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青春的无可奈何,七月与安生

楼主: luvparadise (Lesley)   2018-03-30 13:34:12
挟著金马双影后的殊荣,本片居然有在新竹上映,好感人。被文艺咖同学警告搞不好一周
就下档,急急忙忙赶在首周就订了票。
就如同预告所呈现的一样,这个故事其实非常的老梗,就是一对从小一起玩、一起洗澡、
一起长大的闺蜜,因为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三个人的人生开始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拉拉
扯扯。但是,坐在电影院里看着结尾字幕缓缓上升时,模模糊糊发现它探讨很多男女感情
之外的东西,其实家明只是作为催化剂,强迫七月与安生去面对她们的人生课题:我在这
个社会上究竟是以怎么样的灵魂活着。
主角的设定从一开始就有些许突兀,周冬雨饰演的安生叛逆不羁,马思纯饰演的七月闲静
乖巧,和名字给人的印象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以在北京家明家浴室里的那场戏作断点,
前半段的主角气场完全聚集在安生身上,她鬼灵精怪,一颦一笑都摄人心魄,“别问我那
么哲学性的问题啊!”,这令人猜不透也抓不住的女孩,就这样突然撞进苏家明的眼里。
相对之下,七月在前半段是安生的影子,她是那么标准且样板的好女孩,很好很好,却少
了点出色,她作出最“踰矩”的事是在图书馆吻了家明,“我朋友告诉我,喜欢一个人,
就要主动一点”,勇敢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却也是安生教她的。
白色相簿既视感啊!明明......明明是我先的。
如同白色相簿一样,先驰得点的那个人总是作死,一定非要把大家凑在一起玩。三个人一
起去爬山踏青,走到半山腰时七月已经累得走不动了,静不下来的安生说着我给你上去探
个路,就一溜烟地跑了,七月怕横冲直撞的安生出什么乱子,赶紧叫家明跟在安生后面。
“听说,踩着一个人的影子走,那个人就永远不会走远。”
这一段,家明的感情已经悄悄混浊起来。一开始在爬山时,顺序是七月走在最前面,安生
推著七月的背,家明压队。前一场戏刚好是七月和家明去看电影,出来时七月要家明先往
前走,她在家明背后踩着家明的影子,并告诉他(以及观众)这个她和安生从小相信着的
说法。接到爬山,家明往上看了一眼推著七月往上爬的安生后,默默无语的注意著安生的
影子。
“我最喜欢的人都在一起了,我还需要许什么愿呢?”
虽然我几乎不怎么看闺密片,所以也不清楚这片是不是有什么和其他闺密片不同之处。但
整部片故事讲得精致是在于剧情的反转,你以为七月一直到火车送行时才知道,她的男朋
友把怀里一直攒著的玉珮给了安生,但是后面的剪辑却直接揭露不是这回事,家明和安生
在山洞里瞬间的动摇,七月全看在眼里。也因此,当安生终于决定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小
镇时,七月不是因为震惊而留不下安生,她是思考过的,她不要安生留下来。
“我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很没趣的人,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有点难过。”
我很喜欢这一段,用明信片往返的方式述说了七月与安生离开彼此后的生活,关于家明,
两个人为了彼此的友情,都没说破,隔着那层薄薄的心结却反而疏远了。尤其有感的是七
月的信,七月依循着好女孩的路线,和家明保持着稳定的关系,一起准备高考,上了大学
,走在社团招生迎新的校园里时,却突然对自己感到迷惘。安生寄来的明信片述说着她在
这个世界翻滚打混的笑与泪水,而七月像只飞不出笼中的小鸟,意识到这点的她却也没有
改变的欲望,仍然只是带着一点忧郁,安稳地走着乖宝宝的路。
“可能是因为你走了,我的人生变得很无趣,一眼便可以望到一生。”
莫名其妙就被七月的这一句话逼哭,当安生在世界各地飘泊笑闹时,七月踩着稳健而无趣
的步伐,领了大学毕业证书,在本地银行找到了工作,和家明见了双方父母,谈好了几年
后结婚几年后买房,好像七月的一生就这样了,她会在镇江街上走着走着成了一个上班族
,走着走着成了人家的太太、人家的妈妈,马思纯用平平淡淡的口吻说著一眼便可以望到
一生时,我的鼻腔突然就一阵大酸痛。也许,也许是26岁的自己一路走来和七月的人生和
感慨,甚至迷惘和憧憬都很相似,一边羡慕著安生惊险而多彩的生活,一边却又觉得自己
的舒适圈挺好的,人生就在这种矛盾中一岁一岁的徒长了。
除了明信片往返这段戏之外,我最最喜欢的就是七月与安生从北京家明家的浴室开始,中
国用语说是“撕逼”的一场戏。马思纯饰演的七月在狭窄又冷冽潮湿的浴室里大爆发,终
于观众发现七月不似之前表现出来的怕事乖巧,她恨安生,她恨家明喜欢上的安生,她恨
安生吸引家明的那些魅力,正是自己所向往却一直压抑著的本性。
原本一直用轻佻的笑容调侃人生的安生,从七月剥去自己的上衣,近乎歇斯底里的喊著“
家明就是喜欢这种的,家明就是喜欢这种土的!”之后,完全无语,只能默默地尝试帮七
月拉上衬衫,眼泪扑簌簌地掉。自这场戏之后,主角气场转移。七月把安生留在家明房里
,出来和家明摊牌的那段极好,说是摊牌其实也不是,七月没有哭,也不吵不闹,没有质
问家明他和安生的关系,她只是用很平静到近乎冷漠的表情,对家明说“我从来不来北京
找你,总要你回来,不是因为我怕出远门,而是只有你回来,我才能确认你是主动爱我的
。”,眼睛里完全没有光芒地给了家明一个定时炸弹“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回镇江和我
结婚。”。
那天晚上家明和安生在公园里慢跑,两个人的对话也饶富趣味。“跑步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呀?”、“跑步的时候很好,心里可以什么都不想。”、“要跑多久才能什么都不想呢?
”、“我从18岁遇见你那年就开始跑了。”、“跑了这么久,也该停下来了。”、“安生
,我们以后可能不会再见面了。”,安生作了选择,她要家明不要再跑(逃)了;家明懂
了,也作了选择,和18岁那年在火车站的道别不同,安生没有笑着说“说了再见的话,就
会真的再见面的,苏家明,再见了。”,只是没有回头的离开了公园。所有在这三人之间
可以确定发生过的故事,就到这里了。
“太好笑了,谁是妳的家人啊林七月。”
故事的最后,安生描述了三个她与七月的结局,但是并没有明白的说这些结果的真实性。
七月的人生公路旅行画面非常的美,美到我觉得其实可以不需要旁白,画面自己会有情感
,还有一幕致敬情书看到片尾字幕有跑岩井俊二恍然大悟。安生签死亡证明书的那段堪称
全剧最复杂却又精准的演技,短短几分钟之内揉合了不愿接受、抱怨迁怒、突如其来的崩
溃不舍和最后收起眼泪的抑制。我觉得这部片的后座力很强,七月在失去安排好的人生后
,好像活的更加自由自在;安生浪迹天涯男人一个换过一个,却只是想要找到一个安稳的
栖身之所,两个人都爱着对方却也忌妒著对方拥有的一切,直到最后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的
声音后,七月与安生才真正的“长大了,一切都会变好的。”,27岁,终于又可以一起躺
在同一张床上,一起洗澡,一起抱着彼此说心里话。
青春的无可奈何。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华,大家也会彼此开玩笑说“人生活到30岁左右就可以自杀
,因为过了30岁之后就慢慢变老了。”,但是活到现在想想离30只剩下4年左右实在是有
点太快,摸摸自己的胸口,那些话真的是16、17岁的时候才会烦恼的。也许你我的青春没
有像七月与安生如此的爆裂,但是那种无可奈何却深深的共鸣着我。
对于自己喜欢的电影,总是不知道该怎么把内心看到好片的喜悦化为文字心得,写着写着
就忍不住碎念著“淦好想赶快再看一次,拜托大家赶快去看,我现在写这什么烂东西还是
全部删掉吧!”,百无聊赖的写了四五句,又删掉两句,准备关掉视窗前又觉得心中这股
悸动不写不行,又来回拖拉了一两句,终于写完了,给我心中的七月与安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