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片名和卡司,你可能会跟我一样期待
想看到柯林‧佛斯在《独帆之声》中重演《王者之声》般的逆转胜全垒打
化身航海英雄,经历波掏汹涌,但还是能历劫归来
航向好莱坞式的happy ending。
然而,别太相信中文片名,回到英文片名《The Mercy(怜悯)》
你可能可以感觉到这并不是一部轻松的片了,是的
由于此片改编自真人真事,取材自1969年《周日泰晤士报》单人帆船环球赛选手唐诺
(Donald Crowhurst)的远航
真实脚本的结局并不完美,电影也决定保留伤感基调
让我们在静默的谢幕后,留一份慈悲(mercy)给故事的主人翁,也留给不完美的自己。
如果你只冲著大咖云集的卡司而来,期待看一部爽片,无事一身轻地
走出戏院,你可能会有点失望
但如果你和我一样,不怕染上沉沉的抑郁之情,热爱关注各式媒体上
的社会事件
想试着身历其境1969年造成英国社会轰动的唐诺航行
在柯林美丽而忧伤的绝望凝视下,让思绪被极具临场感细致配乐环绕、在汪洋无涯的镜头
下漂流
此片是很好的选择。
以下有雷
“海浪不是以尺或吋来衡量,是以恐惧的程度。”
弗朗西斯・奇切斯特爵士开场的致词
是对唐诺航行,这场荒闹的海上悲剧最贴切的诠释。
但这里的海浪,对于唐诺来说,不是真正的海上大浪
而是家人的期待,是媒体渲染后的波涛,越滚越大的谎言,越来越深的原罪
自我谴责,竟把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商人,逼到了无可挽回的人生穷途。
同行的友人,看完电影认为唐诺这位主人翁,实在太过懦弱
没有什么英雄之处,他善于编造谎言,也终究自食恶果
但我却对唐诺无法指责,甚至极度同情
因为他为了尊严而煎熬,甚至选择放弃重回一生所爱的机会
只为赎一个道德性的心理罪。唐诺因无法写出“未到之处的故事”
饱受良心的煎熬,他要赎罪,但何罪之有?
相较于唐诺,嗜血的媒体
是否曾经因为造神及毁神时的杜撰,感到抱歉或后悔?
同样都是虚构,同样都是欺瞒,为何唐诺的欺瞒,成了不可饶恕之罪?
克莱儿于剧末,面对媒体蜂拥而说出的台词
是我认为本剧中最触动人心的段落,对于唐诺的死
她控诉道“如果他(唐诺)跳海了,他是被推下去的(If he jumped, he was pushed.)”
她无助地指责媒体组成的共犯结构,这个杀害了她深爱的丈夫
却在悲剧发生后,继续用特写啃食著唐诺的尸骨。
这幕让我想到我们的新闻上,记者追着受害者家属与加害者家属的画面
每一个残忍的追问,如何无情地划破他人尚未愈合的伤口,不负责任、泯灭道德的贩售文
字与影像
只为满足大众嗜血的欲望,就如克莱儿所说
“你们(媒体)上周贩售著希望,现在却贩售著责难(Last week you are telling hope,
today you are selling blame)”
媒体为制造卖点,毫无道德可言,尽力造神,也肆意毁神。
唐诺的航行,让我想到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里
片末楚门的划船逃生,当编导一边威逼、一边诱骗着楚楚门(Trueman)
恐吓他“你的真实就是你的看点(You were real. That's what made you so good to
watch…)”
外面的世界并不美好,要他留到真人秀的世界,身为观众的我却痛苦不堪
幸好在与唐诺一样万众瞩目的航行中,楚门选择离开,决定反击充满谎言的世界,对自己
诚实。
透过媒体,唐诺和楚门的生活成了真人实境秀,分分秒秒出卖给大众的期待
人们期待看到的“真实”,其实并非真实
而是楚门被安排好的生活,以及唐诺被神化后的航行
为了娱乐大众,我们将楚门禁锢,偷走他的隐私
我们放大唐诺的谎言,一步步逼他走向悬崖
这两部电影,其实也反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当我们看着屏幕大笑、大哭,检视著那些生活被迫摊在镜头前的人们
想看清他们生活的一举一动,用放大镜检视着他们的行为与道德
平凡的生活与能耐,都成了残酷的真相
任何一点的道德缺陷,都变的十恶不赦。
在媒体与群众,这些嗜血的双眼的共谋下,发生了多少的悲剧
对于我们社会中许许多多的唐诺之死,我们又能心安理得的免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