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雷]氢气身体,石头记忆《地球最后的夜晚》

楼主: smalldanny (守护雨季这样)   2018-11-14 13:43:34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地球最后的夜晚》
2.观影时间 : / 金马首映
3.观影地点 : in89
4.观影方式 : 自行购票
§其他防雷说明(非必要) : n刷等其他说明请于此区说明....可留空
~*-*~*-*~*-*~*-*~*-*~*-*~*-*~*-*~*-*~*-*~*-*~*-*~
此区为发文防雷页
可选择性提供上列 1~4 资讯 或不提供亦可
观影心得于分隔线下方发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氢气身体,石头记忆:造梦作诗的光影之术《地球最后的夜晚》
有图好读版请见:https://pse.is/C79BK
有些电影适合观看;有些电影以阅听的方式比较恰当,但也有种电影,只能用沈浸式的感
受来领略他。以往鉴别电影优劣的工具在这种电影面前都失去了衡鉴的效用,因为他太难
被分类定义了,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用这样的多元媒材写一首诗。《地球最后的夜晚
》大概就是这样一部概念先行的奇片。我甚至说不出来我到底喜不喜欢它。就像我第一次
看完佐杜洛斯基《圣山》。那是完全陌生的地带,喜欢或厌恶、优秀或是劣等,全都失去
了意义。我只能用自己的人生反复地去感受它。
诗学的因式分解
大概第一次接受新概念的读者观众都是这样吧。第一次阅读意识流的文本时;第一次翻开
魔幻写实的著作时,那些观众也是带着不知道该讨厌还是喜欢,不知道自己理解或是困惑
的心情,试着接受这一切的。乍看之下与过去的电影手法相仿佛,但我们知道,《地球最
后的夜晚》是一部打散完整剧情叙事的作品:以诗学的因式分解,促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
段落。前半段是记忆,后段是梦。导演毕贑采用文学顾问张大春的建议,选用德国犹太诗
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罂粟与记忆》,让这两个部份相互不平衡的拉扯,维持危
险的均势平衡。
而在其中必须等价交换的,就是牺牲了剧情与角色。比起前作《路边野餐》至少有迹可循
的剧情主线,《地球最后的夜晚》导演在访谈时说的“一个男人失去一个女人,展开追寻
的黑色电影”却不可能在观影时明确爬梳理清。
要重新归位剧情,坦白说是没有意义的。整部电影在所有该实写的地方都用狡狯的方式避
开。乍看是极度写实,但“地球最后的夜晚”借用自智利小说家罗贝托・博拉纽的短篇小
说篇名;剧中人物使用导演喜爱的歌手艺名,更后设地让这些名字由剧中人物说来:“万
绮雯?那不是艺人的名字?”“万绮雯?有有有,我们这里还有山口百惠。”剧名的虚设
、人名的伪托,在在都彰显了一件事情:所有的实境都是虚设的。但所有的伪托可能都藏
著真实的意义。
这种悖论不断地在剧中出现。要搜索主角罗纮武(黄觉 饰演)到底找了哪些女人是没有
意义的。但万绮雯(汤唯 饰演)、邰肇玫、陈慧娴、红发女(张艾嘉 饰演)、凯珍(汤
唯 饰演),一个个女子经过了罗纮武,却是让后半段梦识流动的必要条件。毕贑透过角
色的口中说出“电影肯定是假的,记忆却分不出真假”,也的确在拍出一部完整的叙事之
后,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连主角黄觉都曾在访谈说:
“以为我只是个旁白,没想到我是控球时间最长的演员。”
由于被拆散了剧情,每一个角色的人物性格都不明显,甚至互相矛盾,无从理解角色各自
的心境与行为模式。甚至有在剧中一句台词都没有,仅仅被剪到只剩一个流泪吃苹果镜头
的角色白猫(李鸿其 饰演)。
但计较台词真的有意义吗?如果探究角色的对白,会发现每一场对戏大部分都是自说自话
的组合。里面的语句暧昧,前言不搭后语,更有许多类似诗句的非日常用语。虽然除了让
房子旋转的咒语是诗句之外,其他大概都是日常对白。但像是“最伤心的就是吃苹果把核
一起吃掉”;“你怎么送我表?表是永远的意思”这些突兀的言语,大概是出现在案头,
不会出现在实际的对话中的。对话成为一个迷宫,除了置放可以呼应的线索外,其余就是
阻扰人理解的迷障。错解、悬置,要深究只会被迷惑,就此堕入后制剪辑所创造的诠释迷
宫中。
如鹅卵石散落的记忆
这种后制剪辑的方式,像是王家卫处理作品的手法,将所有的素材全都打散,再重新以艺
术性的方式拼合。原本完整的叙事,自然不可能再有流畅的故事线。只是这完全是有意为
之,仿拟梦境的技艺。必须借由高度的技术水准,才能够将牺牲了剧情与角色的作品提升
到足以让人惊艳的程度
因此,《地球最后的夜晚》选用常与王家卫合作的黄志明担任灯光指导,点起“方圆三公
里之内具有变化的光源”;选用侯孝贤御用的音乐人林强作为配乐,做出那一段迷离恍惚
的人声配乐,作为梦境场景的过场。不论是灯光、配乐、也都展现了对于技术细节的执迷
考究。
破碎的剧情、诗意迷眩的台词、连扁平都称不上的角色、没有意义的发展,构成了前半段
的如同“石头一样的记忆”;但在废墟的电影院戴上3D眼镜后,毕贑的独特创作概念就揭
开了序幕:以前半段破碎跳接的记忆,选用诸多元素,构成了60分钟的3D的诗意梦识流。
这也是在影史上极少见到的,以电影为载体,重述一整个巨大的梦境空间
造诗作梦的光影之术:“梦识流”
文学技法上的“意识流”是一种模拟意识流动,呈现内心独白的特殊技法。长段的文字叙
述模拟思想意识的流动,不断重复交叠错落的字句,则展示了思绪的快速拼接过程。这种
技法极难脱离文字这个载体,也成为一种特属于文字的技法。
但毕贑在《地球最后的夜晚》所创造的体验,与文学的意识流非常相似,却是一种必须建
构在影像上的特有表现形式。影史上虽然也有类似的影像呈演,但极少像毕贑一样在《路
边野餐》以40分钟;在《地球最后的夜晚》则使用了将近60分钟的一镜到底,以3D这种近
拟真的现代技术,营造奇幻的全空域立体观影经验。如果分析这一小时的一镜到底,可以
发现毕贑以文学技法为根柢,发展出只有影像才能完全展现的沈浸式体验,毕贑所发展出
的这种特有技法,因为实在太特别,姑且称为“梦识流”。
梦识流的组成元素必须建构在几个条件下:框架的建构、意象的呼应、恍惚的营造
首先从框架说起。要区别前段记忆与后段的梦境,以3D作为明确的区隔是很有趣的设计。
当观众戴上3D眼镜时,明确地感受到与罗纮武一起进入了那个迷离的电影院,进入了那个
特殊的梦境空间。如梦之梦,梦中之梦。本来进入电影院的观众就是在体验他人的梦境,
而现在更后设地体验了“梦中人所做的一个瑰丽奇诡的梦”。3D的观影体验据导演说是一
种“拟似真实却又极其虚伪”的展现,恰好正符合我们对梦境的认知。一镜到底的梦境段
落与前半段破碎支离,用特殊的视角拍摄的画面,也让我们在观影时体认到两种不同摄影
手法展现的落差,也正是用了这样的方式,明确的提示了梦境的框架范围。
再来,在观影时观众们大概必须要忍耐前半段的破碎叙事。以往的观影逻辑无法作用在《
地球最后的夜晚》,因为“记忆”段落的目的并不是让观众们了解这个世界,而是制造后
段“梦境”的素材。
在记忆的段落中提到的几个不同的剧情、出现的物件、露面过的人,都在后半的梦境以相
仿佛的型态重新出现。为了后半的梦境服务,于是前半的记忆并不着重剧情,甚至有意识
地拆解。许多场景与其说是叙事,不如说是为了抛掷意象:积满水的室内、强烈豪大雨、
湿漉漉的泥地,一再强调潮湿的记忆;长长的黑暗隧道与坏了的钟反复出现,也是继承《
路边野餐》以来对于时间的执迷。这些意象物件在记忆中有了参照点,就在后面的梦境改
造重新出现。
如果要作为索引派,自然可以找出许多前后呼应的线索:儿子、老鹰、乒乓球、手表、蜂
蜜。这些物件以非日常逻辑的形式串接在一起。与其说是想要传递概念,不如说是召唤意
象。所以无法以观影的方式理解这部作品,本质上就并非作品,而是一首以电影的媒材创
作的一首诗。
漂浮氢气般的梦境迷航
有趣的是,这样充满诗文法的作品,却非常依赖电影的技巧呈现。记忆段落的前半段似乎
是要无比真实的,偏偏却又充满模糊迷惘的各种琐碎细节;后半段照理说得梦幻的,但却
用写实的手法来呈现。这种吊诡与矛盾,很多时候正是毕贑作品中特有之处。仿真非真,
似虚非假,前半的破碎段落似乎想要传达一些真实的故事;后半连续的一镜到底却充满了
迷幻飞行的梦游。写实与虚构以画面彻底混淆了,于是观众们也由此进入了长达一小时的
清明梦中,明确知道自己在作梦,但梦醒之后,余味随着意识逐渐清醒迅速褪色,走出电
影院后,甚至不知道自己刚刚的体验是什么。
在鹅卵石一样散落的前半段,接续到如氢气一样漂浮的后半段。毕贑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是一次大胆的常识。再怎么分析,也只能以技术面来探讨他的造梦作诗之术,实际的观
影感受是绝难以文字捕捉的。毕竟梦是私人的神话,在每一个人在电影院安坐下来后,《
地球最后的夜晚》给每个人的,都是一场咀嚼梦境与诗作的沈浸式体验。每个人都不可能
得到同样的经历,但每个人都能够以指月之手,指出眼中所见到的那一个还没黎明的夜晚
,究竟在穿入瞳孔内,产生了什么样的光影。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11-14 13:52:00
看完之后其实会觉得这一部并不适合当一个新进导演生涯的第二个作品,而更适合当其晚年或成熟后的作品毕赣的这个作品来得太早,反而不知道以后看他的电影要期待什么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