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雷] 《北极上学趣》天寒地冻学什么?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18-09-20 04:42:14
图文版请于连结:
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2599123383332873541335542/7518076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非文明?地方智慧只有自己走一遭才知道
电影原名:ne année polaire
台湾是亚热带国家,尤其越往南部走越热,而盆地地势的台北市有时即时冬天将近有阳光
时还是特别炎热。故台湾人对于雪与天寒地冻的地方是好奇的,有时出国到附近日韩欧美
,只为了一窥粉雪落地的情景,而如果真的生在大雪纷飞的国度,其生活就是为何呢?《
北极上学趣》是一部以真人真事所拍摄的剧情电影,故事讲述丹麦的年轻老师安纳斯,因
为追求冒险而远赴天寒地冻的格陵兰教书,没想到生活的不方便和与都市观念的差异让安
纳斯伤透脑筋,彼此间的摩擦越来越大,安纳斯决定放下自己丹麦都市之见,加入居民生
活来找寻原因。
这部《北极上学趣》本身是剧情片也是一部纪录片,除了真实在格陵兰当地取景外,故事
叙述的丹麦老师安纳斯远赴格陵兰村落教书整件事不只是现在进行式,连演员都是真实人
物下去演出,故眼尖的人其实看得出来里头演员台词的生涩,但也看得出一些动作下透露
出真实生活于此地蛛丝马迹。也因这样使得电影剧情从头到尾都相当朴实,可以说是一部
让观众了解格陵兰当地文化与习俗生活相当有意思的电影。
虽然因为片名《北极上学趣》让人觉得是一部校园为主的电影,但其实不竟然,而是更大
的面相,例如里面有提到诸多关于丹麦与格陵兰两地的差异,也有许多是反映许多国家城
市与偏乡地区学童所接触到选择和认知上是有差异的。也提出关于“文明”的另外一种看
法。在资讯与接触的事物不同、不对等的情况下,大城市的优越感对比乡村地区的排他性
;两者之间只把城乡差距拉远,而只有一方先释出善意,放下成见,才能获取这中间的平
衡之处。
电影中叙述很多在台湾少见的情形,如取水不易、与犬一起驾驭雪橇,甚至捕鱼和狩猎等
。其中很有意思的是关于“语言”的使用上格陵兰自我的原生语言与官方的丹麦语有所差
异,而当许多丹麦当地人以语言和自我的“文明化”来看待格陵兰的传统和原住民语系,
却又让台湾观众有所共鸣。我们这群从小生活在都市长大的社会人,是否也曾用这样的眼
光看待不同于自我体系的群体,如原住民或东南亚移工?
“学习”和“教育”并非单方面,如台湾常会发生关于教授权威或怪兽家长等事件,都是
一方歧见于另一方的状况。《北极上学趣》一开始以典型的丹麦人看待格陵兰原住民;自
我式文明的角度去批判当地的传统文化,到后面进一步去了解学生对于猎人的看法、在冰
川山间奔走捕猎为生的猎人对于现代社会的看法,和当地老一辈的坚持和为何会有排他性
产生等,在了解之后发生所谓的“文明”并非只有电子商品,而是一种与自然共存的智慧

电影虽然步调缓慢,因为是诠释真人真事也少去一些夸张化的表现手法,不过自然的美景
和当地生活等,甚至点出现代式的教育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的软式批判手法,虽然不上杰出
影视作品,但可以让人很明显看出“丹麦”与“格陵兰”两者间矛盾之处和过度北欧神话
的教育体制下,也是存在着不一样的问题。没有一种教育可以完全解决所有问题,在这部
《北极上学趣》电影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关于当地传统与都市教育体制的直接碰撞。
在沉重的教育探讨之外,电影里让人喜爱的画面不少,光是雪橇犬和极光,甚至冰山大海
的场景,都让人难忘,但也加深大风雪时在地生活的艰难。而各种自然景观与野生动物地
出现导演也是全权交给了命运安排,而意外地拍摄到难得一见的动物和出乎意料的状况,
替电影留下不错的句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