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怒火边界1&2:角色设定与美国反毒文化脉络

楼主: Curqder (卷毛)   2018-08-13 00:22:16
《怒火边界2:毒行者》是一部探讨美墨边境的毒品、犯罪议题的剧情片,观众借由观赏
电影稍微了解中南美洲的贩毒集团与黑帮政治以及美国如何借由打击毒品为由,将冷战后
期扩张军武的需求转向中南美;此外,秘密行动当中所涵括的刺激紧张动作场面以及出生
入死战友情谊的考验与选择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怒2》和《怒火边界》有几点相同的地方,例如片中借由联邦探员麦特(乔许布洛林 饰
)和其手下雇佣杀手亚历山卓(班尼西欧戴托罗 饰)执行任务,逐渐描绘出美国、墨西
哥及哥伦比亚为主的毒品、走私、人口贩卖议题之中,各方利益组织如何进行暗中角力。
不同于《怒火边界》由联邦探员凯特(艾蜜莉布朗 饰)的视角,带着观众在毫无头绪的
状况下卷入乱局,《怒2》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看见了更多关于麦特和亚历山卓的
心境,他们怎么在这一次任务当中腹背受敌,沦落跟艾蜜莉一样被高层甩的团团转的处境
,又该怎样跨越敌我难分的“边境”。
哥伦比亚与墨西哥毒品事业浅浅谈
其实仔细研究《怒火边界》,会发现剧情背后的角色建置颇贴合中南美洲与美国在毒品与
犯罪议题上的历史发展。全球共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国家存在毒品贸易问题,滥用毒品最严
重的国家是美国,1960年代因反战、嬉皮文化渐起,崇尚“迷幻”风格,吸引不少年轻人
使用毒品,开始膨胀的毒品需求,连带造就中南美洲以哥伦比亚为首的诸国开始相继扩大
种植古柯碱、罂粟花等植栽,也形成哥伦比亚两大贩毒集团“麦德林”与“卡利”兴起;
1990年代后,由于哥伦比亚“麦德林”首领遭当地警方击毙,跨国贩毒集团势力才移转至
墨西哥,又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美墨废除关税,贸易、走私风气更盛,墨西哥
地下犯罪事业逐渐壮大。
——以下有雷——
杀手亚历山卓与墨西哥黑帮的恩怨脉络
说起哥伦比亚“麦德林”、墨西哥黑帮与主角亚历山卓的渊源,先来回顾《怒火边界》剧
情:
FBI探员凯特自愿加入跨组织扫荡毒枭的特殊行动小组后,被其他人蒙在鼓里,不明白秘
密行动的目的,也不认同突袭长官麦特与神秘男子亚历山卓屠杀毒枭、拿她当诱饵的作风
,要求亚历山卓必须依法处理遭狭持之黑帮警察;但他在最后选择朝艾蜜莉开枪,观众也
才得知亚历山卓的背景是哥伦比亚麦德林集团底下的佣兵杀手。这时候,才带出了亚历山
卓的背景:过去曾是检察官,但妻儿遭墨西哥毒枭谋杀后,选择投身“麦德林”集团成为
杀手,以待有朝一日为家人复仇。这也是为什么联邦探员麦特会找上亚历山卓进行秘密行
动的原因。
联邦探员麦特与杀手亚历山卓的关系
其实这两个人的关系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以个人的观点来看,他们较像是雇主与佣兵,各
自有自己的目标要执行:麦特要满足上层的指令,第一集是要除掉墨西哥毒枭的党羽,第
二集则是高层怀疑墨西哥毒枭与美国境内多起恐攻事件有关,借由绑架墨西哥黑帮的独生
女伊莎贝拉,营造黑吃黑的复仇情节,又能一扫太过猖獗的贩毒集团势力;亚历山卓看似
为单纯为人做事的杀手,但因为自身与墨西哥毒枭的恩怨,更增强了他的杀戮之意。看似
单纯的雇佣关系,却在《怒火边界》到《怒火边界2:毒行者》生死交关的场面中,逐渐
铺陈两人对这段情谊的想法与感受,也替这两个“棋子”增加了温度与人性。不得不说,
在《怒2》尾声,让我感动的镜头之一,便是麦特拯救完伊莎贝拉回到直升机内,沉默不
语又将一切杂陈情绪尽显眼底的画面,真的让人揪心又动容!
若将麦特视为美国官方代表,亚历山卓为哥伦比亚贩毒集团份子来解读,这样的关系也是
另类的有意思。美国在冷战后期,逐渐将重心转回治理中南美洲的毒品议题,表面上说是
希望以军武对抗泛滥的毒品交易,但同时也是为了维持膨胀的军事支出、员额以及对中南
美地区握有相当控制权。美国缉毒局DEA在1990年代大规模侦查反毒、反恐(911事件之后
)案件,也被授权进行跨国大型毒品交易的犯罪调查,这也是为什么在《怒2》中,麦特
和亚历山卓在绑票完伊莎贝拉后,会换装DEA的制服,将这一切阴谋都推至缉毒行动,好
让美国在其中扮演神救援的角色。此外,90年代末期,美国与哥伦比亚签订“哥伦比亚计
画”,挹注经费用以喷洒古柯碱落叶剂、以及提供精良军武装备并训练精锐部队,以对抗
哥伦比亚当地反抗军势力;由此可知,麦特与亚历山卓的缘分也是因为这样的政策背景之
下建立的。
代代继起的杀手人生
在《怒火边界2:毒行者》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年纪相仿的男孩女孩,男孩是跟着表哥
在美墨边界进行偷渡人口生意,女孩则是墨西哥黑帮老大的独生女伊莎贝拉,两人都是在
这样龙蛇杂处的混乱情境中成长的孩子,却呈现了不同的反应,我认为在这两条剧情线上
,都有不错的表现。
首先,我个人猜测男孩和他的表哥代表的是美墨边界的拉丁裔黑帮,多半被称为“玛拉.
萨尔瓦杜恰”,以“Mara18”和“MS13”为首,在地方上经常从事走私、勒索、抢劫,也
不少青少年会被墨西哥精锐部队叛逃份子所组成的“*塞达组织”吸收,接受军事训练成
为杀手、人蛇集团。男孩最终选择跳下车子,我原本以为是他决定金盆洗手,不再与这票
人有任何瓜葛,想不到居然是这样的发展,期待他在《怒火边界3》会有着有趣的设定。
(*补充说明,“塞达组织”惯用的犯罪手法就是割下死者的耳鼻、将尸体陈尸河边、街
道上示众,和《怒火边界》一开始看到的景象类似。)
最后,则是要称赞一下小女孩伊莎贝拉了!我真心觉得她的演技在电影中发挥的很好,但
不知道会不会演完之后有创伤症候群== 看完电影再回想看看她经历的一切,不过就只
是在学校跟同学打了一架,结果就回不了家了哭哭,比第一集的凯特还惨的是,她不仅完
全搞不清楚状况,无法分辨究竟自己如何被牵扯进这庞大而复杂的利害关系里面,她还必
须手无寸铁地面对种种血腥残忍画面,感受生命不断遭受威胁,从她的肢体到神情,可以
看到她的恐慌、混乱到最后失焦,真的好让人心疼呜呜呜。
《怒火边界2:毒行者》虽然少了一点《怒火边界》惊心动魄的场景,但对于美、墨、哥
伦比亚暗中角力的举措都有了更具体的规划,也让观众逐渐了解建立于联邦探员与雇佣杀
手的生命故事,可说是在第一集打好的地基上头,更细微地运用一个绑票行动去刻画这类
议题背后牵扯的利益与脉络。其实自己也是因为看了《怒火边界》才开始对反毒、美墨边
界议题感兴趣,蒐集完资料再来撰写这篇文章,希望看完这些背景设定能够让更多人对于
《怒火边界》有更多的想法,如果有内容错误或是不清楚的地方再麻烦大家留言告知!
作者: redsoxnation (宅男请补满伍~~)   2018-08-13 20:01:00
推好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