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 罗马
2.观影时间 : 2018/11/25
3.观影地点 : 金马影展/台北新光影城
4.观影方式 : 自行购票
夹銗L防雷说明(非必要) : 其实这片暴雷也没关系
~*-*~*-*~*-*~*-*~*-*~*-*~*-*~*-*~*-*~*-*~*-*~*-*~
此区为发文防雷页
可选择性提供上列 1~4 资讯 或不提供亦可
观影心得于分隔线下方发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长大之后,你有没有想过要怎么回忆你的童年?奥斯卡金像奖墨西哥裔导演艾方索柯朗是
这样选择的,他拍成了一部电影,而且钜细靡遗的还原那个时代,1971年。所谓的钜细靡
遗,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塞进故事里面,然后去发展热血沸腾的剧情,不是这样的,他用很
纯粹的电影技术讲一个很令人点滴在心头的故事,你仿佛是跟着导演回到那个时间、那个
空间,一起跟着他体验那个过程。
《 罗马 》 这部电影可以谈的东西太多了,我有点不知道该从哪部分去讲起,可我也一
直很难忘记当初在电影院里得到的震撼,这是我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的观影经验。如同我
前面第一段所讲的,这个故事很淡很淡,甚至暴雷也没有关系,因为所受到震撼来自于他
的摄影跟声音。故事很简单,讲的就是这个中产家庭发生了一些事,最后女佣跟主人变成
真正的家人。对话也不多,脚色与脚色之间也没有什么很冲突的对谈,可是导演用了一些
剧中的背景,蛛丝马迹的细节去展现每场戏的心境。每个画面,每个被拍进去的内容,都
是暗示,而且你都会看懂那些暗示,这片不深奥。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这样令我极为赞叹,为什么这么一个平淡的故事会是令人感到震撼,因
为导演用了很纯粹的电影技术:摄影及声音去忠实呈现这个1971年。摄影采用65mm数位黑
白底片,大量的长镜头推移,冷静、稳定的把现场的每个细节都摄影进到画面,你会感到
一种沉着深刻的力量捉住你的视线,你目不转睛地注意到主角身边经过人们、各种事物,
你会不经的赞叹那个年代原来有这样这样的街头。然后虽为黑白片,但是色调调整的饱满
舒适,你会有种温暖的回忆力量进入你的心头,难怪有人比喻这片是导演写给墨西哥的一
封情书。再来一定要谈谈这部电影的声音,电影声音在制作时,会依据这场剧情的重点去
取舍什么声音要大一点,什么声音要小一点,来抓住观众的聚焦力,可是你在生活上的声
音,除了距离影响音量大小,每个东西的声音都是真实的在你周围发生中。所以,这部电
影很纯粹的把每一种声音都放进去了,每个声音都录制的干净分明,层次清楚的堆叠在你
观影时的环境中,加上因为画面是黑白色的,所以你会对剧情里面发出的各种声音更为敏
感,于是你更投入在那个时空里,你成为了这个故事的过程。我们看电影的习惯,都太过
于重视剧本的编写,在意剧情的走向、结局,在意对话台词的饶绕韵味,可是当把这些元
素都抽掉时,那电影还剩下什么,你要怎么去感受所谓的电影纯粹,还有那种最原始的电
影美学,这部电影可真是好好示范了什么是电影。
我知道这部电影的出资者是nextflix,我也知道线上串流放映跟电影上映是同一天,可是
如果你选择了用 nextflix观赏这部电影,那么以上我所讲的东西,你通通都不会感受到
。
你只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平淡的故事,嗯,黑白画面很美,嗯,场面调度很好,喔,墨西哥
那时候革命,巴拉巴拉之类的,你会觉得这是一部中上水准的电影,但是你感受不到这部
电影在影史上的突破。
是的,这是一部大时代电影,所谓大时代电影是在某个主角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用
蛛丝马迹对观众强调这是一个发生在什么样子的时代,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是我观赏 《 罗马 》 时联想到的电影。由于这部电影不管在主要剧情上的编写,导演掌
握的情境精准,以及各种技术面的内敛有力,我几乎可以铁口直断这部电影将可能会横扫
2019年奥斯卡的各种奖项,是各种奖项,甚至可能会改写全球电影的排行,颠覆电影美学
的模式。
这部电影在台湾上映只剩下两天,错过了,那就只剩下很不恰当的观影方式看这部电影囉
。各位还想自称是电影痴狂吗?如果因为订张票嫌麻烦,而放弃去体验这种超乎想像的电
影美学,真的别再拿出来说笑了吧。这部电影一定要到戏院看啊!用nextfLiz 看等于没
看
啊!快立即上网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