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黄金时代我们来不及参与,但总有不少数位修复版电影在平时与影展上映供现代人
回味与朝圣。黑白电影有它的魔力,《摩登时代》、《大国民》、《罗生门》、《广岛之
恋》、《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与《欲望街车》都是我非常喜欢的黑白电影,这次有幸在
台北电影节欣赏到数位修复的《山椒大夫》,自然也没意外地收入All-time list了。
《山椒大夫》里欲传达的“人道关怀”与“人生而平等”的中心主旨,让我想到《12
Years a Slave自由之心》。不只是因为蓄奴的主题,更由于厨子王与安寿是落难贵族,
而《自由之心》里的主角本也是上流社会里的高知识份子,两人纳在山椒大夫门下的时间
也差不多10年左右,那样的不甘心与痛苦与《自由之心》里所呈现的,应该相去不远。而
布莱德彼特 (Brad Pitt) 于《自由之心》中的角色,犹如山椒大夫的公子太郎,虽然他
无法在两人还小刚抵庄园时帮助他们,至少在厨子王成年后逃难时伸出援手并给予实用的
建议。
虽然给出如此的高分,但与同行的室友讨论时,她提出一个疑问。结尾厨子王与母亲团聚
的画面固然动人,但将所有画面拍出,是否就把韵味说死了呢?若厨子王循着路人指示他
的方向来到母亲居住的田园,耳边响起母亲哀戚的歌声,而后进入黑画面,似乎更能感动
人心。偶像剧《雨夜花》中,男主角母亲在其出狱当天煮了面线给他改运,画面呈现母亲
夹猪脚给儿子时目光模糊,弟弟才向出狱的哥哥解释妈妈因操劳以及以泪洗面导致视力消
退很多。但《山椒大夫》里,并无特别交代母亲目盲为何,收在回荡的歌声意境更深。虽
说这样便无法呈现母亲或因悲哭,或因年迈而失去视力,但留给观众更多想像空间的收尾
,或许后劲更强呢!
电影当中虽然没有利用太多篇幅探讨,但依旧是段有趣的细节。山椒大夫公子太郎固然胆
大心细且心地善良,但他之所以会发现厨子王与安寿是贵族出身是因为他们的用词。一般
人唤“父亲(お父さん)”便已十分尊重,但两人使用的是“父亲大人(お父様)”。这
在现代仅有父亲与岳父同时在场,为表对岳父尊重时使用的字眼,虽说在《山椒大夫》时
空背景的古代较为普遍,但也多用于上流社会中。也因此厨子王与安寿一开口,太郎便知
道他们来历不小,叮嘱他们别暴露身分,也是怕他们备受刁难,过得更辛苦。
故事取材自“山椒大王传说”,研究一些资料后发现,在原始故事里出现了许多“奇蹟”
,这些在小说里出现的设定,在电影当中都删除了。或许是想提高电影呈现出来的真实性
,抑或是如作者森鸥外所说“我想像做梦一般的写出梦一样的故事”,书里的事件才会较
为奇幻。例如:厨子王与安寿曾想逃跑,同样被烙上十字,没想到向随身带着的菩萨像祈
祷后,疤痕便转移到菩萨额上了。另外便是厨子王找到失明的母亲后,躺在她膝上哭泣,
母亲顿时目明。正因为移除了这些桥段,最后拍出厨子王找到母亲的片段似乎没有必要,
若是按照原著小说的安排,则有“孝感动天”之感。
虽然看完全片,觉得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拍出这样的作品,果然是经典,但不知是电影院
的音量设定还是数位修复无可避免的必要之恶。每当出现较高频的配乐时,音响爆音非常
干扰观影品质,也无法好好欣赏配乐在该片段所营造出的氛围,而在发生频率不低的情况
下,原本随着厨子王与安寿可怜境遇而起伏的心情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最后,一定要盛赞日本电影在古时代就大胆尝试拍摄许多针砭社会议题的作品。除了《
山椒大夫》外,前阵子数位修复的《犹山节考》也十分惊人,且同样都呈现了把将死之人
弃置山中的传统。这个桥段在《山椒大夫》中尤其重要,因着这个“仪式”厨子王与安寿
才得以走出庄园王,也才有后续逃跑的可能。虽然安受牺牲了自己,但厨子王不放弃并找
回初心的励志故事,正可说是为“人生而平等”下了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