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浸没 Plonger,洛红练剑中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8-08-08 10:17:25
法国青年才女明星 Melanie Laurent 梅兰妮洛红,国际观众大概从《恶棍特工》认识她
?她从 2014 年已经开始转当导演一鸣惊人、2016年导的环境纪录片更得到凯萨奖。而顺
著下来看到她的第三部作品《浸没》Plonger ,我虽然觉得它作为一部独立作品是抱歉了
点,但俨然令我们看见一个梅兰妮洛红导演之路雄心壮志的练习轨迹:
第一作《呼吸》简单刻画一个关系小故事
第二作《明日》观察大地生息拍个纪录片
第三作《浸没》则要用大自然呼应关系?
这第三部《浸没》颇有种前两作双剑合璧的感觉,看起来洛红并不安于拍简单写实的人情
爱情片、也不安于针对现实议题拍个环境纪录片、而想把环境给予的意象与灵感扣连上人
情爱情的成长超越?听来很精彩!但看了觉得有点可惜。我觉得洛红这回有点钻牛角尖了
,仿佛要硬练武功结合两者,要用美轮美奂的海洋与声纳意象、以及如心里暗潮般潜伏窜
起的洋流与鲨鱼、来呼应一段男女关系或家庭关系甚至人生观?其实自然与人情两者都很
有意思,就可惜结合得硬了点。
要说此片像今年上映的哪部片?我觉得恐怕是文温德斯那部评价票房俱差的《当爱未成往
事》,只是大片与小品之差罢了。缺点都是伟大的自然概念与人生启示结合得有点不知所
云、优点都是实在拍得真美真有气氛而且爱情火花好强大。也许我们就先不把这部《浸没
》当个完整的艺术作品来欣赏,就把它当洛红的阶段练习吧!就来片片段段欣赏每个当下
可能会更有感觉。
首段,谈爱情,过去现在声音影像跳接重组,仿佛两位演员假戏真做被跟拍一个月剪出的
时时刻刻,美好的回忆与知性的灵感超越时间逻辑进入意识流,令人十几分钟内心花怒放
!光看这段 Gilles Lelouch 与 Maria Valverde 的中年战地记者配青年摄影师之恋,就
令人佩服洛红导演风格多变勇于尝试绝不安于现状。(世故男子和战争有关、灵气女子为
海洋着迷,怎么看都和《当爱未成往事》有几分似曾相识呀)
次段,谈婚姻,经过一个年轻率性的隧道仿佛爱丽丝梦游醒来,很快进入两人仍亲爱扶持
却早已失去火花的老夫老妻状态。你我以独立自由的光芒开始交会撞出火花、交会后却彼
此牵绊黯淡无光,亟欲找到新活水的渴望,很快导向家庭老梗“生个孩子吧”。也许我们
在台湾与美片常听到的典型是女生兴致勃勃“我有了”然后男生愁眉苦脸,不过往往是人
生想定下来的兴致勃勃、人生还想前进的愁眉苦脸。想想孩子出生后拖下的是谁、取悦的
又是谁,一目了然。
第三段,谈艺术家,在婚姻与怀孕中窒息的女主演技也走向龟息,念念不忘她身为摄影师
要探索的地球“板块之间”与“幽冥之间”,还要游走体制外游走世界游牧科技艺术家们
,带着女主以“浸没”下潜继续探索自我,在这无声海底倾听洋流与鲨鱼、如心底潜意识
般蠢蠢欲动。与其生个孩子出来亦步亦趋地照顾、何不潜心追踪自己心底的孩子?这段洛
红把海水、潜游、声光、地底、与游牧意象巧手结合,超有感觉!
第四段,谈母职,可惜这片整体有点片段零碎,不然我觉得 Maria Valverde算是交出了
近年几大现实残酷的母职演出!女主角成了待在家的全职妈妈,只能很偶尔零星接案办个
不上不下的摄影展,她在女儿面前的慈爱是真,但在女儿背后日渐枯竭眼神涣散,因为她
行走全球的摄影事业已完全被绑死。母职辛苦是自然,但丈夫不懂她对原地踏步甚至不进
则退的焦虑感,使她崩溃无出口,只有毅然离家出走梦想召唤同时危疑不安的也门亚丁湾
,果然出事。
第五段:谈到最后终于到亚丁湾、象征女主角恒常游动的鲨鱼终于登场、丈夫终于也看见
鲨鱼一回... 此片的成长居然就这样有头没尾似地草草了事了:“我没有离去,只是我(
如鲨鱼般)恒常移动、你却停留了”,然后帅气地让汽艇远去,若有所悟却又迷茫。此片
若要说若有似无的意象,它表达的成长启示可以宽广无边;但若要说给角色的迷惘与追寻
划下个句点?却充满不清不楚的悬念:我们对两性该怎么走、亲子该怎么走、事业与家庭
该怎么兼顾、物质与心灵该怎么平衡,都没个具体概念。
看来洛红在这片练习风格远多于练习说故事,五段处境基本上就是用五套不同的角色关系
交给演员们发挥创造力带点即兴,的确非常生活化也非常立体、火花比起一般关系剧情片
格外旺盛,但一场场日常生活对剧情主轴的贡献不明、一句句对话一个个动作细节对剧情
的画龙点睛之效也不明,是个很即兴发挥但缺乏严谨收边的作品。
不过没关系,浮光掠影的风格她玩了、激发演员的即兴火花她练了、景观尤其水下摄影的
美感她抓到了,尤其 Valverde毅然下潜与飘然出水更是疗愈!相信此片给洛红再磨了几
剑后,我们可以期待下部更上层楼的整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