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晚才回这个讨论串,因为上映的时候一直没时间去电影院看,到最近才可以在 iTunes 上租这部片,昨天晚上终于把他看完了。
其实我觉得这部片没有帮 Tonya 洗白耶~我认为电影想表达的,是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来看,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虽然他们都是“事实”。
先说 Nancy,毋庸置疑的,他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受害者。但,这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不是一个好人一定要对上一个坏人,Nancy 是受害者不代表 Tonya 就不能是受害者。
至少从两个面向来说,Tonya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受害者。
首先是他的家庭,我不认为电影想探讨的是阶级,而是缺乏一个“完整家庭”对 Tonya 各方面的影响。他从小就在一个充满肢体和言语暴力的环境下长大,从他在爸爸离开时哭着说带我走,就能看出他有多害怕跟妈妈一起住。说真的,能走的话谁想留?
从小,Tonya 的妈妈就和一般人的不一样,在溜冰场上总是口出秽言,不让他和其他人交谈,还曾经禁止他上厕所,导致他尿洒溜冰场。而且,因为妈妈要他专心溜冰,导致他中学就辍学了。对于其他同样遭受家暴的人来说,他们还有机会在同侪中得到家里得不到的爱;但对于 Tonya 来说,他的人生除了溜冰就只有妈妈,没了。虽然很多滑冰选手的家庭都不是很有钱,但被妈妈丢刀子的选手应该不多吧?
其实,电影不止着墨在妈妈给的精神压力和言语暴力,更多的是妈妈没给的东西——对 Tonya 的肯定。看得出来 Tonya 很有溜冰天份,但从小到大妈妈从来没有对他说过一句“你表现得很好”。表现差得到的是一连串的打骂,表现好得到的也是一连串的打骂(或许强度弱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当 Tonya 家里被记者包围时,妈妈对他说的那句“I’m so proud of you”,对他来说这么重要,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从他妈妈那里得到正面的回馈。当然,后面从妈妈口袋中搜出录音机就不多说了……
另一方面,是当时的美国滑冰协会。很明显评审普遍不喜欢 Tonya 这个选手,因为 Tonya 不符合传统滑冰选手的“形象”。在那个年代,除了本身滑冰的技术,他们也要求选的音乐要有格调、编排的舞步要淑女、甚至选手本身就要散发出“良家妇女”的气质,这样才“够资格”代表美国。
对年轻的 Tonya 来说,他没办法接受为什么滑冰比赛不能回归到基本——滑冰的技巧。为什么其他客观的运动比赛,比的只是单纯的技术——游泳比的是谁游得快、射箭比的是谁射得准、网球比的是谁打得好。为什么滑个冰,还要符合大众对于美国甜心的想像?你当然可以说教练早就提点他多次,而他自己不愿意改变。但站在 Tonya 的角度,他并没有其他滑冰选手拥有的幸福家庭,为什么却要他演地好像他和其他人一样幸福?与其说 Tonya 硬要反其道而行,不如说更多的是不服气。
这也是为什么 Tonya 在和 Jeff 婚礼后,说出“I can finally skate like other girls”。因为现在他终于拥有他心目中完整的家庭,填补了他心中自身与其他选手的差距。也因为如此,他愿意在自己的衣服上缝上粉红蝴蝶结,他终于能够做自己,而又同时符合大众对选手的期待,此刻他真正是一位能散发出粉红泡泡、一位“幸福的”选手。
但没想到好景不常,Tonya 受到 Jeff 的家暴,而最后也导致两人离婚。同时他在场上的表现也一落千丈,一场又一场的失败。在他好不容易演出他自觉还不错的表现时,他又没受到评审的青睐,最后追到停车场却只得到一句“你不符合形象”的答案。在他的心中,形象就等于幸福家庭,所以他才会再回头去找妈妈,和跟 Jeff 短暂的和好,这也间接地导致“那事件”。
最后电影回到“The Incident”。就这件事来说,Tonya 到底事前知不知情,或甚至他是不是主谋,我想不管从电影中、现实中,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所以整件事其实是罗生门,到底事实如何也不是电影想讨论的。我认为电影想表达的是,现实生活并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是像二分法般黑白分明。就像 Tonya 在访谈提及的,其实有一段时间他和 Nancy 私底下是朋友,在比赛的路上不只是室友,还常常玩在一起。但媒体为了报纸的销量,一定要将 Nancy 和 Tonya 摆在天秤的两端,来满足群众非善即恶的道德观。
甚至在最后,Tonya 被迫放弃他一生唯一的技能——滑冰,后来走上的道路却是完全不相干的拳击;或许某方面来说,他认为拳击最符合大众对于他形象的期待,而不再需要在“做自己”和“做别人期望的自己”中间拉扯。
我很喜欢这种用不同人的角度,去拼凑出一件事件的电影。而通常这种电影也不会告诉你谁对谁错,因为“事实”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真相”也不是永远只有一个,只是端看用什么角度去看,而这个就是 I, Tonya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