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杰克盖的房子》,步步走入地狱的魔鬼。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8-11-29 20:55:13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3587122
(手机排版抱歉)
风格独特、拍摄手法激进且拥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过去曾是世界三大
影展之一的坎城影展的宠儿,每每有作品推出就会拿奖,不只得过最高荣誉金棕榈奖,连
评审团大奖、评审团奖都拿到了,还以《在黑暗中漫舞》、《撒旦的情与欲》以及《惊悚
末日》三片助攻碧玉、夏绿蒂甘丝柏还有克丝汀邓斯特三位女星夺下影后殊荣,可以说是
坎城影后制造机。只不过他也因为充满实验性的拍摄手法与言论时常遭到议论,如他曾在
2011年于坎城影展记者会上大开犹太人与纳粹玩笑,引起各界挞伐,最终坎城影展决议将
他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形同封杀,直至今年才带着新作“重返”坎城。
拉斯冯提尔导演上部作品《魔女席玛》我个人很喜欢,他将悬疑惊悚剧包装的精美且精致
,操弄宗教议题、道德欲望、甚至是反抗父权的手段高明,不着痕迹的融入剧情里头,留
下许多思辨空间。而这次他的新作《杰克盖的房子》睽违7年登上坎城影展,虽然是被放
在非竞赛单元却也算是一种主办单位的不计前嫌,不过这次却无法被称作是光荣回归,主
要是因为电影内容再度引发争议,不少人认为电影不该被拍出来、情节太过邪恶等等,可
不管是哪一种,就我自己的观点来看,之所以受到反弹,多半是因为拉斯冯提尔用了一种
既写实又魔幻的手法,去阐述他自己对于杀人魔的思想、每个言行举止的背后意义,以及
透过与自我对话,去剖析著杀人魔的内心世界,更在最后设计一场“地狱巡礼”,来表明
自己认为地狱真的存在、也有人想堕入地狱、让魔鬼支配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反基督情节
,有违世俗的美德与良知,加上太过深入的去探讨杀人魔心理状态,血淋淋的真实感,难
怪乎会被舆论抨击。
《杰克盖的房子》以连续杀人犯杰克作为主角,用大量的对话填满剧情,却非是因为为了
填塞时间,相反的这些大量对话某种意义来看才是电影的本体,电影的重点所在。拉斯冯
提尔导演将电影划分五章节,从他所犯下的第一起案件开始,到后面看见他的个人冰库堆
满成堆尸体,他抽选其中五起案件,逐步带领观众见证杀人魔的诞生、成长以及坠落。在
随着篇章行进的同时,观众得以更深一步了解杰克的动机,对杀人的坚持,自诩为建筑师
的独特美学观,以及细致描绘著杰克歪斜中带点正常的性格,并以此设计出几处高潮桥段
,例如因为他的强迫症反复进出第二位受害者的家中,深怕哪里有血迹、哪里有移动到位
置...,结果让他来不及离开遇到警察盘问,甚至数度现自己于危机之中,这样的安排设
计替电影增添了预期之外的起伏,让观众对于杰克也让《杰克盖的房子》是有“感觉”的
,毕竟怎样说他也还是个人类,还是个拥有情绪波动的人类。
杰克买了一块地想盖一栋房子,却总是盖了又拆、拆了又盖,什么建材都用过了却都不满
意。这样的情节有些突兀,看似与主线不搭,可这却算是拉斯冯提尔安排的隐喻,用以展
示杰克的外与内,他最终的人格就像他最后见好的尸体房,就是不断的拆解、重构,继而
完成的最终形态,那扇终被开启的门,在他人的带领下是通往地狱,象征著杰克跨过了那
条禁线,从人类成为了魔鬼的瞬间,那位使者的介绍与话语刺激,是想看看杰克有没有勇
气与能力,走入他所向往与追求的另一世界。
《杰克盖的房子》维持拉斯冯提尔的一贯风格,加上毫不遮掩的隐喻,个人色彩非常浓烈
,不同于《魔女席玛》,本作是内大于外,想法重于情节本身,因此在惊悚程度上来说是
比较弱的,不过观众却得以在其他地方获得观影上的满足。
Tizzy Bac有首很有名的歌《如果看见地狱,我就不怕魔鬼》,对拉斯冯提尔而言,他不
怕魔鬼,因为他打造了一个地狱;对杰克来说,他也不怕魔鬼,因为他已经成为了魔鬼,
哪怕最后他失足坠入了滚烫岩浆之中。
很微妙的一部电影,就看观众如何去解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