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拥抱 The Child in Time》
看完这部作品,我超乎预期的喜欢!
故事很简单,就是把女儿弄丢后的爸爸,寻找孩子的过程以及面临的心理压力,改编于经
典小说《赎罪》作者的另一本经典小说。
一开始看完,可能受限于人生经验,我还不能马上整理好自己的思绪,也还不是很清楚导
演在每个桥段想表达的意思。可是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每个桥段后面有是意义的,导演很清
楚意义为何,但却用隐晦的方式表现,可说是安排地很细腻。
看完后,我不禁去思考到底某些桥段是什么意思?导演究竟为什么会把某事件放在故事情
节里(尤其是查尔斯那段)?我主要关注的点如下:
一、失去孩子的伤痛
男主角Steve弄丢女儿,愧疚感、罪恶感以及失去与女儿Kate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失落感各
种负面的情绪环绕着Steve,不堪压力而与同样伤痛的妻子彼此怨怼,因为背负的伤痛太
沉重。而面对这种“失去”,Steve只能找寻唯一解药-“找到Kate”。
二、你的孩子、你心中的孩子、不属于自己的孩子
Steve母亲说:“不要怀念她,要一直爱她”
版友#1129923文(Hitesh代Po)的观点很棒:“整部电影是以‘大人’的观点去看待事
情”、“一个成人将儿童视为拥有物的观点”,整部作品确实一直都是从Steve的角度出
发,从电影里我们看到他的遭遇、他的感受,而剧情线都是跟着Steve的角度走,觉得导
演或许真的有意如此安排。
而Steve母亲说的“不要怀念”是指Steve要放下自己的观点-放下对Kate这种象征人/物/
实体/回忆的“所有物”的执念,升华成“付出爱但不求回报”的“非所有物”的概念-
他们不同于自己,本不应期待他们会照自己想像的框架演绎。
在这故事中的小孩,不管是Kate还是查尔斯心中的小孩,其实都是主角执著于或是想控制
明明“不属(所有)于自己的人/物/实体/回忆”。这种只从自己出发、强求的观点,跟那
些只从自己眼中去看小孩需求的立法议员,似乎也类似了,这不也是常常发生在我们自己
身上的吗?
我觉得这部片同时也给我们另一个观点:“放下这种本不属于自己的执著,或许也是面对失
去的另一种解药。”