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浪漫而残酷的童话: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楼主: ga839429 (LanTern)   2018-12-09 15:34:06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2.观影时间 : 12/8 晚上6点半
3.观影地点 : 屏东国宾
4.观影方式 : 自行购票
§其他防雷说明(非必要) : n刷等其他说明请于此区说明....可留空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本篇文章有轻微剧透,请谨慎服用。
https://i.imgur.com/wWelORQ.jpg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More than blue) 》,改编自韩国同名电影,林孝贤执导,
刘以豪、陈意涵主演,台湾于2018年11月30日上映。
  从学生时代开始,陈意涵就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没有之一,只要她有参演的片子戏院
有上,我都会去看。
  我不清楚原因啦,但是她挑片的眼光一直不怎好,拜此所赐,我这些年也看了不少—
—讲得委婉点好了——不怎么样的国片。
  看了这么多年,她总算有一片能超越当初让我一见钟情的《听说》了,至少《比悲伤
更悲伤的故事》我可以不用带着脑粉滤镜去看。
  当然啦,这部片并不是尽善尽美,很多元素我也看得很揪结、很别扭。
  但这纯粹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并不影响这部电影“算是一部水准之上的国片”这个事
实,尤其在近年国片品质明显提升的情况之下,这是好事。
  我不会说这部片的高度对得起它所赢得的口碑和爆炸般的票房,但如果非要给它一个
评价,我的确挺喜欢这部片的。
  
  先用比较理性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吧。
  这部电影的画面非常漂亮,从主角们的家,乃至校园、街头、夜景、医院甚至办公室
,都有一种明亮但却带着一丝寂寞的美感。
  布景和色调美得不切实际,与电影本身的调性相当契合,在气氛营造上面可以说是下
足功夫,而且表现不俗。
  同时惊艳的还有配乐和插曲。 我印象所及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有什么配乐特别出色的
国片,这部正是其中一部。
  毕竟设定上K在音乐公司工作,Cream则是作词人,整个故事与上音乐息息相关,在
这一块特别考究更显得出制作上的细心。
  同时主题曲除了刘以豪版本的以外,还邀请到A-Lin献声。
  相信A-Lin的唱功不用多说,天生歌姬毕竟不是喊假的,让人非常印象深刻,她在戏
中调侃自己封号的时候我笑得非常开心。
  
  以一部文艺爱情作品来说,硬件的部份相当完美,不论是画面或是配乐都能够让人投
入其中享受当下。
  虽然说国片不用期待能拍出什么大场面大制作,但在小细节的刻画上一向细腻,尤其
这部片更是找不出什么缺点。
  剧本上,这部毕竟是翻拍作品,虽然我没看过原作,但我想整个剧情架构应该不会差
太多。
  毕竟光看片名和海报就能猜到这部片是爱情作品,我自己在戏院里对逻辑或剧情的要
求就比较松一点。
  真的要说起来,这部片的剧情的确非常老套,又狗血又滥俗。
  仔细想想,男女主角相爱,但爱到势头上却发现其中一人却得了绝症,这简直就是十
年前韩剧剧本的标准起手势。
  (原作也确实是将近十年前的韩剧没错……)
  爱情题材在“冲突”的发挥上本来就会比较狭窄,即使是原作剧本也很难跳脱这种窠
臼,遑论翻拍。
  在故事走向是已知的老套狗血滥俗的情况下,整部戏的着眼点,则聚焦到了导演和演
员如何将情绪一步步烘托起来。
  很显然剧组对这点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这部片最有趣的操作是,开场没几分钟就已经
将结局说死,逃也逃不掉。
  在剧情基本上没什么太大意外的情况下,剩下就是看演员和导演秀操作。编导如何堆
叠情感、演员如何渲染情绪,在最后看他们能用结局说死的故事,将泪腺逼到什么程度。
  白话点讲的话:没错,大家都知道K会死,现在就是看他们能把K的死做得多揪心、
多感人。
  就这部片来说,尽管没怎么打到我的点,但我觉得剧组的处理是相当不错的。
  虽然这部电影从前中期开始就弥漫压抑沉痛的气氛,但前期也放入大量的诙谐元素来
调剂。
  小猫女、吉哥,还有吉哥那些小弟的演出都还不错。好吧,小猫女那个夸张的自称老
实说放在这部片里我觉得实在不太搭啦,但恶心中确实也起到了抚平剧情的作用。
  比起通篇从开始压抑到结束,前期搞点花样在观影体验上还是更有趣一些。
  
  除此之外,K和Cream前半也有一大堆又闪又甜的互动,各种两小无猜、各种害羞心
痒,虽然知道这些都是再给结尾反馈的铺陈,可是还是很想叫他们赶快去结婚。
  K告白那段真的很会,为什么他们不结婚啊到底?
  而导演也不负众望,在收尾时剪了一大堆前半小两口放闪的画面进去,看着那些画面
一幕幕跑过去,配上A-Lin的歌声,要多胃痛就有多胃痛。
  我虽然没仔细算,但后半的回忆画面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二十分钟吧,一镜两用,
效果又好到不行,CP值超级高。
  最让我惊艳的是,虽然一开始就将结局说死,但故事后半段还是有不少反转,例如
Cream其实一直都知道K患病。
  除了合理了前面许多剧情之外,也将整部作品的揪心程度推到更高的境界。
  看着大发哭我也好想哭,各种心痛。
  如上所说,这部片有些部份我自己也看得很别扭。
  其中一点就是角色价值观的偏差。
  万夫所指的“工具人牙医”、“绿帽牙医”就不提了,我个人最无法接受的是剧本最
后对Cream爱情观的诠释。
  我这个人比较龟毛一点,我认为所有的创作——不论电影、音乐、小说,再怎么样的
悲剧皆是——都应该留下正向的力道,就算只有一丝丝也好。
  尤其是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最终却以殉情做结束,我个人是完全无法苟同。
  我的泪点似乎还蛮高的,直到离场我都没有哭。
  但我觉得,如果最后Cream独自一人、饱含着K的爱情和祝福、在这个没有K的世界
坚强活下去,我大概就会哭吧,我很中意这种类型的故事。
  别忘了K最大的愿望,一直是希望Cream能幸福。
  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还有一点对我而言相当别扭的,是这部片的台词。
  后半段比较好一点,但前半段许多台词实在尴尬得让人听不太下去,尤其是刚开场阿
邦的台词,还有高中时期K的旁白。
  我不是不能明白导演的意图啦。
  不论剧情、画面还是整体气氛的塑造,这片始终维持一种“唯美”的感觉,所以也让
台词唯美一点。
  问题是,那种台词写在剧本上是可以,真的讲出来却非常突兀。
  现实世界没有人会这么讲话的,这也搞得刘以豪很多句台词变得很棒读,生硬到不行
又难以融入情绪,实在是很失败。
  幸好这个现象只有开场的时候有,后面情况就好不少。否则这对我来说会是大扣分。
  虽然于情感上,我没办法接受Cream最后选择自杀,但仔细想想,如果以Cream这个角
色来说,这也许是最合理的选项也说不定。
  她可以为了K的一句“找个好男人嫁了”,主动勾搭上陌生男人、步步进逼,单是如
此就能看得出来K在她心中的重要性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
  毕竟她在他心中也是如此重要。
  
  搞不好在发现K的病情、躲在棉被里大哭的时候她就已经准备要陪K一起死去。
  如同K的说法:她已经没有别人了。
  绝大多数的剧情都是以K的视点出发,直到最后才揭露Cream始终知道一切。
  但事实上,Cream心中对K的爱应该也与他相同。
  K能为她付出一切,她同样也能为他付出一切。
  为他假装不知道他的病情、为他假装找个好男人结婚、为他不说出自己的心意。
  然后在K死后和他一起死。
  虽然这样看起来很病态,但仔细想想似乎并不怎么意外。
  毕竟Cream说“不喜欢永远,但可以接受下辈子”的时候,她其实已经知道K的病情
了,想来也是细思极恐。
  两个失去一切的人,在最脆弱的时候碰见彼此、相依相惜、毫不意外的爱上对方,这
层关系早就深得切也切不开。
  只是承受祕密的人从K变成Cream而已。
  这么一想,她对祐贤的所作所为似乎也都说得通了。
  就像她最后的自白:“我最深爱的人就要死了。”
  没办法接受,但是可以理解。
  我相信所有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包含那些哭到擤鼻涕的——大概都会觉得这部片很
不切实际。
  浪漫得不切实际、残忍得不切实际。
  其实从这部作品的氛围和基调来看,编导大概也从来没想过要让这个剧本变得贴近现
实才对。
  我这个人比较寡情一点啦,我不认为现实世界会有这种人、会有这种故事。
  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部片才会这么赚人热泪。
  我想这部片之所以赚人热泪,并不是因为K和Cream展现了一段轰轰烈烈、至死不渝
的爱情,不是这样的。
  而是因为他们两人由始自终都为了成全对方,但却一直没有替彼此抓住幸福的“遗憾
”,那种到头来一切徒然、毫无意义的空虚感才是会让人不舍的原因。
  因为双方的坚持、双方的自我满足、双方自以为是的成全,使得两人都痛苦不已。
  那些看似美好的过程,只是为了成就最后悲剧的假象。
  K的努力毫无意义,Cream最终并没有获得幸福。Cream的努力也毫无意义,K临终时
仍然知道她没将他放下。
  但他们两人却能够在最后的最后陪在彼此身边,又空虚又残忍又浪漫。
  “她会幸福的,就算现在不会,以后也肯定会。”
  整部片看完之后再回头想想,这句台词简直又可笑又讽刺。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压根就没有幸福,从头开始就是一场悲剧。
  但是,当K的头靠在Cream肩上的时候、当Cream为了K吞药的时候,搞不好他们是幸
福的。
  因为他们没有别人了,从十六岁开始就只剩彼此。
  这种爱的方式很狭隘、很空虚、很病态。
  难以接受,可是能够理解。
  “不喜欢永远,可是可以接受下辈子,因为感觉像是一种约定。”
  搞不好这就是他们的幸福吧。
  就我自己认为,导演最终想阐述的应该也不会是那么消极的爱情观啦。
  我的意思是,虽然这部片就是一个骗眼泪的商业电影,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创作上应
该是有某种核心主轴的吧?
  我想应该是“爱要即时”吧。
  很老套、很陈腔滥调没错,就像这部电影本身的剧情一样。
  可是永远都有用,因为这些遗憾随时都会发生。
  比起以自己的方式替对方着想而畏首畏尾,也许更直接的传递情感更容易让彼此幸福
,大概是这样。
  有趣的是,虽然这部片是“爱情电影”,编导想传达的情感也是爱情,可是实际上,
K和Cream的关系大概也不是单单“爱情”能解释的。
  就像Cream自己说的,K对她来说又像父母、又像哥哥、又像爱人、又像朋友,反之
亦然。
  爱情只是他们关系中最浓烈的那部份,但将他们如此深刻维系在一起的也许是更深的
感情也说不定。
  “结婚就是当你老了,或是需要被照顾的时候,那个人可以理直气壮的陪在你身边。

  这是K对结婚的解释,仔细想想,那不就是亲人吗?
  两个失去一切、只剩彼此的人,陪伴在对方身边十年,朝夕相处。
  如同Cream说的,她已经结婚了,因为K一直陪在她身边。
  我不知道编导是否真的有这层意图,但是这样解读起来,这部片在诠释两人的感情上
,似乎出乎意料的细腻。
  好吧,说了这么多,该来的总是要来,也是时候来面对这片大得吓死人的逻辑漏洞了

  首先,从十六岁到三十岁,陪在彼此身边十年,然后没发生任何关系,你信?妳信?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是鬼扯。
  那跟是不是情人半点关系也没有,那是本能,尤其K在操场上的自白是“一见钟情”
那么重的字眼。
  这种爱到死去活来却相敬如宾的设定可能二十年前还有用吧,现在大概只存在在国中
女生的幻想里了。
  不过这倒也无妨,毕竟是这部电影的主要受众大概还是女性观众吧,好吧,那柏拉图
一点也不是不行啦。
  第二点是编剧严重低估的母爱。因为儿子离癌所以抛弃他?认真?
  我是没看过韩国原版,所以我不知道原版是不是这样设定的,没关系,就当他是吧。
  那为什么改编的时候不改掉呢?母爱从来不是这么脆弱的东西啊。就算要塑造出K害
怕Cream抛弃他离去的意象,也有更好的方法吧?
  我不是说这种设定不好,是根本不可能。哪个心智正常的母亲会抛弃离癌的儿子?
  大概只有导演觉得这个设定能够说服人吧,我觉得连那个临演在演的时候都觉得难以
置信。
  第三点,是的,没错,就是那位,我逃避了整篇的牙医。
  不用说身为男性观众,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女性观众都无法苟同。
  我敢说张书豪自己肯定没办法接受,但为了口碑还是只能一笑置之,能接受的果然剩
导演自己了吧。
  这也没什么借口理由好说,就单纯塑造失败,彻头彻尾写坏的角色,连吉哥都比祐贤
有灵魂。
  如果再多一些篇幅描写祐贤的心境,我觉得这种绿到最深处的情况能改善很多。
  好吧,既然这是部主要观众面向女性的电影,如果这种头顶绿到发亮、无比悲情的暖
男角色真的能让女性观众开心,我觉得也无妨啦。
  毕竟男性向作品有些时候——大多数时候——也是把女人塑造得很工具。
  童话嘛,有一个痴心又对自己没有非分之想的男主角、一个抛弃男主角的坏婆婆、一
个能无怨无悔让自己利用的白马王子,也是很正常的,对吧?
  最后来聊一下演员阵容。
  要说演出的话,我最喜欢的是饰演阿邦的布鲁斯——听说现在改叫禾浩辰了?
  虽然戏份少,但气场很足、角色也很讨喜,同时也一反他在《等一个人咖啡》里傻里
傻气的模样,让人看见他演技的广度。
  到电影中段我还替他只能演配角感到可惜,他应该值得演出男二的才对。
  不过看到张书豪戏里的结局,好吧,他还是演阿邦就好了。
  至于最让我惊艳的,则是刘以豪的K。
  非常帅,不论是压抑或揪心都诠释得让我印象深刻,我最喜欢的是婚礼那场戏、还有
最后医院看见Cream出现时,又心碎又开心的演出。
  我对他本来的印象并不深刻,这部作品选他来做男主相当加分。
  最后,则是大发。
  作为一个爱她爱了这么多年的影迷,我必须说,能够看到这部电影真是太好了。
  这些年来我跑去看她演的片子,当别人问起好不好看的时候,我通常都只能含糊其词

  剧本差强人意、她的表现也马马虎虎,就算是几年前我还算喜欢的《乡民的正义》中
,她的演出也没让我特别心动,毕竟她在那部电影中其实只算是个剧情工具。
  但在这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里,可以说是给了她十足的发挥空间。台词表现非
常自然、情感到位、一颦一笑都让我目不转睛,非常精彩。
  前半段许多零碎片段的演出都相当出色,尤其有刘以豪和张书豪在旁边做比较,更能
显现她的表现有多自然。
  我承认好几场她笑起来的戏我也是跟着一起坐在座位上傻笑。
  高潮自然是山洞奔跑的那场,看得又揪心又开心,好想跟旁边的人炫耀那是我最爱的
女演员,可惜这部我是自己去看的……
  
  至少以后如果有人问我对这部片的感想,我可以理直气壮的说:陈意涵在这部电影的
表现很精彩!
  
  
  对我来说,Cream这个角色已经在我心中和陈琳、秧秧并列我最喜欢的大发三大代表
作了。
  https://i.imgur.com/koUkCDN.jpg
  做个总结。
  我不会说这部片尽善尽美,毕竟这就是一部单纯的商业爱情片。
  但我认为这个人潮一定有其理由,至少我已经很久没在乡下地方看国片全场爆满了。
  记得在进场之前,我前面排著一组四人组的男生,看上去大概高中生吧。
  其中一人问“为什么你会想来看这种片啊?”,另一个人回答“想大哭一场啊。”
  我想这就是理由吧。
  我相信不是只有我这场在散场后有擤鼻涕和哽咽的声音,这说明十年前又滥俗、又狗
血的剧本在现在依然有用。
  很多人进戏院求的并不是什么史诗大片,只是一部能让自己痛哭一下的、浪漫而残酷
的童话而已。
  要我说,这部片确实是对不起这种票房和口碑,但绝对对得起我手上的票钱。
———————————————————————————————
  本文至此
  如果对更多观影、阅读心得有兴趣,欢迎光顾我的巴哈小屋和脸书。
  巴哈: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220520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lantern6163/
  以上,感谢阅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