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3426991
(手机排版抱歉)
对于艾玛汤普逊我其实很陌生,她的作品我只看过《魔法褓母麦克菲》、《大梦想家》、
《哈利波特》系列以及最近的《美女与野兽》,最有名的包含像是奥斯卡封后之作《此情
可问天》、夺下最佳改编剧本的《理性与感性》,或者是《爱是您,爱是我》、《以父之
名》我都没有完整看完过,所以电影宣传写道“《判决》助艾玛汤普逊再登生涯高峰”、
“从影以来最撼动人心的角色!”我无法判断是否为真,但唯一能够肯定、也能够赞同的
,艾玛汤普逊在《判决》里头的表现确实精彩,她展现其高超且精准的演技,演出集“事
业女强人”与“妻子”于一身的女角菲欧娜梅伊说服力十足,在让人感受到她身为法官的
魄力与气场的同时,也让人意识到她其实就是个知道和丈夫间的爱已冷却、可不晓得如何
让它再燃因而慌乱不已的笨拙妻子,艾玛汤普森完整诠释强悍又脆弱、外表镇静内心不安
、做事不苟言笑却富含怜悯之心的矛盾角色。
艾玛汤普森的角色设定放进《判决》里面特别能够成立,因为电影本身从头至尾都在辩论
著各种对立、冲突,从最根本的法律与道德、进而延伸的人性与神说、善与恶、或者是不
刻意彰显的生命探究、心理层面上的理性与感性等。《判决》建构在这样多的对立与冲突
上,整部片充满著不少拉扯、挣扎、抉择,基本上可说《判决》想和观众进行一场辩论会
,然后去刺激观众从中去思考、获得启发,但不强求每个人一定要选边站,因为其实就像
电影里头大多数的矛盾都是没有绝对答案的。而这样一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立,除了剧本
本身的札实外,还得仰赖演员的帮助,主角艾玛汤普逊固然强大,可少了配角史丹利图奇
与菲昂怀海德分别以“丈夫”与“案件少年”的角度去从旁辅助、去激活她的内心世界,
让她的生活与心境都有了变化,她投入于这个角色的程度就没那么高了,给予观众的感受
与共鸣度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菲欧娜梅伊以公正严明的判决闻名,在法律界是人人敬畏的高等法院法官,在外则时常因
为判决结果引发热议,但她不会去在意这些声音,因为她只相信她的专业、相信她下达的
判决绝对会是最为公正的。也因为她最具有公信力,所以不少案件都指名要由她处理,一
天甚至要处理三、四件案件,因此她不论是在法院办公室或是下班后回家,都在忙于看案
件报告、法条等,不知从何开始她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少了和丈夫杰克相处的时间,渐渐
地夫妻间开始出现了问题,至少对杰克来说,这绝对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他忍不住问著
菲欧娜,问着她究竟她知不知道他们俩多久没做爱?没有亲吻?甚至连拥抱都没有了?以
工作为重的她自然不会去记得,下意识地用着工作回避杰克,最后杰克决定告诉她“他要
外遇”,此大胆预告终于动摇了菲欧娜,她口头上警告著杰克,内心却也开始慌乱了起来
...
同时间,菲欧娜接下了一件棘手案件,有间医院希望法院能够下达判决,好让他们替一位
罹患血癌、命在旦夕的少年亚当亨利进行输血,因为亚当和其父母都是耶和华见证人,认
为血液是上帝赠与的恩赐,不该让陌生人的血液进入体内,为了自身信仰于是拒绝治疗。
做为法官,菲欧娜必须公正客观,她所遵循的是法律而非道德,要用理性且严谨的态度去
面对每个案件,但也许是杰克影响到她,让她在处理这件案件时,听完每位相关人士的说
词,一时间没办法做出判决,此时她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决定,就是她将亲自去医院探视亚
当,听取他自己的想法、在了解他明白自己后面所要面临到的一切后再下达判决。
“生命比个人尊严还要宝贵。”
在和亚当接触完后,菲欧娜终于做出了判决,她认为亚当应该接受医院的治疗,而亚当和
其父母虽看的出来仍有不愿,可还是尊重了她的判决。在台面上这起案件已经结束,可台
面下这起案件所造成的影响才正要开始,亚当病愈后和父亲因为信仰问题起了不少争执,
他本来相信着的真理因为菲欧娜变得不牢靠,他深信着“解救他”的菲欧娜能告诉他每件
他所想知道的事、让他真正理解到这世界的真理,从原本单纯的敬仰变成了迷恋与依恋,
一种似爱又不是爱的感情。亚当从写信、打电话、留言然后到了跟踪地步,使菲欧娜对他
下达了不再联络的命令,只是没想到亚当竟然不放弃,毅然离家、冒着大雨跟着她离开伦
敦去到偏远地区的聚会所,甚至开口询问她能否让他住进她家...
“我背弃这桩婚姻不过两天,但妳早在多年前就不在了。”
《判决》虽然取名为“判决”,但在电影里面判决从来就不是重点,甚至被大量放进预告
里的片段都不是太重要的,真正该值得观众注意的,反而是在判决之后、发生在菲欧娜与
亚当、以及菲欧娜和杰克之间的事与变化,那些始终存在、现在浮现的想法才是。
电影最精采的部分,非那些充斥全片的辩论桥段莫属,上至法庭、下至婚姻,到哪都可见
一来一往的辩论,且都是有条有理的、少有因为个人情绪而起的争论,光就亚当的这起案
件来看就可以有至少三段对谈,一是菲欧娜在见亚当之前,双方律师、亚当父亲与血液权
威的激辩,一方是依著自己的信仰说出想法,一方则站在专业与人道角度去作出回应,同
时双方律师又予以数据资料与法条做激烈攻防;二是菲欧娜和亚当在医院的那场戏,她问
著、他说著,其中它问到的,许多法律没有明确规范是对是错的事,为什么人们就是有办
法知道哪些是错的?法律与道德,两者的凭据到底是什么?
最后是菲欧娜对于她下达的判决做出的解释,在法律上每个人、包含病人都能够有基本人
权,想要放弃治疗甘心等死是每个人能享有的权利,无法用法律的力量去干涉、去介入甚
至改变,可同时法律又认为未成年者不具有自主权,因为他们无法辨明哪些是合法的、哪
些又是违法的,这样的说词看起来颇为合理,但仔细去思考又会觉得这两点相互矛盾,以
亚当为例,他虽然“未成年”可却也是个“人”,既然如此为何他无法自己选择要活还是
要死?人权泛指“个人或群体因作为人类,而应享有的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财产
权等,在以不犯法的前提下,享有这些权利是人的最基本权利,那又以未成年做为限制不
是相互冲突吗?不过奇妙的是,这和上一段谈到的有些近似,我们都不会去怀疑法律对于
未成年者的限制与保护,都认为父母该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可是为什么我们不会
去怀疑、并且都这样认为呢?难到没可能如亚当这样的未成年者真的拥有独立思考、自己
作主的能力与权利?这些都是在看电影的当下与看完之后,我忍不住去想的,我并不是相
关科系、没有菲欧娜专业,就一个观众、旁观者的角度去想,真的有太多值得去细嚼的了
。
在剧本编排与演员的倾力协助下,让《判决》极具戏剧张力,整体来说有些密麻,不过实
际上却替观众保有了不小的思辨空间,即便最后几处转折看上去很像八点档连续剧的桥段
,但依旧不减其的可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