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救救菜英文 印度传统妇女的爱与尊重

楼主: alloc (韭菜)   2018-06-12 00:32:53
电影板首PO,请多指教
概要
<救救菜英文, English Vinglish>是一部印度电影,不得不再提翻译片名很不吸引人,
甚至会让人以为这是部教你怎么学习英文的电影,但其实是在欢乐的气氛下,带出语言
、性别、与家庭等议题。
电影摘要
故事主角希莎是一位印度的传统家庭主妇,虽然一心一意地为家人付出,但因其英文能
力不好遭其丈夫轻视,认为她就是生来煮小点心的。女儿也是因为这样嫌妈妈土气,生活
上无处不顶撞其母亲。
后来要去帮忙姐姐的婚礼而独自前往纽约。在一次点餐的挫败之下,下定决心报名英文
速成班。在班上学习英文的过程中,希莎渐渐找回自己的价值,也在最后赢回了丈夫与女
儿的尊重。
对家人无形中的伤害
父母在家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因为习惯会将其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若犯小错则
又会以无限放大的角度检视。本片的希莎就是处在这样的情况,再加上印度女性地位低落
而更加悲惨。虽然厨艺精通却得不到丈夫的赞赏,女儿觉得妈妈英文不好让她丢脸。希莎
也是人,她也需要被尊重,不是因为扮演母亲的角色就要将委曲全吞肚里。
语言文化产生的优越感
因为殖民的关系,英文是印度的第二官方语言。学会英文的知识份子,就会歧视不会英
文的人。像是丈夫与女儿都因希莎不会英文而瞧不起她、不太会讲印度语的英文老师、点
餐人员的傲慢等。
在哪跌倒,就在哪站起来。
在刚开始来纽约,第一次独自进咖啡厅点餐时,因为英文使用上的困难遭到点餐人员冷
漠的苛责对待。感觉好像整家店的人都在嘲笑,她崩溃跑出去大哭。后来无意间看到了公
车上的广告"四周学会英文",可能她心想,若是所有不尊重是归咎于英文不好,这是一次
很好的机会。一期的课程约400美元,很不便宜,她还是下定决心报名。
第一次只有一次,第一次的经验都很特别,所以开心的玩,有自信、有把握、确定
这是希莎在搭飞机时,同行的老人给她的建议,也给了希莎很大的勇气。用别脚的英文
打去何家人美语报名,在陌生的城市独自前往补习班,用着菜英文与班上的同学聊天等等
。但现实中我们都会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不想被他人嘲笑太过于小心翼翼,无形中错失
了很多可以练习的机会。
先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在纽约学习英文的过程中有一段法国恋爱的插曲,其实希莎是偷偷报名补习班的,家人
对她还是一样的态度。在有一次女儿无理的顶撞下(剪贴簿事件)希莎有点崩溃,好像自己
母亲的角色被否定那样。希莎找回自信一部份是来自于补习班的学习,另一部份是来自于
法国男的追求。这让她找回了自己的价值,而且不是母亲的身份,而是"希莎"这个人,对
她来说这是有成就又感动的。
法国男的追求有没有让她动心,坦白说一定是有的。但希莎还是坚守其身份,拒绝了他
。就如希莎所说,"她需要的不是爱,而是一份尊重。"
重新爱上自己的希莎,找回了自己的价值,除了散发自己的价值取得他人的尊重外,也
更能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他人。
家人永远都不该嘲笑你的弱点
在接近片尾中希莎的英文贺词,一部份是说给米拉与凯文听,一部份也是讲给丈夫与女
儿。虽然有点太过理想化,但希莎认为在家庭应该是要能得到尊重与爱的。但若有一方开
始觉得不平衡的话怎么办?这时就要自己帮助自己,成功之后,就会又回到平等,人生因
而变得更美丽。这些话也是希莎在四周学英文时所领悟出来的,天助自助者,一味的抱怨
对现况没有帮助。
总之,这片内容比片名还要多更多。而且本片也不像传统宝莱乌电影一直载歌载舞,其
歌舞的部份我觉得拿捏很刚好。在很欢乐的氛围下带出性别、文化、家庭等议题,推荐给
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