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只有大海知道:兰屿近代生命史的无语(有雷

楼主: ihsiapilgrim (ihsia)   2018-06-17 18:42:32
少了火辣爱情、少了名气逼人的俊男美女、也少了带比赛得第一名的激情
崔永徽导演专心用镜头描绘兰屿孩子与家庭的关系;兰屿部落的传统面对现代化的冲击。
没有重口味的描绘,只是传达出兰屿的日常,一种真实的困境。
.
影片中,大人要带着孩子们跳出兰屿的舞步,属于兰屿的传统
但是,连大人都不晓得自己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珍贵了
要靠孩子弱小的肩膀承接,是重中之重。
对自身文化认同的迷惘,这个就是达悟族的困境,
同时是台湾原住民部落的困境,
也是台湾人处在世界的困境。
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在哪里。
.
兰屿孩子与海为伍,跳海游泳,如同家常;
但同样单纯想游泳的念头,跳入爱河游泳,却让人以为你要自杀?
‘我只是想游泳啊’
但一样的情境,引起两种不同的反应,很令人玩味。
有一句话这么说
:‘如果可以简单,谁想要复杂’
但身处文明社会中,你连单纯的念头都将不会有,因为这个社会逼着你只能复杂。
.
兰屿若要与台湾比较,就是没钱、就是穷。
生存都不易了,谈何生活,谈什么传统文化的维系?
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片中在台湾开出租车的马那卫爸爸问在兰屿造传统船的弟弟
:‘你甘愿一辈子这样吗?’
只见镜头拉离两人,弟弟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无语。
崔导借由马那卫爸爸提出了这样的质问,
但却又不给予肯定与否定的答案,而把回答丢给观众沉思。
而这样子的大哉问,
夹在传统与现代化、在生存与生活的缝隙之间,更是难以轻易回答。
遇到这样的情况,汉人会说:‘天知道’;
那么,达悟人近海亲海敬海,他们对自身民族生命的困惑那就‘只有大海知道’了。
.
片名是有趣的。
这部片的中文片名‘只有大海知道’,点出传统达悟人处在近代生命史的无语问大海;
而英文片名‘long time no sea’,则传达出马那卫久久不见爸爸的那种对亲情的渴望。
.
片名一语双关,拉出了两条电影的主轴,
对原民部落‘亲情’与‘传统’的探讨,正是崔导透过此片要带着观众寻线思考的。
而台湾的影视业自从大陆重金砸入崛起后,进入了寒冬期。
从事影视业的导演,也在为了生存吃饱与理念坚持之间,寻觅两者间的平衡。
.
蛮推荐的一部片。
用行动支持崔导对拍片的坚持,
同时,透过部落孩子的视角,感受长大成人后,渐渐被我们遗忘的简简单单与纯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