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3196003
(手机排版抱歉)
入围今年台北电影奖“国际新导演竞赛”,同时也是十部最佳剧情长片入围之一的《小美
》,是黄荣升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作品,请到《大佛普拉斯》钟孟宏导演助力监制,电影
不只荣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更入围今年柏林影展电影大观单元,和其他17部来自
世界各地的电影竞争最佳首部电影奖,过去时常拍摄广告的黄荣升导演,这次他用伪纪录
片的方式,透过人物专访拼凑著一名失踪少女的模样,同时也勾勒出这座既给人希望又让
人堕落的城市轮廓,黄荣升导演的创意巧思使得电影看来悬疑感十足,剧情推进的方式相
当耐人寻味。
黄荣升导演塑造出了一个相当典型的社会边缘人,小美。她如同许多怀抱着梦想的青年,
离开家乡到外地打拼,似乎都以为在这繁华的城市里,才有机会追逐到梦想,可她不知道
的是,这座城市同时也正逐渐将她吞噬,在面对未来时的徬徨不安、无助,迫使她得寻求
其它途径作为宣泄、放松,于是我们知道了小美染上了毒瘾,甚至偶尔会出现幻觉,在她
不停伤害自己的过程里,又有谁真正了解小美?当小美失踪以后,观众看见了想记录一切
的某个人,找上了和小美有关系的几个人,不论关系密切或是疏远,有母亲、哥哥、男友
、前男友、房东、公司经理、服饰店老板娘、甚至灵媒还有最后见到她身影的婚摄,他们
用着自己的角度去解释、然后还原印象里的小美,他们都接触到了小美,却似乎没人真正
认识小美,最后当故事结束了,观众还是不知道小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我很难过她还没回来,甚至她连离回家的路还很久。”
在电影里可以看见有人不怀好意接近小美,但也不乏有人对她释出善意,但这些通通被小
美推开,没有人能走进小美的心房,即便是与她有血缘关系的母亲也是,在火车上我们听
著母亲的自白,身为母亲不晓得女儿在哪听来有些不应该,可某部分的我们却也能够理解
,在人生每个不同阶段里,之于自己最重要的都有所不同,恰好在小美这个阶段里,“家
庭”或许是被摆在最末位的,获得同侪认同比什么都来得重要,因此有些时候母亲反而是
最陌生的那一位。只是偏偏小美遇到的难关不只有这样,不善交际令她在少了母亲这个宣
泄口后,却也没能找到其它人倾吐烦恼,长期一人在陌生环境里生活,使小美越来越封闭
自己,最终在仰赖药物之余,更创造出了不存在的朋友,也许带她离开这里的,就是它们
也说不定。
《小美》剧情其实称不上扑朔迷离,只是透过人物访谈的方式,让电影著上了神秘色彩,
而“主角”小美出场没有几分钟,从头到尾都只见到她的影,她的真实样貌观众难以窥见
,伪纪录片的形式,加上样貌模糊的主角,黄荣升导演运用这两点,成功把观众带进了故
事里,并且在不自觉将想和持摄影机的那个人,一同寻找失踪了的小美。几位演员均在导
演给的有限空间里做出最大发挥,让每段访谈过程被填充到最满,丝毫没有任何一点冷场
,在几段里我最喜欢巫建和、尹馨与柯淑勤这三段,在没能靠肢体展现演技的时候,他们
单靠着表情、语气就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波动,甚至柯淑勤简单撑著下巴,若有所思
的神情,时而皱眉、时而平静,都能强烈感受到她对于女儿小美又爱又恨又担心又无奈的
复杂情感。
“小美”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某部分的缩影,反射着心里的那片灰,黄荣升导演选择最后
留下一片空白,没有给小美一个真正的故事结尾,没人知道在这次的失踪以后,她是会过
得更好?还是依旧颠簸的走在往未来前进的道路上?甚至说还是人生就到此为止?没人说
得准,连导演自己也不晓得,因为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着太多的“小美”,《小美》里的小
美不过就是其中之一而已,导演给我们看见了青少年对于人生的迷惘、找不到方向的惶恐
,和身边的人的疏离加快了向下坠的速度,而在坠落之后,又寄托著一丝对未来的美好展
望,最后婚摄追逐著镜头底下的小美穿越隧道,接着失去了她的踪迹,我们只能臆测著小
美是否走出了困住自己的人生隧道、想像着她重见光明的模样。
《小美》在本届金马奖入围了三项,最佳摄影、最佳原创歌曲以及原创电影音乐可说是实
至名归,确实在所有的奖项内《小美》能入围的就是这三个,除了演员之外,摄影与配乐
功不可没,彼此相互搭配营造出了一种诡谲美感,让这些零散的片段得以串接成一部完整
的电影,个人满希望《小美》能在原创电影音乐这项胜出,因为实在是太好听了,虽然也
很喜欢杨大正唱的《回光》,但该奖不是《我们》就是《深无情》。
就像饰演房东的陈以文在台北电影节映后所说的,《小美》是部“没有废话的电影。”,
没有过多的琐碎片段,而是相当精简到位,作为首部剧情长片作品,黄荣升导演的下一部
令人期待。
-
以上最后一段是写在金马奖之前,因为不习惯去更改文章,故就保留原本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