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
1943年黎巴嫩脱离法国独立,这个袖珍小国位在地中海东岸, 风景及气候宜人, 人口中基
督徒和伊斯兰教徒各半, 其中基督教势力获得法国鼓励扶持, 独立后的国家权力分配为:
总统与军队总司令由基督教马龙派担任; 总理与议长分别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轮流
担任, 军队参谋长由伊斯兰教德鲁兹派担任; 议会99席中基督教派占53席, 此后国家享有
卅年和平, 在旅游、银行、边境贸易带来的收入不输石油国家, 首都贝鲁特(Beirut)被称
为为中东巴黎, 黎巴嫩镑也成为当时和瑞士法郎、西德马克一样的国际货币。
后来到了冷战最盛的1970年代中期, 伊斯兰教人口增长成为全国多数, 对于基督教派继续
掌握军权日益不满, 要求重新分配国家权力, 而既得利益的基督教派坚持不让, 两派之间
的斗争逐渐激化。当时阿拉伯世界获得苏联的支持, 对抗英美力挺的以色列和基督教派势
力, 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约旦被驱赶到黎巴嫩南部建立基地以后, 让黎巴嫩的局势更加
复杂, 终于爆发了黎巴嫩内战, 时间从1975年4月13日到1990年10月13日, 费时15年6个月
, 整个国家分崩离析, 外国势力干涉严重, 1990年政府军在叙利亚支持下, 趁著英美忙于
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对付侯赛因的伊拉克政权, 终于结束让无数生灵涂炭的内战。
同时, 在当时杂的国际情势下, 从1948年到1982年爆发的五次中东战争, 其中第五次中东
战争(1975年6月6日)就发生在黎巴嫩南部, 又称为黎南战争, 以色列出动6万余部队大举
入侵黎巴嫩, 占领约3000平方公里土地, 在同年8月下旬, 在以军包围之下, 巴勒斯坦武
装力量12000人撤出贝鲁特, 分散到8个周边阿拉伯国家。当年8月下旬基督教派强硬领袖
当选黎巴嫩总统, 提出解散所有教派武装, 建立统一政府军和全国和解, 但被叙利亚及伊
斯兰教派强力反对, 后来这位总统被叙利亚特工暗杀身亡, 却被当时以色列国防部长夏隆
谴责巴勒斯坦人是凶手。为了报复此一行为, 1982年9月16日-18日在以色列军队默许下,
基督教民兵进入贝鲁特西区难民营内进行大屠杀, 史称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事件(又名萨
布拉-夏蒂拉大屠杀)。联合国后来出面调查这个“种族灭绝”事件, 认定以色列占领军当
时清楚意识到大屠杀正在进行中, 不仅没有阻止还帮助屠杀平民, 因此认定夏隆须对“忽
视大屠杀和复仇事件的存在可能性”负有个人责任,这迫使其引咎辞职。 可以想见, 虽
然后来夏隆出任以色列总理, 在2005年撤军加萨走廊有益于中东和平, 仍被巴勒斯坦人视
为“贝鲁特屠夫”。
这部电影发生的时间点, 就是在1982年4~5月间, 在黎巴嫩内战开打而以色列尚未入侵黎
巴嫩之前, 美国的谈判专家到贝鲁特来, 要营救他的好友暨美国CIA高阶主管被伊斯兰教
民兵绑架的行动。
[以下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