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好雷]金马《老大人》-文明盛世里依然搬演的楢山节考

楼主: laoinwin (风簷展书读)   2018-10-31 21:06:54
有幸入选 2018 金马亚洲电影观察团,抢先在影展前观看九部亚洲新导演的作品,并为奈
派克奖 (NETPAC;Network for Promotion of Asia Cinema) 的选评提供一点个人意见,
特此留下一些观后赏析,推广各国新导演作品的同时,也许也可做为大家影展选片的参考

2018 金马影展-奈派克入围作品之六
[台]《老大人/Dad’s Suit》-文明盛世里依然搬演的楢山节考
重担都卸了吧,重聚起的也不可再分,就让我的飞升成不坠的愿灯,谁教你们的幸福快乐
,永远有关于我呢。
穿上烫得恰好的西米罗,皮鞋也刷了灿亮,但是啾啾不行、呢咕带才够有派头。
伊人已在青草漫漫的那方,等了我许久。
供奉在胸臆深处的娇嫩香花,隧道尽头的低声呼唤,冉冉飞升又坠跌的天灯,还有那身彷
彿慎重著起、就又能重拾尊严的西装,这些设计别致的象征元素细究包装在《老大人》平
实的影像风格上,替金茂爷爷这段如凡人挣扎、又非凡壮决的最后旅程,点缀上盎然的诗
意。
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幕是在庆典过后、山林间四处弃置垂挂的天灯遗骸,由这些也像是被社
会弃置的人们、既怜悯又厌恶地捡拾清运著,好像两者都共享著这个包装在美好愿景下不
得人见的残酷现实。还有养老院生活期间、那座无人照料而日渐荒芜的菜园,菜叶芜而莠
草盛,一如主人也日渐失去的对身体自主与生活的掌控感,不胜唏嘘,又只得慨然承受。
特别让人触动的应是演员真挚的情感演绎与心境诠释莫属了。虽然金茂爷爷通片满溢贲张
的愤怒与抗拒稍嫌生硬,倒也反衬出片末与至亲和解告别时的柔情,是如何温暖深厚。那
回眸道谢时的和煦笑意,该是他在全片里对长子阿正唯一流露过的柔软面容吧。还有在劝
别女儿时,在臂膀上轻握缓移的深情慎重,短短几秒的刻画即足够向观众解明,老父亲通
片以来的疏远不真像口头上那样淡漠无情,而是出自真心的疼惜与保护,真挚地让人足以
无视那段刻意煽情的运镜。
长子阿正的心境变化也不乏有令人共鸣处。在饱受折磨心神俱疲的困境中,依稀仍能看见
他一直以来的付出与故作坚强;即使一时逃避又满心怨怼,却终究挥不去心头的内疚与疼
惜,一次次承担起照顾之责。这样如此亲近观众的、卑微与伟大共存的品质,不仅易引共
鸣,也让人又能相信起、不是每片泥沼绝境都永无光明。
但相较于那些冲突难解的现实案例,《老大人》走向悲剧的核心驱力其实已是精简和戏剧
化过了的。电影没有把冲突根源套路样板式地怪责在不孝自私的子女、或扭曲伤人的缺陷
性格,或情感疏离的家庭关系上,电影中呈现的反而是久病塌前依然上心的疲累孝子,和
亲密如友的祖孙父女情谊。是以,屏除了大众刻板印象中对弃老议题的几项成因后,《老
大人》真正聚焦的其实是角色自身的个性在这样的情境里如何因应,并透过其对儿孙生活
艰困的不舍、对自身衰老的无望、对维持这自身尊严的最后机会、还有对这已无爱人好友
的世界不再留恋等描述,让他最后这不得不为的选择足够说服而打动观者。
金茂的死实是成全的殉身,即使混杂了一些挚爱已逝、知己凋零的生无可恋,但驱使他踏
上这段无归旅程的,终究是那因着传统价值脉络与自身个性而自我赋予的、为成就后代子
孙幸福的责任与使命,比起绝境中的弃老们那样无人可爱可亲,倒不如说更像是《楢山节
考》那样、在生存资源匮乏的绝境下无从闪躲的终极取舍与献身 (至于角色对现实严苛程
度的认知是否有所偏离又是另一回事了)。电影没有让角色如片头自杀的邻居那般真正“
孤独而死”,失去了一切支持系统,最终只得独自在绝望中燃尽,在万籁俱寂中疾呼、无
人闻问中自寻壮烈,也许已是创作者对惨酷现实最温柔的润饰吧。
回到电影本身,我想其在叙事节奏与剪辑上仍是有改善空间的。还有其在意图连结角色情
感的剧情元素的使用上又稍嫌刻意,一如那过度曝光的含笑花,和老伴呼唤声的生硬插播
皆是一例。最后收尾的韵味也有些不足,那悲壮牺牲后太直白显露的安详面容与隧道终点
,好像少了些可以细细咀嚼的留白。总体来说,《老大人》在社会议题的呈现与人物动机
的铺排上或许不是那么精准,但仍有足够力道将部分现象与症结袒露截出,角色间的情感
与演员的演绎也不失真挚动人,仍是值得细心品赏的诚意之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