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盲点:关于《黑豹》的奥克兰也关于你我的故事

楼主: Curqder (卷毛)   2018-09-27 22:58:18
1.影片名称 :《盲点》Blindspotting
2.观影时间 : 9/17
3.观影地点 : 松菸诚品
4.观影方式 : 试片
有花了些时间去看访谈的花絮、整理背景,想说最喜欢的表现手法还是让大家进戏院自己
去看,但我很喜欢他们灯光跟音效营造的氛围就是了。
板上比较多都是从嘻哈或是心理学切入,好像比较少人讲到背景跟象征,所以以下就会从
这边下去写~~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盲点》是一部剧本酝酿10年,花费22天拍摄完成的剧情电影,看似涉及众多敏感议题,
但编剧兼主角兼制作人的Daveed Diggs和Rafael Casal表示,他们只是想写出贴近奥克
兰(也是《黑豹》故事的黑人社区)的故事,让社会大众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事物,都能
有新的发现,能借由剧情,试着同理他们的处境。无论是街头文化、嘻哈饶舌、拥枪争议
、甚至是本片核心—白人警察射杀手无寸铁的黑人公民,其实对于近年美国的种族冲突议
题我们都并不陌生,但这部电影巧妙的利用两位在加州奥克兰市成长的黑人Collin
(Daveed Diggs 饰)和白人Miles(Rafael Casal 饰)的日常生活,逐渐烘托在社会关
系里,那看不见的枷锁和暴力。
=剧情简介=
剧情描述黑人Collin和白人Miles是从小在奥克兰黑街长大的好哥们,Collin先前因意外
致罪而遭判缓刑,在缓刑结束的前三天,目击白人警察在街头追捕、射杀黑人市民的景象
,这一幕让他日益加深心理阴影,也暗自希望能尽快结束缓刑,重新开始好好生活;然而
,脾气暴烈的Miles却像不定时炸弹,随时随地为两人添麻烦,让Collin一心低调平淡的
生活多了许多变量,也考验著两人的友情。同时,由于两人平时的工作是担任搬家工人,
必须穿梭不同空间、与各类人群互动,这经常让他们有感而发,便会以即兴饶舌表达自己
的看法(看电影时都会很期待rap的桥段,因为两人本来就是rapper,看起来也很过瘾
,也能调剂某些桥段比较沈重的情绪!);也让观众得以观察,形影不离的他们,在各种
场景,会如何被细腻而差异地对待。
——以下有雷雷雷,大家请小心——
=加州奥克兰=
为什么故事选在奥克兰?一大原因是因为Daveed Diggs和Rafael Casal本身就是在奥克兰
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这是贴近他们生活的故事;再来则是,希望大家看见奥克兰在美国社
会的形象以及种族冲突的脉络。刚好听到了转角国际.重磅广播的分享,将资料整理如下

奥克兰是美国犯罪前十名的城市,长期以来一直有毒品、暴力、警民冲突等问题。这样的
情况可以追溯至二战结束后(种族隔离主义还在施行时),因为工业开发需要,奥克兰引
进大批黑人从事蓝领粗工,在当地逐渐形成聚落,发展街头文化;也因收入不尽理想,不
时会有犯罪事件孳生。同时,除了黑人移居之外,一批白人警察也自南方迁调至此,虽早
有马丁路德.金恩博士以非暴力争取平权,但在奥克兰,黑白警民冲突的议题却因此越发
猛烈。以1966年为例,奥克兰661名警力只有18位是黑人,悬殊的种族比例、黑人受到白
人警察当街殴打之事层出不穷,双方关系到达紧绷,休伊.牛顿(Huey Newton)和鲍勃
.希尔(Bobby Seale)成立极左武装暴力团体—黑豹党。(不是marvel电影的《黑豹》
,但据说该片的背景确实与此相关。)
除了警民冲突外,我想让大家看见的是奥克兰的“橡树”。奥克兰(Oakland)原意是橡
树之地,与旧金山隔海相望,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橡树遍布,因此,在电影中也有许多利
用橡树做为象征与暗喻的手法,很喜欢这样的巧思。
首先,是Collin和Miles协助一个展览撤展,展间两旁挂满许多摄影作品,有的是一个个
特写镜头底下的人脸,黑白色阶呈现,这时候,大家不必再区分肤色,艺术家提醒他们搬
运作品时,要小心重叠的方式,某些人与某些人的视线不能相对,因为他们讨厌彼此,虽
是戏谑的场景,但在艺术家认真的神情中,仿佛暗示著现实生活中对立的存在,以及不可
触碰的界线。
再来,就是橡树登场的时候,艺术家将现在的房舍和先前的橡树合成在一起,
象征这片土地旧有与新生一脉相承,不应该喜新厌旧,要让橡树持续挺拔昂扬。看到这
一段,我自己觉得是呼应Daveed Diggs访谈时提及,在这变动的时代,奥克兰也出现新的
景象、文化,希望人们也能看见新面貌,却也不要忘了过去的根本。最后则是这些作品封
膜、綑绑、放入货柜车上,铁门重重关上的景象,有种不自由的异样感油然而生,这部片
就是这样,节奏轻松,取材日常,但有好多细微的细节,隐藏着过去个人/社会经验的积
累,不知不觉中,形成我们对于人事物的观点。这也是《盲点》的寓意,我们是否能转变
既有认知,形塑全新的观点、试图去重新理解?
第二次出现橡树,则是在Daveed Diggs和Rafael Casal心情闷而乱入的美国白人文青电音
派对,比起全片嘻哈饶舌、色彩浓艳的基调,突然切换至风格简约、节奏轻柔(很chill
)的迷幻风格,在座观众也像他们两个一样傻眼吧,但这就是文化冲突的很好范例,笑点
来自于格格不入、荒谬诡异,因为不属于那里。白人CEO在热情有礼的招待宾客时,突然
提醒Daveed Diggs和黑人朋友不能将饮料放在橡树树干造型的摆饰,那不是桌子,那是要
用来欣赏的。这样的言论无疑是讽刺,有点鸠占鹊巢却又刻意以自己的美学论调加诸在原
有文化之上,因此橡树被砍伐,变成了白人家中精美摆饰。只能说,看到这,觉得荒谬感
爬满身。这一桥段也埋下Rafael Casal爆发冲突的动机,观众将会看到他的自我认同,以
及他人看待他的角度,这让他角色变得立体有深度,也是本片另一反思切入点。
=Black Lives Matter=
不知道是不是Daveed Diggs本身是戏剧系出身,也有参与音乐剧Hamilton演出经验,因此
,除了饶舌音乐桥段外,一大亮点就是演员内心情绪的表现手法,很有舞台剧大量利用灯
光作为预警的效果,也将音效与超现实场景巧妙结合,观影起来很能够投入在角色那种动
弹不得、快要窒息的困境,也让戏剧氛围,在这一张一弛之中,凸显出力道与深度。
像是一开始驾着货车、赶在门禁之前回到宿舍的Collin,四下无人也无车,却仍是乖乖等
待红灯转绿灯的场景,红色光线映盖在他黝黑皮肤上,镜头时间拉得好长,让人也转为焦
急,也为接下来的悲剧预先示警。连结起一开头Collin在被判缓刑之前他的茫然无措以及
面对高压诘问的不适,也铺陈了之后可怕反复梦魇的雏形。(梦境那段我真的超喜欢!)
在剧情中还有许多非裔美国人日常生活容易因为标签而误会甚至被威胁/剥夺人身安全的
状况,像是穿着、持枪、或是在夜半的街头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很多看似平常的行为,却
很容易被过度解释而妄下定论,片中是以贴近Collin的心境去描绘这些人事,因此观众更
能借由画面与音效,感受着他的伤痛与惶恐。这让我想起前几年因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年
而引起轩然大波的“Black Lives Matter”运动,若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自行搜寻相关
资料来看。
=要蔬菜汁还是金牙齿?=
现代社会学之父杜博依斯在一百多年前曾预言:“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以肤色分界的问题。
”在这一百年间从种族隔离政策被废除到第一位非裔美国人总统巴拉克‧欧巴马上任,黑
人平权运动持续进行,一般大众对于种族议题也都更加以政治正确的方式看待,然而,我
们真的知道自己是如何看待种族之间不可言说的敏感吗?杜博依斯《黑人的灵魂》书中反
覆提及非裔美国人以“面纱”经历美国社会关系,面纱使得他们无法跳脱有色人种在社会
上被赋予的身份定位,也让美国白人无法贴近了解黑人经验;因此,虽然名义上黑人早已
脱离奴隶制度的枷锁,但实质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们看见了Collin的故事,他一心想摆脱过去,向往安定自由的人生;看见Rafael的挣扎
,他必须融入当地、武装自我,才能换取不被侵犯的生活。也看见Collin前女友(好像叫
小薇?)对于Collin的期待,两人一起吃著健康饮食、修身养性,朝向更好的自我努力..
说到底,是非善恶都是种选择,不应该被武断地高下划分。因此,在评断之前,我们是否
能相互尊重、试着理解脉络与全貌,尝试感受在你面前真真实实的人事物—也许就能让冲
突减少一些。杜博依斯“面纱”就像是“盲点”,摆脱不了,挥之不去,但是我们可以尽
一份力,去看见我们不曾看见的角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