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影【雾中的女孩】害怕真正邪恶始终在身边

楼主: ariel119 (爱不只是一种感觉)   2018-07-23 04:02:27
http://arielhsu.tw/the-girl-in-the-fog/
电影【雾中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Fog 
上映日期:2018-7-20│129分钟│辅导级|意大利文发音
意大利电影【雾中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Fog)改编自畅销百万本的同名小说,
由原著作者多纳托卡瑞西亲自执导(好难得有畅销原作,可当该片导演哦!)
入围意大利奥斯卡之称的大卫奖最佳新晋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美术设计、
最佳剪辑等四项大奖,且同时勇夺最佳新晋导演奖。
这部片主要吸引我的是主角,
由【绝美之城】、【告解高峰会】的意大利影帝托尼瑟维洛演出,
自从看过他的【秘书长万万岁】之后,就很喜欢这个演员的自然演技。
喜欢侦探推理的人,可能会很喜欢这部片,会让观众去猜想说最后的凶手是谁?
我觉得对于时下,用媒体来办案的追跟风气也相当探讨 ,非常深度的批判,
到最后,真正的事实都已经模糊焦点了…这部电影的故事轴线还蛮多元化的,
所以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会一直在动脑,音乐跟摄影角度、构图,
我觉得还不错,一个新导演来讲,算很厉害!
上映的戏院不太多,不过我这一场几乎快坐满了!
#类似电影类型:【布局】、【顶尖对决】、【杀人回忆】、【杀人者的记忆法】
– – – – 以下内容含有剧情 慎入有雷区 – – –
– – – – 以下内容含有剧情 慎入有雷区 – – –
– – – – 以下内容含有剧情 慎入有雷区 – – –
要是说这部小说的故事轴线大意,我想导演已经用那一段话说明了:
”所有的作品都是受到前人的启发,伟大的小说家第一守则就是先模仿,
故事的驱动力往往是邪恶,我们要找到祭献的牺牲品,
最好是无辜的受害者,主角最好是支吾其词,
文学中的动机理由是仇恨,在现实生活中则是金钱。”
个人觉得【雾中的女孩】,欧洲片跟好莱坞相较起来,
还是维持了一种温婉的感觉,如果爱那种紧张刺激的节奏感,
看这部可能会觉得太温吞,但欧洲片就是带种慢理条斯的唯美。
简单来说,这部片对我来说批判媒体追风,未审先判就先入为主的态样...
整部片,确实像片名,前半段整个呈现像在雾中一样的朦胧美!
放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里面,让观众对于凶手也充满了幻想,
后面甚至让我不知道为啥想到韩片【杀人回忆】。
(一)故事中一定要具备有的受害者:
媒体未审先判的先入为主这部片大致上主要考虑的面向,算是还蛮周全:
1. 受害家属? 2.警察? 3.律师? 4.媒体? 5.受害嫌疑人? 6.心理医生
饰演警探的托尼瑟维洛,
因为过去的办案手法,透过向媒体放风声,让自己获得了想要的名气,
过去不重证据的办案方式,曾经造成冤狱的状况产生,
就算内心可能对被冤枉的受害人心虚,但仍认为透过这样雷声大的媒体操作手法,
就算不是抓到真正的凶嫌,也确实吓唬遏止了真正的凶嫌继续犯案。
虽然片中也强调没有证据等,应该无罪推定,
但整部片的氛围,都呈现了媒体带风向球的现实中。
(二)魔鬼最蠢的罪刑是虚荣
说实话,看到最后已经让人把焦点完全转移受害者家属,
反倒是沦为律师.媒体.警探,透过这件事故,
相互从中讨论衡量可以获得多少名利,
更逞遑一个被冤枉的人,被揶揄遭受这样的冤屈,
反倒可能获得下半辈子养老终生的金钱弥补!
但却可能面临过去的人生全毁~或许在追查真相这部分,
本片谈不上惊悚刺激,但过程也确实让我思考猜疑了很久,
不过,对于社会现实地描写倒是颇犀利!虽
然欧片相较温吞许多,但这部很多对话细节还是蛮精辟的,
也稍微带入一些犯罪心理学,
一件悲剧事故,在我看来,最后沦为他人金钱名利的角逐及发挥。
(三)只捕一种鱼的渔夫:人的行为习惯
看到最后一幕,导演暗示著真正的凶手,更呼应着警探托尼瑟维洛向村民说的:
”真正让你们害怕的是,其实邪恶始终潜伏在你们身边。”
警探没有怀疑过真正的凶手吗?
又怎么会有那么匪夷所思的道别?
像是跟真相的擦肩而过,但或许真正让他崩溃的是曾经建立出来的虚荣堡垒,
在这件事情上被击溃而崩坍,
前头当凶手并未确实被抓到,片中默认了不少脚色及线索,
让观众去猜想到底谁是凶手?
但不管是警探,心理医生,追风的媒体,受怀疑的教授,或是小镇的宗教,
片中都在依著一件事,就是人们的行为习惯及心理,
包括:警探的过去办案手法,跟死者有关系的人,一定会亲临现场!
犯罪者一定有其犯案的习惯喜好,非常会看商机选择时机的律师,
想要独家报导的媒体,
每个脚色都要自己想要的利益关系,... 除了受害的家属们,
这片,带给我更多省思的是关于人的心理刻划。
电影【雾中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Fog喜欢的句子 :
1. 有时候媒体比警方更擅长查调查线索,他们不会只报导采访的部分。
2. 你们留在这里,躲不掉的是那受害者家属的眼神。
3. 为什么是她?从来就没有原因。
4. 观众爱看见不得人的事,第一个铁律:将犯人神圣化,好像他是逼不得已。
5. 在尸体出来前,我们需要一个坏蛋。
6.比你的对手早25分起步。
7. 吸引媒体的注意,你将会得到应有的关注。
8. 所有的一切都有意义,也有关联。
9. 你还没准备好面对这个邪恶,这个不确定性,而认为这一切是因为来自外地,
然而真正让你们害怕的是,其实邪恶始终潜伏在你们身边。
10. 忘掉你是清白的 帮我一个忙也是帮你自己。
11. 我们记者常被指责呈现部分的事实,或是带风向球。
12. 没人认为你是清白的?你还不懂吗?他们对你已有成见。
13. 现在你只能尽量从这个案子捞钱,一旦作牢了,你就毫无价值。
14. 我知道我自己是谁,所以我不会那样做,我不会利用一个家庭的苦难获利。
15. 我要事实,这样比较好卖产品。
16. 魔鬼最蠢的罪行就是虚荣。
17. 所有的作品都是受到前人的启发,伟大的小说家第一守则就是先模仿,
故事的驱动力往往是邪恶,我们最好是找到祭献的牺牲品,最好是无辜的受害者,
主角最好是支吾其词,文学中的动机理由是仇恨,在现实生活中则是金钱。
18.身边经常有死去的人,常不会自己感到死亡。
19. 如果没有变化,当魔鬼有什么乐趣。
20.如果没有证据,没有尸体,就能安全地脱罪。
作者: jefffong5464 (杰夫)   2018-07-23 07:09:00
这部蛮不错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