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很喜欢片中满满的男人味和男性角色的互动啦,我可能也不是每个细节都注意到
,但是有些地方觉得古怪不单纯,自然会多留意。
关于Newman的身世:
第一个不单纯是郭毓琴找出手环,虽然镜头一闪而过,看不清楚上面写的拼音姓名是谁,
也没发现这手环的尺寸是大人还是婴儿的,但是拍她拿出手环出来缅怀,就觉得有些隐情
。
第二个不单纯是毓琴和Newman吃火锅时的对话,一开始是用“帮我选举的忙”把人叫来,
可是在餐桌上接到电话时却直接挂掉,还说什么“选举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不仅
是
矛盾,也觉得这互动不只是姑母对姪儿的态度。
然后自然就会注意像是Newman和阿猴的对话透露自己并不叫Van等等线索。
而最后在酒店里的那一幕,如果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路人,为什么要安排他在范保德死去的
时候在他身边?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关于文诌诌的对白:
并不是每个片中人物都一口文诌诌,这部片其实有相当多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和对白,我尤
其喜欢的是是阿猴的练肖话,什么养生不如快乐(然后就把人家带去酒家了XDDD ),还
有很多吃饭时的对话(看手机还要放大XDDD ),所以会觉得那是角色特质加上这对父子
很特别的互动方式。
范保德这个角色,阿猴说他是“既不科学也不艺术的发明家”,所以这个人身上还是有不
少有点科学有点艺术的浪漫,却选择待在小镇开水电行,所以如果觉得这个角色不贴合嘉
义乡下的形象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另外,南部、台语与土气的连结,难道不也是一种后来
刻意制造的偏见吗?
范保德是个嘉义乡下的水电工,但他可是会用罗大佑把妹的水电工啊!
还有,范保德和儿子范大齐的沟通模式很特别,他们常用对讲机讲话,就连讲电话也很像
是在聊Line,一个说完再换另一个(对照组是阿猴父子,他们的互动就直接得多),所以
他们之间就会有比较像是独白的文句,果然是要从小讲什么物理变化的和化学变化训练起
,父子几次真心话都不是面对着面说的,要不是看空气,要不是看厕所墙壁,不然就看着
人家的背......
想到和最亲的亲人反而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甚至说出口的都是批评和挑剔,偶
尔想表达,可能对方还会觉得“你干了什么坏事?”所以觉得范保德父子这样玩对讲机还
不错。
当然如果大家都这样讲话谁受得了啊!
※ 引述《DAKOU (大口)》之铭言:
: 看完当下我并不知道这部片在演什么。
: 是映后有人问起Newman是谁,萧雅全说是郭毓琴及范保德的儿子,
: 我才恍然大悟。
: 细想,的确有很多条线,不断想要告诉观众范保德与Newman之间的关系,
: 有些都作的刻意了,刻意到片中总有种欲盖弥章的感觉──
: 萧雅全不总将话说满,说死,他默认了许多镜头但要让你觉得他们不见得能是同一回事
,
: 好像嗫嚅告白的男孩,
: 找了许多借口掩盖真意,害怕被拒绝。
: 这也是这部片的感觉,父子底下真情依然,但话总说不出口。
: 左支右绌的说了些不相干的事,
: 有些什么拨拨弄弄的才看得见。
: 相对的,我觉得这部片噪声太多,有些片段与引子显得多余。
: 像是病,像是死亡,或是阿猴一整条。
: 实则,这部片像是张网,层叠交错的细腻,真要说抽掉什么至少都是引子,抽不得。
: “找父亲有那么重要吗?”
: 这句话不只是疑问,也不只是把儿子找来前的自问自答,
: 而是范保德从来没有想要找父亲的念头。
: 摆在故事的中轴薄弱,连同父亲为什么头也不回的出走──
: 或许是不同世代追求梦想的方式?
: 也是中轴薄弱,网的整体并不够牢,不够满。
: 不够满,我想有三:
: 第一:所有的“原因”萧雅全都避掉了,
: 他只跟你说表面的结果。
: 所以父亲走了,但为什么,不知道;
: 范保德回来了,但为什么,不知道;
: 郭毓琴生了孩子不与范保德说,但为什么,不知道。
: 第二:不得不说,有一些太尴尬的镜头了。
: 像是范保德在工作室戴上眼罩,说了与过往相映的台词。
: 怎么会突然想起往事?其他片段从没说过他未曾忘怀。
: “总有人要顾家,我也顾过。”走进儿子的房间,说了这句话,
: 片中极其重要的场面,但在真实生活中不会出现这种话。
: 觉得儿子在有人在所以给自己离开的借口?
: 儿子无法独当一面的当下,除了过场,叙说自己的处境以及复制的意含,
: 只会显得荒谬。
: 第三:形式与文艺腔。
: 承上,这种手法会很聚焦,但最终太在意形式,而真实走失了。
: 范保德以及众人的话语不像是单纯的人,
: 更像是刻意为之的符号,以语言给予线索及提示,
: 但文艺腔并不符合应该草根的影片调性,
: 或许萧雅全还是浪漫的吧。
: 如果故事搬弄在另一个更能舞文弄墨的舞台,成立度会更高。
: 这部片很好,画面音乐也都一流,
: 但少了那点什么,却是成败都系于萧雅全的个人特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