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微雷] 诡影 El secreto de Marrowbone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8-10-02 10:02:04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 诡影 (台译) /马柔本宅秘事 (中译)
El secreto de Marrowbone (西语) / Marrowbone (英语)
2.观影时间 : 2018/10/01
3.观影地点 : 住家网络
4.观影方式 : 网络 iTunes 美国版商店
https://itunes.apple.com/us/movie/marrowbone/id1347528096
其他防雷说明(非必要) : 其实中华电信 MOD也有
http://mod.cht.com.tw/video/movie-details.php?id=511423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观察此片预告已久,但迟迟没见台湾要上就忘了,谢谢 zzauber大发文提醒了我快快找来看 :) 我很赞同他说此片“一旦剧透,就会将微妙精彩处破坏殆尽”,因此我这篇也以无雷为原则(由于不免总会谈到些小细节,标题仍用 [好微雷] ),只谈谈电影之内我喜爱的魅力点、以及电影之外对现实世界的延伸思考。
现在在中华电信 MOD已能看此片的中文字幕版,可惜我没加入只好继续看 iTunes ,还好主角群是从英国来美国的新移民、主要讲我觉得比较清楚的英式英语、还交了个美国女朋友彼此说起话来更中性也更清楚,很好下咽。不过对话语言是次要,此片是大宅心理惊悚片,当然看空间才是重点。
https://pbs.twimg.com/media/DgpMYDpVMAAAhwJ.jpg
美国新生,埋葬过去
我一年多前光看预告就很想看此片,当然不是因为评价好不好或团队优不优,而是要来看美男美女的 XD 有大哥德姐 Anya Taylor-Joy、小哥德妹 Mia Goth 、阳光大哥 George MacKay 与怪奇弟弟 Charlie Heaton(小弟且不提,不然好有犯罪感)。其中大哥哥 MacKay 担纲主力演出最重最细腻、大姐姐 Taylor-Joy 戏份虽有点配角但最英雄最帅气。
如宣传简介所提,此片谈一家英国人为了逃避一个恐怖过去而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正如许许多多挥别过去逃来美国的人一般“我踏上了这土地、就挥别过去阴影、新生从今天开始”,许多移民美国的人都有这种“砍掉重练”的乐观心理,觉得来到一个全新社群全新阶级状况全部社交重新做起就好。但其实往往没这么乐观,身后的原乡包袱总摆脱不掉,此片主角包袱更是戏剧化的恐怖男人与债务纠葛,甚至罪咎早已继承到自己身上根本无法切干净。
我一直相信电影的片名与角色名往往潜藏剧情意义,此片片名 "Marrowbone" 就是取自主角一家的姓氏 "Marrowbone" ,其英文字义为“带髓肉骨”是炖汤的好食材,不过其结构是外硬骨内软髓,和美国人硬派外表隐藏脆弱的钢铁身段隐然呼应,中国音译的“马柔本”还挺巧妙地抓到那意象。坚定的钢铁男主角、坚固的钢铁大宅堡垒、正如钢铁般的美国硬汉们,他们潜藏内心绝不示人的柔软“骨髓”是什么呢?美国社会又该如何面对这些隐藏阴影呢(让骨髓流出才能熬出好汤呀 XD )?
美国社会,净土执迷
总之,电影谈的有梦想、有包袱、有越线、有罪疚... 种种和美国移民共同经验似曾相识的情结,就堆积出了一种执念,和美国移民不计一切要在应许之地筚路蓝缕成家立业的执念也很类似。有了执念、心里就有了各种冲突的声音、眼中就开始有了鬼影幢幢,我们阳光大哥男主角就这样带着弟妹们走进一趟不愿面对过去阴影的逃避之旅,只想把过去包袱锁在阁楼上、自己若无其事踏入新社会。想想此片虽然是西班牙创作与制作,但比大多美国片还更能切入美国心的幽微。
美国心有其粉饰太平的一面,本片阳光大哥这位新移民主角有,不过已经在美国落地生根的旧移民社会也有,只是各自表现形式不同。电影中代表美国旧移民社会的角色都是老白男,有一个律师与一个医师。其中律师看似只是个免洗情敌,但戏份不知为何比一般的“情敌”本分还要吃重很多,也许是要表现一种“新美国干净光明、有黑暗包袱者别来弄脏我们社会”的执念,只想若无其事向上爬当个开心美国人、受到挫折当不成又咬牙切齿。想想这执念,和阳光大哥主角其实不也是同病相怜?
担纲反派配角的律师,虽面目狰狞却也令人怜悯;倒是片尾来给电影收尾的医生,冷冷带出了“多重人格”的点题。话说多重人格,我们台湾一般文学与影视阅听者可能许多是从《24个比利》入门的?然后在许多美国影剧越看越多越习惯、在与我们遥远的心理学界又听说一堆争战论辩、总是雾里看花不知它是真议题还是假议题?一直令我个人很好奇的是:怎么多重人格这东西通通发生在美国、别国好像都很少听说呢?
多重人格,与过去共生
要影人参与科学辩论太沈重、没有入场券更理不清千丝万缕的复杂专业,但以一个艺术作品针对社会状况提出观点还是可以掷地有声。此片看似有个大魔王、却没有台词没铺动机、仿佛只是个模糊的心理阴影具象化;而意在言外的大魔王,我个人觉得就是这位出场一分钟台词两三句的医生了,仿佛一切西方创始美国集大成的精神病院规训化身。多重人格,是个病症,是我们歌舞升平的清净美国社会不想要的、是没有资格组成正常家庭走向正常人生的、当然是要一个个消除殆尽的。
但,从多少文学与现实案例我们都知,多重人格的肇始往往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创伤、新人格往往是来帮助度过创伤或抵抗压力的,这些真的都是洪水猛兽令人除之后快吗?许多作品谈多重人格惊悚题材,常常污名化甚至常常妖魔化,往往最后诉求消灭多重回归正常、或是体贴点的往往诉求消灭创伤让人格归一。而此片,给了个(至少对我来说)很另类的结局出路,让我不得不爱上女主角卓然出世的洞见与决策、也更爱尖叫少女 Anya Taylor-Joy疗愈美国心的超级英雄身影!
美国新移民呀,人人各有原乡创伤与阴影、人人都渴望“跨过那条线”后忘却过去展开新生;然后人人力争上游爬上中产成了旧移民社会后,却都苦苦守着那块净土,不想让更新的下代新移民带着他们的狗屁倒灶过去前来弄脏我们的净土。用这条美国心的轴线来看,们也许发现此片男人们从阳光大哥、中产律师、乃至菁英医师这些老中青跨世代男人们,他们都在同一个男性建制的框架下走向偏执,压迫自己也压迫别人。而女主角引入的另类(女性?)取向,也许才是包容过去、正视阴影、拥抱现实、与创伤共生的永续之道。
此片表面是大宅心理惊悚片,全片主要部分也把惊悚感做好做满精彩连连,但惊悚背后的现世议题绝不缺席,就等观众吓好吓满之后再总结点题令人醍醐灌顶,尤其在这欧美多国旧移民(就算欧洲白人自命原住民、其实都可以上溯到祖先移民)纷纷拒斥新移民的壁垒年代,更是切题得既疗愈又超越。这是西班牙编剧 Sergio G. Sánchez 编导一把抓的单飞首作,他从编剧首作《灵异孤儿院》就做出了关怀系心理惊悚、后来在《浩劫奇蹟》继续探讨亲情与创伤、在《雪地里的棕榈树》则继续发展了历史罪疚与时代血泪、这一切不同面向的习练似乎就在这部《诡影》集大成!
这片看编导作品超过瘾、看 Anya Taylor-Joy当时代英雄超帅气,不过最好看的还是忧郁男孩 George MacKay!几年下来我不知不觉已经看过他好多部,其中没那么喜欢(也还算喜欢)的只有《神奇大队长》、最爱的是学苏格兰腔唱歌超生动的《爱在阳光灿烂时》、他演技最爆发的得奖片当然是一样充满亲情创伤的《险中之人》。我还很喜欢他搭档罗南的小片《我的生存之道》,悲伤男孩就要让英雄美女抚慰呀、在这片《诡影》已经第二回 XD 期待他交出更多好片搭档更多新生代英雄女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1mpptPZ4c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