一位记者,
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只为了让真相被全世界看见,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眞相 诉世界”她一直如此深信。
那是怎样的勇气啊
愿意失去正常人“平凡但快乐”的人生
只为了让世界看见战争的真相。
电影里,玛丽 科尔文一直菸不离手
因为她经历了太多悲伤,
看了太多砲火下的家破人亡,
与死神离得太近。
菸和酒,是她平静心灵的某种解方。
与普通记者相较,
战地记者最不容易的,
是随时处于直接的生命威胁中,
甚至罹患创伤后症候群。
但玛丽 科尔文没有放弃
我觉得这个真的、真的需要很强大的勇气与坚持,
才能如此义无反顾、如此坚定不移。
玛丽没有办法让自己完整且自然地过完平凡人生
战地记者的身份早已融进她的血液,成为了她的一部分
仿佛是种召唤,
让她一次次的前往战地,奋不顾身。
“直面痛苦”是件痛苦的事
但玛丽 科尔文走上了这条路,
用笔为世界角落里的他们发声,
她依然渴望平凡,想要生儿育女,而且害怕变老,
没有人天生是英雄。
“也许,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平凡生活。”她喃喃自语。
电影后面带出了许多真实的她所写的各种报导
让《私人战争》从一部传记式电影,
变成了现实生活里的一道温暖目光。
“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它让处于和平环境的人们也不觉得遥远和陌生。”
她走进地狱,
为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不确定明天在何方的人们说话
这位战地记者的目光温暖,持笔的姿势坚定,且愿意为了他们献出生命。
看完《私人战争》真的久久不能自己
以前不了解战地记者
但这部电影让我看见一位战地记者,
如何用尽全力让战争里的老百姓,
有说出自己故事的机会。
她让黑暗的角落 ,
有了光。
推荐大家看《私人战争》
玛丽 科尔文的故事,
值得被看见、被歌颂、被记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