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雷] 只有大海知道(有雷)

楼主: ueyfn (又)   2018-06-17 03:48:28
一部关于兰屿的国片,很写实的一部片
不得不说小男孩跟阿嬷演超好!
这是关于亲情、偏乡教育与文化认同的片
基于国片我一定支持超好雷
其余要看期待是什么而定
我家三人去看,妈妈姊姊期待看到兰屿的美景
这种期待会很失望,
兰屿真的很美,但电影内很少美丽场景
如果你是个感性的人,那可能推荐你看
但会很心酸很难过
如果你对偏乡教育、社会现况、文化有兴趣
我觉得很推荐
因为我本身也是偏乡服务的老师所以很有感
 
<关于离家>
马那威是隔代教养的孩子,
爸爸为了工作赚钱离开兰屿去了台湾
整部片可以看到奶奶、马那威、同学们思念去台湾的家人
看到马那威在港口、机场等著爸爸,
船上下来一个一个游客,
怎么样也等不到爸爸
这是多么心酸的事情,兰屿是他们的家
但为了生活只能去台湾,
没有办法留在自己的家
电影爸爸跟叔叔说“难道你要在这里待一辈子吗?”
为什么“家”不能够待一辈子?
在部落曾经听到老师问另一个家长
“为什么这么年轻不离开这里,不去外面找工作?”
那时我思考若在部落中可以靠着耕作、打零工维持生计
为什么非得离开部落去外面工作不可呢?
为什么马那威的爸爸觉得兰屿不能够待一辈子呢?
或许钱是最大的问题。
在部落工作没办法赚很多钱
在兰屿工作或许也没办法赚很多钱
那么钱之于我们,究竟又算是什么呢?
为了钱可能必须离开自己的家乡
为了钱可能必须舍弃自己的亲人
为了钱可能连自己是谁都遗忘了
当我们把钱看得太重
我们会不会因此错过许多更重要的东西
但却毫不自知,因为眼中只剩下金钱
当钱变成最重要的事物
马那威的有苦难言、奶奶的心疼与难过、爸爸的无奈
所有的思念、所有的难过都变得微不足道
或许我这样的想法有点过度延伸
但我觉得若人生变成这样,就真的太可惜了
<文化认同与冲突>
由台湾老师组了舞蹈队,请兰屿老师教兰屿孩子跳传统舞蹈
“这是我们这次表演服装,知道这是什么吗?”
“丁字裤”
“现在哪有人在穿丁字裤,那是老人穿的,我们穿内裤”
“而且内裤包得还比丁字裤多咧”
“我们代表兰屿当然穿丁字裤,你们代表兰屿要穿内裤上台?”
“对”
电影中老师发现孩子的舞蹈动作虽然完整,
但内心少了些什么
我想是对文化的认同吧,老师应该也是这样想
于是老师带他们去做拼板舟、去种芋头、和老人一起跳舞
然后呢?孩子就因此认同吗?
看完电影后姊姊说这样他们就有了些什么吗?
我说应该不会,所以他把剧情编排成
“舞蹈的故事是一个孩子他的爸爸不在身边,
没有办法教他关于做拼板舟技巧、而感到寂寞不知所措”
我想最后他让孩子们对舞蹈产生共鸣不在传统文化
而是这个家人离乡的记忆产生共鸣。
而究竟一个汉籍老师要如何教原住民孩子原住民文化呢?
这是我常思考却没有答案的问题
是因为我对原住民文化的不了解所以没办法?
还是因为我非原住民所以没办法?
原住民老师又要如何在当今社会教原住民孩子原住民文化?
在当下的课纲、社会、价值观,
原住民文化要如何留存下来、如何教导与延续
我真的觉得好困难
我很佩服原住民传统的文化与知识,
在建筑、狩猎、生活的各种细节,都有其意义、生活智慧
但除特定场合,这些文化多已冲击到不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了
我要如何告诉孩子狩猎的智慧与文化,同时小心法律问题
我要如何传授孩子织布的知识与技能,但身上穿着机器纺织的衣物
要如何在一个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告诉孩子传统文化的重要
让他们发自内心的了解、珍视、以自己的传统与身分为荣
这是个我在偏乡服务四年还想不透的问题
我很爱这个地区、族群文化
但要如何让这文化能深刻地让孩子了解、认同
可能不是一个老师有能力去完成的
对文化认同的价值观,老师能做的可能只有埋下种子
待时间、家庭、社会、政府,一切的配合才会慢慢萌芽
作者: ihsiapilgrim (ihsia)   2018-06-17 21:45:00
部落老人说:‘为什么愈是受教育愈高的孩子,愈是离自己的文化愈远?’https://youtu.be/jkesouCDXt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