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完整版
http://cyclops1987.pixnet.net/blog/post/66749070
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lonerofshadow/
天啊......忍了好几天终于看完了...
从《钢铁人》揭开一鸣惊人的序幕,Marvel世界观系列电影已经在大银幕陪伴无数观众漫
迷度过十年的光阴,不论你喜不喜欢或著羡慕嫉妒恨,也早已注定会影史上写下不朽的传
奇。
花了六部电影汇聚而成的《复仇者联盟》首次将Thanos这个魔王角色于片尾片段公诸于世
,早早替《复仇者联盟:无限之战》做了个令人期待的预告。但Marvel也不急着请出
Thanos他老人家的大驾来教教复仇者们如何做人,随后又经历了《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
》、《雷神索尔:暗黑世界》、《星际异攻队》和《奇异博士》等等作品来铺陈一颗又一
颗的“无限宝石”,也老是被讥笑这些只不过都是另一部“无限宝石简介”或“无限之战
预告片”。
但时间总是会过去。大家盼著盼著,号称集结所有MCU(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作品
英雄于一堂的《复仇者联盟:无限之战》终于来临了,就在Thanos于《复仇者联盟》片尾
片段回眸一笑六年之后、就在他老兄终于挪开尊臀跑去戴上无限手套说算了我自己来之后
三年,他这次,终于,真的,要杀来地球了。
因此,也不难看出这次因为两部《美国队长》表现极为出色而接下《无限之战》的Russo
兄弟档导演对于这位之前几乎可算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此角格外重视,虽然是真人动
态捕捉加上电脑动画,还是给了他许多“发挥演技”的段落,开头从阴影中登场的手持拍
摄长镜头也有十足的威压感。而为了不让Thanos成为空有强悍武力却没有头脑的大魔王,
编导也很认真地为他与养女Gamora写下许多对手戏,让他像个邻家阿伯般的“话家常”,
一派轻松阐述自己是具有理想的,自己的残杀都是有道理的,仿佛看透过去未来的苦行僧
,一切罪孽都让我来背负吧,只有我可以带来宇宙的平衡并且拯救世界。但也因为在两个
半小时不到的片长之中(即使已经是MCU系列中最长)花费了不少心思描写这位大反派,
也导致其他线的英雄们不见得有如同前作一般有够好,或至少说够有成长意义的个人发挥
,算是可预期的结果,毕竟这批角色累积了十年的能量,只要把他们放在同一个画面之中
,自然有许多点滴流过心头。
但很不幸的,《复仇者联盟:无限之战》终于浮现的一些问题,几乎都跟这位紫色的霸者
脱不了关系。
相信观众影迷都可以感受到“剧组很想要塑造出一位经典反派”的野心,也知道他们或许
在这样的篇幅当中尽力安排了一些说法让Thanos的暴行“看起来”似乎是有说服力的,似
乎是可以博得一些认同的。但在片长摆明无法进行哲学辩证或呈现究竟Thanos是如何形成
这种“总之全宇宙就是要死一半”的思维逻辑的时候,Thanos的举动其实还是不会比许多
打着人口过剩旗号而意图进行大屠杀的诸多作品反派高尚多少,顶多可以给他那句“不分
贵贱、完全随机”多加一丁点正面分数,但是他自己的行为和标准却还是存在许多反复,
检视其“宇宙平衡”的定义也禁不太起更深刻的推敲,这也导致了编导剧组满出银幕的努
力和真诚显得格外讽刺,不管再怎么将他拍的一往无悔、千万人吾往矣的身影,还是觉得
斧凿痕迹过深、很难认同,不似《英雄内战》真的是“站在谁那边都不对”的左右为难。
当然换个角度想,Thanos的所谓理想,或许也只不过是尝试说服自己、洗脑自己、欺骗自
己的说词而已。早在他的族人步往毁灭、自己却无能拯救的时候,他就已经迈向了疯狂,
却依然对自己编织著“杀一半刚刚好”的残酷谎言。综观Thanos的作为,他时而说要齐聚
六颗无限宝石来实现真正公平的扫荡,却又不等宝石到手就开始凭自己的意思到处屠戮。
当他在处决百姓的时候,也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甚至还不时作出言而无信的暴行,偏偏
又对这些顽抗的英雄们手下留情、给予尊重,一切都是看心情,只因为他拳头大,他杀了
算。所以他陷入了自己给自己灌的迷汤,耽溺在自以为是的悲剧英雄角色里。他并非想要
成为什么宇宙之王,但他的所作所为也只是在满足自己当初没能成为拯救家乡的遗憾,所
以改成了“拯救”宇宙,将自己当初未尽的抱负强加在这个世界,但其实这个世界根本不
需要他来“拯救”,更不需要这种方式来拯救。如果用了这种角度来切入,加上他对养女
出乎意料的真心关爱,或许Marvel还真的打造出了一位虽有无上力量却具有复杂又细腻的
心思人性但是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反派呢。
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他和Tony Stark的照面。钢铁人见识到了外星的力量,就深恐总有
一天会有如同Thanos这般的狠角色来找地球的麻烦,所以穷尽心力研发科技,不仅让自己
在《钢铁人3》中陷入恐慌,最终也在《奥创纪元》中制造出了奥创。而他某程度的自以
为是,也的确和Thanos的“我是为你好”的任性如出一辙。
因为角色繁多、格局庞大,如何限制“无限宝石”过度使用又必须让Thanos展现一定的强
悍来营造绝望感,因应“剧情需要”的漏洞和徒劳无功的桥段势必也比之前两集《复仇者
联盟》和《英雄内战》等片还要更多更明显,就连Thor出发铸造神兵的支线都显得有点多
余,要试图忽略这些细想起来就豆页痛的嘈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在必须分配如此众多的出场角色戏分、凸显个人独立电影中的风格、虽然不需要再深
入描绘或给予成长但至少要保持角色的性格描写、几乎每一位角色就算没啥特别的戏份也
依然要给颗帅一把的镜头还要兼顾节奏的流畅,再加上剧本开了多线战场,最后再汇聚成
宇宙和地球两大战线,这真的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Marvel光是把这个不可能的任务顺利
完成就已经是不得了的壮举,更何况还是在其实并没有出什么真正令人发指的大错之下(
看看隔壁棚……),有此等稳健的表现、丰富的细节、依然出色的武戏编排(个人最爱美
国队长三人组飒爽救援围殴Thanos手下),甚至也借由英雄方的“决不牺牲任何一人、以
少数性命换取多数性命”的顽强求生信念和疯狂泰坦那偏激的“直接杀光一半来保存另一
半”狂想来互相碰撞,让正邪对决并不仅仅是肢体、兵器、雷射光的交锋而已。
或许Thanos无法带来宇宙的平衡,但罗素兄弟经过三部大作的考验,的确带来了Marvel宇
宙电影的平衡。
至于令人错愕万分的结局,其实反而是相对令人安心的。不仅是因为奇异博士看透未来选
择的伏笔,更因为灰飞烟灭的英雄们都还有一堆续作等著开拍这种“大人的理由”,使得
最后的绝望感打了一些折。简单来说就是搞成这样想必有方法可以从头来过,反倒是前段
和中段那几位先行离场的角色恐怕还比较令人担心。不过这个一反常态、以英雄溃败作结
的终场还是靠着演员的演技和气氛塑造,获得了极具渲染力道的效果,不知以后是否有和
《帝国大反击》相提并论的可能?
在《无限之战》上映之前,戏迷关心和预测的退场名单几乎全部落空,人数却犹有过之。
不过真正需要影迷担心的便当,或许还在明年的《复仇者联盟4》精心烹调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