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址: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2751
前年专访了是枝裕和,非常荣幸的机会。
挖出这篇旧文来分享,
恭喜真诚又勤奋的导演,谢谢他。
聆听海潮的人 —专访导演是枝裕和
幸好这个世界上还有是枝裕和,我们内心关于家庭的痛与缺憾,才能如此温柔的被包容与
超越。从1995年的出道作《幻之光》(注1),到2008年的《横山家之味》(注2),再到
今年的《比海还深》,他拍摄了十一个关于残缺与死亡的家庭故事。人生脆弱且破碎,但
只要是枝裕和带着我们一直、一直往前走,终能抵达一片蝴蝶翩翩飞舞,死者守候生者,
生者记忆死者的海滨。
听着海潮声,如果再也回不了家怎么办?
“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跟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去千叶县的海水浴场玩。玩完去淋浴
间冲澡。冲完澡出来原本应该要往右边的巴士停车场集合,但我出来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搞
不清楚方向,就往左边沿着海岸线一直往前走。大家都在巴士等我回去,想着:‘是枝裕
和怎么还不回来?’的时候,我却越走越远,一直想着‘ 怎么办我迷路了。’越来越慌
张的我,只能沿着海岸线一直走一直走。虽然那时候才小学一年级,可是我印象很深刻。
我听着海潮声,想着万一就这样跟大家分散,永远回不了家怎么办?”当我问是枝裕和“
为什么反复拍摄海?”时,他只说了这个记忆。从此,他的电影中,潮声不绝。
二十年后,是枝裕和的首部长片《幻之光》,诞生于海潮声中。主角由美童年时,奶奶受
到莫名的召唤,执意前往故乡四国,从此消息全无。后来她丈夫因为未知的理由自杀。多
年后,由美再嫁到奥能登的渔村,“一个一年到头浪涛声不绝的穷村子”。亲人自杀的谜
团像诅咒一样让她无法平静,最后,她在海滨理解了……孤独的时候,海上的人会看到一
束很美丽的光,在海上闪啊闪,召唤着他离开。死亡绝美且神祕,此岸的生者看不到遥远
的彼岸,一如行走于海边的人。尔后他几篇故事中只要至亲过世,就会出现海。《无人知
晓的夏日清晨》(注3),哥哥最后将妹妹葬在眺望羽田机场的沙滩;《海街日记》(注4)则
结束在四姊妹漫步于沙滩,回想他们死去的父亲。
是枝裕和创作的十一部作品,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庭或死亡。无怪乎启发是枝裕和至深的作
品,是侯孝贤的《童年往事》,一个关于父母与奶奶之死的电影;而影响他最深的创作者
之一,则是不断挖掘亲人冲突,展现家庭丰富人性的小说家、剧作家向田邦子。对是枝裕
和来说,死亡包含着新生,而家庭的破碎不是结束,是下一段故事的开始。所以他的故事
充斥着再嫁、离婚的夫妻;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或兄弟姊妹。他始终将镜头对准生者,关
注他们生活的延续。一如死亡与大海的矛盾:同时象征著强大的毁灭,也带来伟大的包容
和救赎。
从《横山家之味》到《比海还深》
“《横山家之味》是我母亲过世不久开始的创作,所以我觉得这是跟妈妈的对话。”写作
剧本时,他住进了导演小津安二郎居住过的茅崎馆。“每到夜晚,中庭就会传来白天听不
到的海浪声。一想到小津导演是否也曾聆听这样的声音,不由得感触良深……总觉得(《
横山家之味》)里头,留存著那段时间的住宿记忆。”
《横山家之味》是一个充满海洋意象与死亡气息的故事。多年前,横山家的长子纯平为了
救人溺毙在海边。良多带着再嫁的妻子和义子从东京回到老家祭拜长兄。最后良多带着义
子与父亲漫步在海滨,与父亲和解。良多的父母最终和哥哥一起葬在山头上的墓园──一
个远眺就会看到大海的地方。
新片《比海还深》则与《横山家之味》有着大量的关联。两部片都是由树木希林和阿部宽
演出一对母子,主人公的名字都叫做良多,角色设定也如出一辙:都是一名落魄软弱的中
年男子。
关于良多,是枝裕和这样说道:“良多这个名字是我高中排球社学弟的名字。我觉得这个
名字很好,就给阿部宽用了。后来作品如果有父子关系,而且有投射我自身经验和想法的
角色,我都倾向叫良多。”他以良多印证自己的岁月:《横山家之味》时,导演和阿部宽
都是四十多岁,树木希林七十多岁;而现在的《比海还深》,导演跟阿部宽都进入了五十
岁,树木希林也八十岁了。是枝裕和进一步说道:“随着时间过去,他们的人生,有一些
成熟的部分也有一些已经丢掉的东西,都可以在电影中很真实的看到。我满希望在我六十
岁的时候,找六十岁的阿部宽再演一次良多,不知道那时候会拍出什么样的人生?”
正因为相似,所以能看出许多微妙的不同。《横山家之味》中,树木希林一边喃喃自语,
一边慌张的想抓住误入屋中的黄粉蝶。晃动的手持镜头下,树木希林的痴迷令人心碎,她
坚信那就是长子纯平的灵魂。到了《比海还深》,树木希林却对阿部宽说:“前几天走过
社区公园的时候,我看到有个蝴蝶飞过来,我以为是你爸,就跟他说:‘我还要活久一点
,你就不要再跟来了。’”这段话,是导演将他妈妈说过的话,原封不动的在电影里重现
。
家庭的破碎不是结束,是下段故事的开始
或许这就是良多在八年间“丢掉的东西”与“获得的东西”:《比海还深》已经不再悲伤
,并开始能处理家庭、死亡以外的题材了。良多在家庭以外,有了完整的职场生涯,并在
工作地点组成了没有血缘的“拟态家庭”:Lily Franky饰演的老板像是他的父亲,而池
松壮亮则是个像儿子的同事。家中成员,也都能以轻松幽默的态度看待父亲的死去。虽然
以“ 海”作为片名,但故事中没有出现海洋,只有从海上来的台风──一个让良多接受
自己成为“ 他人的过去”的自然力量。就像导演所说的:“《比海还深》是与父亲的对
话,但父亲却是故事里面唯一没出现的角色。”
曾经逃避父亲的他,现在这样归纳父亲与自己的关系:“从小我就想着我绝对不要成为像
父亲那样的人,可是到现在我才发现我的身体状况可能是遗传自父亲,还有我的声音和眉
毛跟我印象中的父亲越来越像。我就想:‘啊,果然父子之间还是有一些躲不过的事情。
’”对于台风和父亲,是枝裕和也有这样的温暖回忆:“我们拿着蜡烛,全家人一起度过
整个晚上。隔天早上,我都记得我爸爸会打开窗户把雨水露水擦掉,然后推开门,看到门
口的玉米田被吹得东倒西歪,可是特别清澈的样子,那让我印象深刻。”未来是枝裕和,
打算进一步拍摄家庭以外的故事,像是满州国的历史题材──他父亲曾经作战、被俘虏、
遭受磨难的战场。
看似安静的他其实是个不安的人。像是故事中不断移动的角色一样:“实在是很喜欢移动
,最喜欢了。我很享受搭交通工具的时光,像是搭飞机、电车、通常是我最有灵感的时候
。但是到了终点之后常常想要回家。”这岂不是跟人生很像?陆地是生,大海是死,两者
交会的海滨,时而温柔,时而残酷,而人生就在海潮往复之间。小男孩沿着海岸线越走越
远,但他已经不再担心迷路回不了家了,因为这里就是他的归宿。他会带着我们静静的一
直走,一边听着不停歇的海潮之声。
(注1)
《幻之光》,1995年
一对住在东京的贫穷夫妻,在生下孩子不久,丈夫自杀了。妻子守寡数年后,带着儿子再
嫁到乡下小渔村,但她的心中一直有个挥不去的疑问埋藏着……是枝裕和首部剧情长片,
即获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导演新人奖。
(注2)
《横山家之味》,2008年
横山家的长子十五年前溺毙,在他忌日的这天,次子良多带着妻子与继子一同返家。对往
事一直无法释怀的母亲、无法面对良多不愿继承医院的父亲、以及姐姐一家人,在相聚的
两天时光里,他们如何面对彼此?
(注3)
《无人知晓的夏日清晨》,2004年
改编自一九八八年日本真实社会案件:“巢鸭儿童遗弃事件”。讲述四个异父同母的小孩
,他们不能离开家、不能上学,更不能被外人知道,而母亲也为了再婚抛弃他们,从此,
这些孩子只能够依赖彼此活下去……
(注4)
《海街日记》,2015年
改编自漫画《海街diary》。香田家的三姐妹一起在祖母留下的屋子里相依为命。某日,
她们得知抛弃她们的亲生父亲去世,三人在父亲的告别式上,意外与同父异母的妹妹相见
,于是决定将她接回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