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讲述了一群无血缘关系之人所组成的家庭的故事,两个小时的片长,叩问什么是家族的定义?什么又是爱?
但在《小偷家族》中平凡快乐、又带点淡淡忧愁的故事背后,其实隐藏了对日本社会黑暗面最深沉且无奈的指控。
请注意,本片里一共出现了三次同一杂货店的场景。
这三场戏是有言外之意的,是枝裕和是个能精巧算计一切,又将意义藏身于再平凡不过的日常摹写中的厉害导演。他在主文本之外又串起一个次文本,在此我称为杂货店三幕剧。
祥太带着妹妹到杂货店买洗发精的时候,趁著老板与客人交谈时,下手偷了洗发精。而这个客人用了一千块买菸。这时候观众也许会有疑惑:为什么用一千元买菸?我们都知道,一般买菸不会拿出照样的大钞出来的,就算刚好没有零钱,也可以用外面的自动贩卖机来买。所以问题是:为什么要在这样一间不起眼、又破旧的小店里拿千元大钞买菸?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买菸的客人是在焦距之外的。这不只是纯粹为了画面的美感而设计的。
在这里的镜头语言还揭露了客人表面上所隐藏的身份,一如他的真身在镜头里见不得人外,还隐喻了他私底下的身份:犯罪集团的车手,透过杂货店将赃钱洗掉。
如果只是要点出这样一条支线,是枝裕和实际上根本不需要将连续三个场景都设立在杂货店的。透过杂货店场景,这里的次文本建构了主线情节外的支线剧情,而在这个次文本里,杂货店老板则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老板不只是英雄旅程里,担任智慧老人的角色,以充满睿智的话语点醒祥太:“不要让妹妹做这种事。”
我们都知道,就因为老板这一席话,影响了祥太,也为本片带了最重要的转折。祥太在之后被捕、小偷家族被拆散,与老板的警语有相当大的关联。只是在这里老板扮演的角色远超出我们想像。实际上,如果只是作为给予忠告的角色,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不需要特意拉三个场景建构老板的角色的。所以接下来的问题会是:为什么是老板?
有光明就有黑暗。光明与黑暗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在杂货店的第一场戏我们先看到了黑暗(藏身在焦距之外的犯罪者)、也是无法摊在阳光底下的部分,同时也看到了隐藏真相之外的光明表面:老板。
我们其实可以大胆的假设,老板的杂货店是犯罪集团洗钱的中继站,而老板自己其实也是犯罪集团的一员。
这是有迹可循的。我们看到第二场在杂货店的戏里,老板揭发了祥太。那为什么在第一场偷洗发精时候,不主动揭发翔太呢?其实正是因为老板要掩盖的,是远比偷窃更重大的罪行。
在杂货店的第二场戏,老板看似看不下祥太带着妹妹堕落的行径而给予忠告,“不要让妹妹做这种事。”一如光暗相生,这里的话语也是带着双重意义的,这番话很大一部分其实是老板对自己所说的。
是怎么样的社会,让还不到适学年龄的小孩来偷窃?安倍难道不用负责吗?这一场是“杂货店三幕剧”中最为关键的戏,因为老板在此得到了启示,发现了他的救赎之道:他要挺身与错的事物对抗,许给孩子更好的将来。——好像小偷家族社会价值观对抗(表面光明的部分),身在暗处、对立面的老板,也要与错误的价值观对抗。
小偷家族在结局仍被拆散了。但结局在之前已昭然若揭:也就是透过身为小偷家族主线对比的杂货店支线结局来暗示。祥太带着妹妹走过杂货店,却发现杂货店早已关门大吉,唯独门上贴著一张纸写着简单两个大字:“丧中。”尽管之后没有明确表示老板起身反抗后的结果,但对符号熟稔的某些观众此刻应该已经意会到发生何事了。
此时场景在冬天,凄凉、物是人非,但两个小孩身边尽是白雪皑皑,虚幻而美好。
https://i.imgur.com/QAUCM7i.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