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爱上他的>作为今年少数代表台湾出征金马奖的电影之一,
果然十分接地气,从熟悉的老旧公寓、结冰水槟榔摊、穷酸小剧场,
到唠叨碎嘴的大婶、干话发语词,
是描绘出当代纷乱但仍可爱的台湾(或至少台北)的一部小品佳作。
男女主角的演出自然是最大亮点。
邱泽在吊儿啷当、恣意任性的背后闪动着的温柔,
霸道地在正远前剪发又体贴地不在孩子前抽菸,的确让他的魅力跨越了性别。
谢盈萱很称职的撑起台式妈妈的典型:
有了孩子就没有包袱、没有言明的爱就散布在便当和衣服里包围着孩子。
剧本让觉得被爸爸抛弃的孩子跟着小王认识爸爸的另一面,
在照顾与被照顾的依存间一同成长;
纠结的愤怒、冲突、心碎就在剧中剧的排练过程逐一拆解,
在后来演出时得以开始彼此理解,是很聪明的设定。
谢盈萱在剧中最深沉的问题:难道这一切都是假的吗?
我想如果不只让风铃发声,也让爸爸借由剧中剧和妻子对话,
会更有说服力让人相信也许爱的形式不同,但存在过就依然活在记忆里。
可惜的是阿杰的母亲,
与谢盈萱其实可以有更深刻两代母亲间的对照,
大部分时间在微笑而没有交代与儿子之间原有的遗憾,就会让最后的送花显得突如其来。
其实想想,如果改用小三替代小王,
年轻貌美又能与丈夫精神交流,难道元配会比较开心吗?
又或者这部电影终究还是回到家庭与婚姻最根本的议题,也就是爱的议题,
所以是男是女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