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厌世妈咪日记》- 妈咪的孤单内心世界

楼主: leila (Lizzy)   2018-06-05 16:24:15
◎《厌世妈咪日记》(Tully) - 一位妈咪的孤单内心世界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2363704
近年有几部描述为人父母酸甜苦辣的电影,都愿意承认“当妈妈”这表面
上很幸福的事情,背后有很多令人痛苦、抓狂的附带条件,不过这些片比
较倾向采用疯狂喜剧的型式,大概不想让观众看完沮丧忧郁或是决定这辈
子绝不生小孩。但《厌世妈咪日记》反其道而行,并未将育儿浪漫化,也
不将种种痛苦给幽默化,它带观众进入一位妈咪的孤单内心世界。
Marlo(莎莉赛隆)即将迎接意外的第三胎,她已经被家中老二的特殊状
况(未确诊,但很可能在自闭症光谱上)消耗得疲惫不堪,面对新生儿的
到来,家中气氛不是喜悦,而是灾难降临的节奏。Marlo的弟弟曾大力建
议老姊找个“夜间保母”让她至少晚上可以睡个好觉,Marlo原先颇为排
斥,但在身心俱疲、面临崩溃边缘之后,找来Tully(麦坎西黛维斯)帮
忙带新生儿,人生顿时变成彩色,但事情没有想像中简单......
《厌世妈咪日记》是导演Jason Reitman与编剧Diablo Cody的第三度合作
(前面两次是《鸿孕当头》与《半熟男女》),剧本是Cody生了第三胎后
写的。在这部新作品中,除了Cody惯有的妙语如珠,编剧与导演还费尽心
思呈现为人母亲的种种痛苦细节,从孕期开始永远被人嫌弃或评论说是不
够好的妈妈,连喝个低卡咖啡都要被路人批评),孩子出生后没日没夜的
兵荒马乱更是疲累又无聊,这段使用蒙太奇手法强调了忙乱与重复性,内
容包山包海,连新生儿吸吮乳汁造成的乳头受伤画面都带到了,任何有经
验的妈妈看了都会心头一惊奶头一疼吧。
育儿之前,各种人生经验如求学、出国、工作等等,感觉是累积堆叠到你
身上的,但有了小孩之后,那感觉不是你又累积了什么,而是把现在的你
跟过去的你切断了,或者是有人把你往别的方向拖走了。美人鱼上了岸,
或许有得到王子与家庭的可能,但也失去了声音,与徜徉大海的自由。
《厌世妈咪日记》着重于Marlo放弃、失去的那些,而非得到的。Tully刚
来的时候,有时镜头从Marlo视角出发,紧紧盯着Tully的纤腰,暗示
Marlo心里在缅怀自己过去的身体;看着Tully的充沛精力,Marlo希望自
己也能是那个模样;当Marlo与Tully聊到这位年轻女孩的生活时,观众可
以感觉得到Marlo的羡慕与遗憾。
女人的人生历程,看在外人眼里,可以说是从充满性吸引力、有生育力,
到没办法生育、再到对身边的人包括丈夫都变成隐形人,这段过程的心理
调适很不容易。莎莉赛隆诠释经历身心崩解的Marlo角色,演来十分诚实
、毫无保留,坦白到令人痛苦,甚至为戏增胖二十公斤,务求贴近真实。
而Tully神采奕奕的双眼,与Marlo的成为强烈对比。《厌世妈咪日记》有
好几幕,强调了Marlo的空洞眼神,仿佛望向千里之外、或是魂魄早已出
窍,几乎像是母爱的尽头──如果本体已经掏空,还发散得出母爱吗?
本片更大胆的安排,是关于Tully的真实身分。在电影前段,Tully的角色
塑造与行为模式,有些很奇怪的地方,我边看边觉得,难道编剧与导演真
的认为妈妈职责就是该这么“神奇”、要能彻夜带小孩兼把家里弄得超干
净兼亲自烘培杯子蛋糕给同学兼每餐现做餐点吗,那其他没能负担神奇保
姆的妈妈就只能被称为烂妈妈或是干脆切腹谢罪吗?但请保持耐心,到了
后面真相大白时,先前种种离谱的安排都会说得通。
这个剧烈转折,更强调了一件事:育儿的种种感受中,最大的一块常常是
孤独。育儿路上从来只有妈妈自己一人,其他人要嘛不存在,要嘛在嫌你
。即使看到宝宝可爱的一面,也没有人可分享,因为亲眼见到的只有自己
,所有心事只能自言自语。照理说,丈夫应该要是能跟Marlo分享的对象
,但他要上班、常常出差、也有自己的压力,没法担任倾听角色。这对夫
妻虽仍相爱,但几乎没有沟通与任何交集,彼此已无力气再关心对方现在
的日子多难挨,或许他们也很迷惘,怎么会走到这一步,但又无力解决。
Marlo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午夜牛郎》,恰巧与她的现实曾为强烈对比。
节目中的性爱,又夸张又好笑,与真实似乎相去甚远,而且仿佛唾手可得
、想上就上;但现实中的她,则在面对性爱留下的混乱后果──小孩,“
性行为”本身却已经不再发生了,妻子累得半死、丈夫只想打电动逃避现
实,性爱成为压力与奢侈。
在各方面,Marlo都陷入全然孤独,生活中没有与其他大人的亲密与情感
连结,孩子与她的连结则是大量地消耗她仅存的体力与情感。
我特别喜欢《厌世妈咪日记》的一段对白,那时Marlo正在与孩子学校的
校长吵架,正要怒气冲冲夺门而出,对方喊道“我不希望妳在这种情绪下
离开”,此时Marlo直截了当说道:“我每天都是带着这种情绪离开的,
只是妳从来没有发现!”没错,妈妈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在演戏,打从一睁
眼就要开始演,才能够隐藏内心的挫折与愤怒,但这并不代表“没事”,
其实很多妈妈都“有事”,只是现实状态令她没有“有事”的本钱,顶多
只能勉强硬撑,维持与周遭人事物相安无事地活下去,心头却总是愤怒、
孤单、酸楚。
Marlo需要与过去那位年轻的自己谈心、聊天,让她找到一点自我,Tully
就在这个位置,也只有Tully能有时间倾听她、讲的话不会激怒她。但编
剧摆出Tully与Marlo的对比,并非为了切出两条互斥的路,Tully的生活
并非幼稚无知,Marlo的选择并非伟大崇高;Tully的日子并不完全圆满无
烦恼,Marlo的人生也有某些令她开心满足的事情。但既然这条路走下去
了,想办法活着走完比较重要,无须羡慕他人,因为毫无帮助。
《厌世妈咪日记》的主旨不在逼女人,它不会指着你说,你可以平衡家庭
与工作、而且"You can have it all."(像伊凡卡川普的新书那样),它
告诉你,自己一个人做不来是正常的、不快乐也是正常的,是不用羞愧自
责的,向队友求助没有什么不对,难受崩溃也没什么奇怪。如果实在找不
着人帮忙,那么只要你还活着,就已经是成功了,即使端出冷冻披萨晚餐
或家里乱成一团也不代表你“失败”,硬撑出表面上的完美并不会改善你
的人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